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雾霾天气、 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如何激励高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但是,由于钢铁行业的自身特点,高耗能、高污染始终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难题。
2019 年,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中指出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钢铁工业的定位, 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 但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由此可见, 钢铁行业在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行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解决, 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和实现绿色产业升级。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钢铁企业研发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发展。基于此, 如何针对钢铁企业建立客观科学的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A 企业为例,以绿色创新为主线,整理该企业2018—2021 年财务报表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数据, 构建上市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评价A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 以期为改善环境问题、 促进钢铁行业绿色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绿色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钢铁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绩效水平。 Braun &Wield 在1994 年首次提出绿色创新的概念,将其分为污染控制、循环再生技术、生态工艺等多方面技术创新。 余淑均(2007)通过分析不同组织对环境友好技术的界定方法, 以环境亲和程度为标准将绿色技术分为基础绿色技术、 创新绿色技术以及生态绿色技术, 她认为绿色创新对环境改善能产生积极影响。 聂名华等(2019)基于新时代背景认为绿色创新的内涵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引领相关领域绿色发展。 因此,绿色创新的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经济、创新、生态、社会以及可持续性五个方面。
从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看,主要分为投入产出视角、全面发展视角以及表现形式视角。 韩兵等(2018)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研究认为各省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较大,且多数企业普遍重视中间成果,却忽略产出。毕克新等(2015)基于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认为经济绩效是指创新活动带来的利润,社会绩效表现为对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环境绩效反映了污染物排放量、资源能源消耗量的降低,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地评价绿色创新技术绩效。 肖仁桥等(2017)提出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全面发展理念衡量绿色创新绩效水平。
通过以上的文献梳理, 可以发现对钢铁行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较为薄弱,指标选择多以经济、环境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本文结合钢铁行业自身特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考虑企业可持续影响, 从绿色创新的表现形式视角出发,结合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多维度构建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适当性。
基于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多维度构成, 覆盖面广且部分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为了能够保证体系的科学性,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相关性原则。指标的选取需要与绩效评价的对象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探讨绿色创新的效果,通常选取研发经费投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等进行评价更为贴合。 各个指标的相关程度越高,体系就会越科学、准确。
2.可获得性原则。选取的指标不能凭空而论,必须有可获得的途径。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公司年报获得有关经济效益的指标, 通过阅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获得有关生态效益的指标, 通过浏览国泰安数据库获取所需信息数据等。
3.系统性原则。各个指标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它们反映的是不同问题,但最终目的还是用以衡量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才能更为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水平。
4.客观性原则。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客观地选取相应指标以及权重设置方法, 尽可能地在客观公正的数据资料基础上建立评价过程,尽量减少评价的主观性。 力求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为接近地反映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的水平。
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客观评价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以及污染防治效果。 政府将财政资金支出用于钢铁企业绿色创新, 是为了激发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绿色创新绩效,实现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本文将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绩效、创新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指标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梳理各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选取指标并构建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绿色创新绩效指标体系
1.经济绩效指标选取。 经济绩效是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关键指标,用以衡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业绩水平。钢铁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保证利润最大化。 通过选取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指标分析企业的经营能力,通常收入越高,则利润越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越好。 选取新产品销售率、绿色产品销售收入等作为绿色生产的经济绩效评价指标,绿色产品销售比例越高说明企业的绿色转型越成功。
2.创新绩效指标选取。 创新绩效则是指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技术进行新工艺的研发,通常可以选取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来衡量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 研发投入越大,研究人员数量越多, 说明企业越重视创新工作。选取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可以评价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客观反映企业创新的水平和成果。
3.生态绩效指标选取。生态绩效是用以评价钢铁企业污染防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是否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环境改善是否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等,这些都需要生态效益指标进行衡量。在钢铁行业中,烧结形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约占钢铁生产总排放量的60%和30%,是钢铁冶炼中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因此本文选取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作为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指标,通常排放量越小,企业减排效果越显著。此外,炼钢过程还需要消耗水资源、能源等,通过选取吨钢新水消耗量、吨钢综合能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指标可以衡量企业水资源以及能源的重复利用水平。
4.社会绩效指标选取。 社会绩效是衡量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给员工带来了多大的福利和对政府税收的贡献等。 本文选取女性员工占比、员工流失率、新增员工人数、新增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比例来衡量绿色创新带给员工的贡献。 选取年纳税额作为评价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同时选取国内用户满意度、年环保投资额、 社会捐赠额来评价绿色创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文数据包含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其中,财务数据是从A 企业2018 年至2021 年的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和国泰安CSMAR 数据库中汇总而来;非财务数据是通过搜索公司官网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理而来。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后,利用SPSSAU 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综合分析。
权重设置有多种方法,从定性的角度分析通常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可以选择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其中,层次分析法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对指标进行赋权,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熵值法是通过局部差异来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计算综合得分,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赋权方法,保证了分析的客观性,更能真实地反映案例公司的情况。 综合以上考量,本文选取熵值法对案例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绩效研究。
本文从经济、创新、生态、社会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选取了正向和负向指标,并将负向指标逆向化处理。 由于各项指标的单位不统一,根据熵值法的使用规则,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本文采用极值法处理原始数据,对正向指标用公式(1)进行处理,负向指标用公式(2) 处理, 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数据归一化处理结果
经过处理后,将表2 数据导入SPSSAU 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综合分析, 得到信息熵值、信息效用值及指标权重,如表3 所示。
最后,按照计算公式:
其中,S 表示综合得分,w 表示权重,i 表示年份,j 表示具体指标。
借助EXCEL 表格计算得出 2018—2021年A 企业绿色创新效果评价最终得分,如表4所示。
表4 绿色创新效果评价综合得分
在利用熵值法进行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后,可以看出该公司2018—2021 年间,综合得分稳步上升, 说明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水平逐渐提升。绿色产品销售收入高倍速增长,创新效益显著。吨钢耗新水量持续降低,环保总投入不断增长,吨钢综合能耗稳步降低,说明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资源消耗。
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思想,从经济、创新、 生态和社会四个维度构建了钢铁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A 企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A 企业在2018—2021 年的营业收入是递增的,其中绿色产品销售收入倍速增长, 在2021 年高达1138亿元。 与此同时, 该企业研发投入金额也从2020 年的186.8 亿元,高速增长到316 亿元。可见,A 企业十分重视绿色产品研发工作,并产生积极效益,产品研发态势良好。随着低碳冶金的推进, 钢铁工艺技术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认清形势, 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本文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出建议。
绿色低碳发展是决定钢铁行业转型成功的关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企业应当优化工艺流程,加快科技创新,将发展宏图落到实处,制定详细的低碳冶金目标、路线图,做到纲举目张。 其次,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进行量化,将抽象的结果数字化更能清楚地反映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能源循环,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量,既能保证实现经济效益,同时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不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同时国际上的俄乌冲突等因素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高涨。 钢铁产业面临高成本、低利润的窘困局面。 因此,企业应当认清严峻现实,摒弃幻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应当加强成本管理,经济用料,极致降本。 企业应当深入下游了解产品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症生产,坚决不乱投入, 做到一销一产, 尽可能降低库存率,快进快出,节约仓储成本。 当然,紧盯成本的同时还要坚守安全、环保、质量三大红线。 企业始终要重视人身安全,生命至上,保证员工安全生产。 优化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产品,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保工作。 企业长存同时离不开优良的口碑,只有保障产品质量才能留住老客户,迎来新客户,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创造良好的企业名声, 才能保障企业拥有稳固的销售渠道。
面对严峻复杂的行业形势,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首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企业要完善奖惩机制, 注重提高人才薪资、 政治待遇,落实人才基础保障,解决外来人口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优化职工家属待遇,重视人文关怀。加强政治引领,积极培养选拔优秀技术人才,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弘扬劳模精神。最后,企业应当因材施教、因岗所需,结合员工和企业生产所需,实行互选模式,做到人岗匹配,使员工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将技能发挥到极致。 深入导师带徒培养工作,实现技艺传承,进而不断壮大技能领军人才队伍,保障工作目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