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适口性差,经氨化处理后,不但可改善其适口性,还可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20%~30%。
1.改善秸秆的营养成分组成
秸秆经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6%。如麦秸的粗蛋白质含量仅为3%~5%,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到8%~10%,达到中等干草的水平,喂羊日增重可提高40%~100%。
2.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增加羊的采食量,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氨化处理可使秸秆软化并具糊香味,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可加快羊消化道的排空速度,从而提高羊的采食速度,使羊增加20%~40%的采食量。同时,秸秆消化率可提高10%~30%。
3.杀菌作用
鲜秸秆含水量较高,经氨化处理后不但可防止其霉变,还可杀灭秸秆中的寄生虫卵及病原菌。同时,氨化处理也能使秸秆中夹杂的部分杂草种子丧失发芽力,可起到控制农田杂草的效果。
4.秸秆氨化处理操作方法简单
氨化设备投资小、成本低、易操作,养殖户容易接受。
1.选址与建窖
在离羊舍较近的地方,选择一个土质结实、排水通畅、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根据氨化秸秆数量多少,挖一个地下窖,四周用砖砌好,用水泥抹平,要求侧壁不漏气、窖底不漏水、开口设在窖顶。
如果不建窖,也可以挖氨化沟(长2米、宽1.5米、深1.2米),或直接用塑料袋、堆垛氨化。
2.氨化秸秆的主要氨源和用量
氨化秸秆的主要氨源有液氨、尿素、碳酸氢铵和氨水等,均为农用化肥。
(1)液氨。也叫无水氨,常用量是风干秸秆(物料)重量的3%~5%,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氨源,氨化效果也最好。液氨易挥发,一般要用氨枪注入秸秆垛,氨枪插入位置距离秸秆垛底0.2米,注氨后氨向上扩散,可使垛底的秸秆得到很好的氨化。
(2)尿素。尿素在适宜的温度和脲酶作用下,可分解出氨用于氨化秸秆。其使用量为风干秸秆重量的2%~5%。尿素的加入方法:先将尿素融化在少量温水中,再将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这样既可使氨化作用均匀,又可避免因尿素喷洒不均匀造成局部尿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羊尿素中毒。
(3)碳酸氢铵。适宜条件下可分解出氨,用于秸秆氨化。其使用量是风干秸秆重量的8%~12%。
(4)氨水。为气态氨的水溶液,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味,仅在离氨水化工厂较近的地方使用。用氨水(浓度为20%)氨化秸秆的常用量为风干秸秆重量的15%。
3.铡短与拌肥
(1)秸秆原料。目前氨化秸秆的主要原料是禾本科农作物秸秆,如麦秸(大麦秸、小麦秸、燕麦秸)、玉米秸、稻草等。此外,向日葵、油菜秸秆及其他农作物秸秆也可进行氨化。选用的秸秆要求无发霉变质,最好是收获后及时进行氨化处理。
(2)铡短。将所选原料铡短到2~3厘米长,以便于踩实。
(3)掺拌氨源。目前常用的氨源是尿素和碳酸氢铵,每100公斤秸秆,氨化时用尿素5公斤或碳酸氢铵16.5公斤。按风干秸秆的重量,每100公斤风干秸秆均匀喷水30~40公斤,将湿度调节到15%~20%。选择羊舍或氨化窖、氨化沟附近平整的地方掺拌氨源,一层秸秆撒一层尿素或碳酸氢铵,混拌均匀。
4.封口
将混拌均匀的秸秆,逐层铺进塑料袋(氨化窖、氨化沟)内,或直接堆垛,要求铺一层、踩一层。
氨化窖可直接将秸秆入窖,用塑料布封口,边缘用土压实,防止漏水透气;使用氨化沟氨化时,为避免秸秆的营养损失,可在沟底及四周铺设塑料布,所装的秸秆要高出地面0.5米以上,便于接受光照;堆垛氨化时,可用塑料布遮盖,四周用土压实;直接用塑料袋氨化时,应扎紧袋口,堆垛码放。
秸秆氨化成熟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环境温度在4℃以下时,一般需要8周以上;5~15℃条件下需4~7周;16~30℃条件下需1~4周;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0℃,1周即可氨化成熟。
成熟后的氨化秸秆即可开窖喂羊。优质的氨化秸秆,开窖时能闻到刺鼻的氨味,摊晾1天后可直接喂羊。此时的氨化秸秆气味芳香、颜色黄褐、手感柔软松散、没有霉味,羊喜食。采用优质氨化秸秆喂羊时,开始应少量饲喂,待羊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饲喂量,最后以不超过粗饲料总量的30%为好。如发现氨化的秸秆有腐烂味或发黏、发黑,则应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