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歌唱婉 张福彦 邹明昊 赵 亮
(1.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21; 2.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3.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 深圳 518000)
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矛盾点:学生在课堂中听懂了,但是做题仍有较大困难,所学内容和试题作答缺乏关联。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究竟应该如何具体分析,很多教师并不能明确解释。上述问题是所学理论模型与真实案例间的差距导致的。
真实案例是对理论模型的验证和延伸,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模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案例教学。学界已有较多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发出了大量优质的案例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案例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把握案例的核心,揭示案例的内部特征与教学内容的必然联系。[1]教师应有意识、有方法地建立起真实案例与课堂所学理论模型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思想方法层面架设“桥梁”,使“天堑变通途”,上述问题即可缓解。
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理论化、抽象化的模型。这种省略真实细节、提取逻辑主干、高度抽象和简化的做法,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和思考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真实世界非常复杂,区域的背景差异、时空的尺度转换及相关要素的综合性都需进一步考虑,材料的复杂程度和思维的综合性要求大大提高。大量细节和影响因素的涌入,使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感觉与课堂所学内容脱节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
理论模型是从众多真实案例中提取出来的核心思想,对于真实案例具有统摄和整合的作用,是案例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抓住案例与模型结合的关键点,就能起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既能验证模型的普适性和科学性,又有助于把握真实案例的关键所在。
真实案例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与理论模型间必然存在着众多差异。若案例与模型有不适切之处,教师不应生搬硬套,而要根据案例的特点化用模型。因此在找到案例与模型的结合点后,还要找到案例与模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不同案例的特殊性(见图1)。很多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时,不顾问题间的差异,直接照搬学习过的案例内容。例如,西气东输具有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作用,而学生在作答“北煤南运的影响”时,不加思考就回答“调整能源结构”,说明其并未发现调配的资源是有差异的。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真实案例间的差异,才能抓住真实问题的本质、灵活化用模型。
图1 真实案例与理论模型关系示意图
本文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例,解释案例与模型间架构“桥梁”的方法。
本章内容是教材选取的真实案例,适合进行案例教学。而本章对应的基本模型,教材并未明确说明。为了充分利用教科书案例、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应深入挖掘教科书案例背后的地理原理,[2]进行上位的提取。提取出的理论模型应在本章学习前就与学生探讨清楚,理清教科书编排的逻辑,形成整体逻辑框架,有助于真实案例与理论模型的结合。本章内容的基本模型,或本章的大概念,即“区域差异是区际联系的基础”。区间差异产生势差,导致区域要素产生移动,使区域之间紧密关联、互相影响。要素的移动既有被动转移,也有主动流动,势差是要素移动的前提,另外还需要以两个区域间的可达性作为保障。合理的要素流动能够优化区域内要素的空间配置,进而提高利用效率。因此,为了使要素分配合理、结构优化,达到大尺度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共赢,区域的统筹和协调是必要的,以此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见图2)。本章内容都可以作为案例,寻找到真实案例与理论模型的结合点和差异点。
图2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模型
本章的第一节为“流域的协调发展”,以“流域”为例,说明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下面按照上文提出的方法,将本节案例与前述理论模型结合起来。
本节对应的大尺度区域即流域,产生区域联系的地理要素主要是水和水中携带的泥沙、污染物等,而产生要素流动的势差即流域内部水位高低的差异。水在重力作用下呈现主动的、单向的流动状态,进而搬运泥沙和污染物等,使河流流域的上、中、下游各区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是与理论模型的结合点,任何流域都可以用上述模型来阐释。
教科书以黄河的综合治理为案例,验证和应用理论模型。在套用模型时,须采取方法中的第二步,结合具体案例的真实情况来取舍和化用。流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应该着重考虑各个案例在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第一,流域协调发展的区域背景,即流域本身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是否跨国的问题。例如,自然背景方面,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不算充足,黄河流经了黄土高原,下游地形为平原;人文背景方面,黄河流经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这样的区域背景决定了黄河流域独有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黄河流域在我国境内,不涉及跨国协调的问题,但共流经了9个省区,上、中、下游各区域的协调较为困难,因此黄河流域的治理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度和统筹安排。若是湄公河、莱茵河这样的国际性河流,其治理还需考虑到国际合作。
第二,流域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治理需要达成的目的。流域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区域背景紧密相关。例如,黄河流域降水量较少,导致黄河径量小,但沿途生产生活需水量很大,由此出现了用水矛盾:上游用水量大,导致下游水不够用甚至出现断流的情况。黄河流经易被流水侵蚀的黄土高原,该区域坡度大且多暴雨,使这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泥沙大量沉积造成河床抬高,易发洪涝灾害。通过对区域背景的分析,能够得出黄河流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径流量少、含沙量大,其治理的方向是水和沙的调节。而其他河流的主要矛盾可能是水污染或湿地萎缩等。
第三,区域背景和主要矛盾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需符合区域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保证措施是经济的、可行的。措施的分析可以从工程、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入手。例如,黄河含沙量大,在中游主要是水土流失问题,因此采取水土保持相关措施;在下游主要是泥沙淤积问题,因此可以采取水库调节,减淤冲沙;针对径流量少的问题,可以用行政手段统一调配,同时发展节水技术研究等。同样的措施若应用到其他流域,则未必能达到解决流域主要矛盾的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能够较好地将本章理论模型应用到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中。为了进一步训练模型的应用,教师还可以用其他流域的材料作为案例教学的补充和进阶。选取与黄河流域的区域背景有较大差异的流域,如松花江流域、伊犁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其流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措施也随之变化,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案例与模型的关系。
教科书编者所选择的案例遵循了不重复且具有互补性的原则。因此教师在本节引入时可以分析本节案例选取的用意所在,探讨其与第一节内容的关联和差异。第一节涉及的要素主要是水,水的自主流动产生了空间的再分配,因此流域中各个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的分配是存在争议的。但也有本身不能自主跨区流动的要素,如矿产资源、不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等,它们在客观上就存在着分布的差异,利益主体也不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样的资源往往存在空间上的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不匹配问题。
本案例中的要素是不能自行跨区移动的资源,需要人为转移。区域差异是供给区(移出区)与需求区(移入区)资源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差异,即势差,由此产生了区域间资源调配的要素联系。而这种要素的联系需要人为进行运输,因此要多考虑一个要点——运输能否达成,即区域间的可达性。如果缺乏可达性,即使供给区与需求区间存在势差,区际联系也不能达成,因此还需要考虑距离、交通、技术、政策等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供需的差异,除此之外还需考虑以下内容。
第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区域背景,即调出区、调入区本身的特点。例如,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其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区域背景都有所不同。若西部地区为调出区,该调配工程就具有支援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且西部地区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联系的关键纽带,在西部地区进行能源开发能促进我国与中亚、欧洲的联系,形成能源互联互通格局。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这也是我国实施从西部地区调配资源的特有原因。
第二,从调配要素本身特点来看,常见调配的资源有水、气、电和煤等,其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影响和需要考虑的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电的输送需要架设高压线路;与运电相比,运煤需要考虑对调入地和运输途中对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需要考虑水能否自流、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的相交关系、梯级抬升等问题;天然气的输送可以通过管道,专业性强,但是需要大量铺设管道,前期投入很大,同时,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因而天然气的开发和调配能起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调入区的环境污染,符合我国环境方面国家安全的要求。
第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旨在解决空间上资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但不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矛盾和目的存在差异。例如,运送煤炭不仅是能源的补充,也是工业原料的输入,而作为原料,对调配煤炭的质量要求更高;调水的主要目的不一定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有可能是生态补水,相比之下,前者需要确保水源地及调水沿途的水质保护,后者则不必对水质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因此明确资源调配的目的和想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很关键。
从上述三方面去考虑,学生不难发现各个真实案例间以及案例与模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避免分析问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本章第三节为“产业转移”。结合点方面,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存在势差,各种产业区位因素,如劳动力、原料、土地、市场、政策等,存在区域上的差异。这些要素不能在区域间自由流动,或者流动较为受限。因此发生转移的只能是生产的各个环节。而转移能够发生,还要考虑区域间的可达性,即政策、交通、文化等方面是否促进或限制转移。
差异点方面,与前两节类似,仍需考虑区域背景、转移要素的自身特点、主要矛盾或目的。教科书选取东亚和东南亚间产业转移的案例,在区域背景方面,转出地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转入地劳动力丰富廉价。转移要素的自身特点则要考虑转移产业的类型、转移的生产环节。转移的产业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业,还是污染比较严重的重工业?转移的环节是设计、原料加工、生产还是销售?类型和环节有差异,其实施主体的主要目的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若转移的是销售环节,则实施主体更可能看重承接区的市场条件。实施主体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主动获取利益、扩展国际市场,也可能是被动的倒逼转移,那么考虑的主导因素就有差异。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时,借助理论模型,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到需要分析的三个主体:转出区、承接区和区域整体。与前两节不同的是,区间差异即产业因素的差异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转出地和承接地也进行着角色的转换,从而出现产业的梯级转移现象。
第四节为“国际合作”,从本章模型上来看,本节区间差异的空间尺度放大到了全球。存在差异,世界才多彩,存在差异,才有合作的必要。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认识、认同差异、求同存异,利用差异来协调发展。而促成国际合作,实际上是解决区域联系的可达性问题。国家间能够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就在政策和交通层面保证了区际联系的可达性,使要素移动得以实现,最终促进全球尺度上的区域协调发展。
为促进对“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章的整体理解,本文将各节案例与理论模型的结合点进行总结(见表1)。
表1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型的结合点
根据以上分析,理论模型可以统摄教学内容,利于学生把握知识核心,将不同类型的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应提炼统摄案例的理论模型,帮助学生找到复杂真实案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案例与模型的结合点和差异点。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遇到新的案例时,知道如何利用所学模型去分析问题,从而解决“学得懂”但“不会用”的问题,在模型与案例间架设联通的“桥梁”。当然,在应用本文所提方法时也要活学活用,例如寻找差异点时可以考虑区域背景、主要矛盾和目的、要素本身特点,但结合实际情况,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措施的合理性(流域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差异随时间的演变(产业转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