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全景导写

2023-03-19 08:59王亚兰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33期

王亚兰

主题阐释

“百家争鸣”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我们要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领悟其妙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时候有个外出经商的人,十分想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想念他,两人不断写信遥寄相思。不料有一次丈夫实在无暇写信,便急中生智,把一张白纸当作信笺寄了回去。他的妻子极富想象力,见到白纸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立即写诗回赠。诗曰:“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丈夫见到这首诗,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丈夫的家书上空空如也,而妻子却从中读出了丈夫刻骨铭心的别恨与相思,真可谓“无中生有”。如此看来,“无”和“有”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决然对立。因为“无”和“有”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学习、生活、生产、为官、经商等等,都需要思考“无”和“有”的关系问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无和有”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法引路

片段呈现一

“无”和“有”的关系问题贯穿了古今中外,小到古时候夫妻间的书信,大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老子〉四章》中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独有偶,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将此原理运用于艺术创作。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创作了一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却让整篇文章的深度更上了一层楼。他的“冰山原理”合理地运用了“无”与“有”之间巧妙的联系,使情感更加强烈,也使所揭示的道理更加深刻。在电影艺术方面,有一种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无声电影,虽然没有声音,但我们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到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说的话。又比如,看到奇形怪状的石头、树木、山时,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形状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创作一部自然题材的电影,感受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这样想来,声音的缺席不再是遗憾,反而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写法取经

结合课本中学习的文学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把西方作家的创作理论与老子的思想进行类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同学知道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却没有想到以此为论据来论证“无与有”的关系。选段推陈出新,又紧扣材料中“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议论,论证比较丰富和深刻。

“无声电影”这一事例非常贴切,同样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作者却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之处。这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观察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作者联想丰富,语言表达有诗意,让理性的论证过程兼具感性,颇具感染力。

片段呈现二

以“无我”精神,成就“有我”大任。当“无我”成为“有我”的价值归宿,“有我”便在自我奉献的过程中成就自身价值。为搞核潜艇研发隐居荒岛30年,黄旭华用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无我”,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为了让老百姓能用中国的光纤打电话,赵梓森以一条道路走到黑的“无我”,打造出中国第一根玻璃光纤;因心系家乡、心系贫困群众,一大批80后、90后年轻干部以无悔奉献青春的“无我”,投身到家乡建设第一线……以“无我”成就“有我”,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岗位皆有可能。除了要具备乐在其中、心无旁骛的专注之外,更要有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胸襟。事实上,当青年有了“无我”的专注与胸襟,不仅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且更能收获自我价值、实现“有我”人生。

写法取经

运用举例论证使议论更具说服力。这段文字通过列举黄旭华、赵梓森等人的事例,展示了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展現出的无我精神,以此说明无我与有我之间的关系。

首先,文段强调了“无我”精神对于成就“有我”大任的重要性。以黄旭华、赵梓森等人为例,表明他们在追求特定目标时展现出了“无我”的态度,在奉献中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以此论证只有摒弃个人私利,抛却自我,才能真正追求更高尚的目标,从而让个人得以超越自身,成就更大的使命。

其次,文段通过不同领域的事例,如核潜艇研发、光纤制造以及家乡建设,阐述了“无我”精神在各种岗位和环境下都有可能发挥作用。以此论证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岗位,只要拥有“无我”态度,个人就能够在自我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所应承担的责任。

片段呈现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一”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物学中说,地球上第一个动物是由海洋中无数种细胞合成进化演变而来的。海洋能孕育出一个生命体,便能孕育出第二个、第三个,可谓“二生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不断发展,动物随着发展也在不断进化,可谓“三生万物”。但一切的源头,便是那些看起来无用且微不足道的细胞。它们不断地累积,造就了现在的大千世界。所以说,无中生有,便有大用。

物理学家法拉第最初只是在实验室中没日没夜研究,发现电磁感应后,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说发现电磁感应也没什么用。法拉第回答道:“那么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后来法拉第通过电磁感应发明出了电动机。从此人们的生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如此看来,“无”和“有”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决然对立,因为“无”和“有”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无论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思考“无”和“有”的问题。

写法取经

运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理论进行说理,同时引用经典名句和科学家的名言,叙述生动有趣,论证非常简洁、清晰并且令人信服,体现了作者较好的科学素养。同时,作者有着强烈的点题意识,在每段的结尾时时刻刻紧扣主题来点题。另外,作者的语言洗练明快,不拖泥带水,可谓是理科同学写作的典范。

例文1

从“0”到“1”,“无”“有”转化

深圳市光明區高级中学 张锦豪

一封空空如也的家书,却能传递无尽的相思。可见,无中可生有,有也可能会变化为无。“无”和“有”虽然是一对反义词,但它们并不对立,绝对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犹如太极一般,刚柔并济,融会贯通,相互转化。就如同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开篇点题,观点明确,不拖泥带水。同时巧妙引用班固的名句来形容关键概念的关系,让语言厚重而富有文学性。)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此话出自鲁迅先生,这何尝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说明呢!而鲁迅先生自身的所作所为,也更加表现出了从“无”到“有”的转化。在新文化运动前,绝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不了白话文,不去使用它,守旧派更是如此,坚决反对白话文的推行。可鲁迅先生却义无反顾地写出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使白话文得以发展至今,以至于现在语言如此便捷,这不正是从“无”到“有”的进步!推而广之,中国的东方红一号,经济特区的发展,各种专利的使用,哪一个不是从“无”到“有”的体现?(分论点一论证简洁有力,从鲁迅的名言和事例,到现代中国的成就,体现了时间上的纵深。)

但也不光有从“无”到“有”,还有从“有”到“无”。孔乙己空有一肚子学问却毫无用处,“有”就慢慢地成了“无”。就像一些知名房地产企业家,在发展的辉煌时期利欲熏心,最终一无所有,甚至失去自由。“无”和“有”便是如此的奇妙,虽说矛盾,却又能轻易转变。前几年,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也呈现出从“有”到“无”的趋势,许多年轻人会去学习西洋乐器而非中国古典乐器,会选择去跳芭蕾和拉丁而不是民族舞,会选择穿着西式礼服去听交响曲而不是一场京剧。若没有新国潮的兴起,中华传统文化也许就会经历从“有”到“无”的衰败。(正反对比,举例丰富,既包括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又包括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文学和社会的关注。)

“无”和“有”就如同“0”和“1”,其中蕴含着世间万物的生长规律。我们的出生是从“无”到“有”,我们的死亡又是从“有”到“无”,而“无”和“有”便是社会和自然界运转的法则。我们的生活起居、生产方式、艺术创作也都夹杂着“无”和“有”的玄妙哲学,我们要去理解“无”和“有”的关系,明白它们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若稍有偏颇,便会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平衡。(引入数学中的经典概念“0”和“1”进行充满哲思的说理,使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文句也触及了生活实质,其中的意蕴让人回味。)

例文2

无中生有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杨译博

“无用”,在这个被实用主义笼罩着的社会,这个词语已经被贬低到尘埃里。可“无用”真的无用吗?我想并非一定如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与“有”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无用实则有用。(以设问开篇,论证简洁有力。)

回顾历史,百家争鸣,无用实则有用。(重要观点单独成段,作用类似于新闻通讯中的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无用”之事物,例如思想。其中,在百家争鸣这一历史背景下,集齐了“有教无类”“无为而治”“以法治国”等百花齐放的伟大思想。这些思想在诞生之初,可称为“无用”之物。可是到了后世,这些思想在教育方面奠定了民族的教育根基,在治国理政方面影响了当政者的决策。“无用”发展成了“有用”。(灵活运用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思想,体现了较好的辩证思维。)

艺术与文学共筑尘世华章,不仅要有物质,更需注意精神。

莫言曾说过:“文学就像头发。很多人即使是大秃瓢也能健康地活着,只是个美观问题。不过你看那挖出的上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存下来的是头发。”由此可见文学的价值贯穿了泱泱中华的上下五千年。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活着》等经典作品,更是熏陶了无数青年学子,使我们精神振奋。若饥饿能扰乱精神,那么文学便能稳定精神。再放眼望向世界的艺术家,贝多芬失聪后仍坚持练琴,梵高在癫狂的状态下完成了《向日葵》和《呐喊》,这类靠艺术达成内心的满足的艺术家,无不体现了艺术这种“无用”之物的价值。而这,是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换不来的。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无用”带来的心灵的慰藉,而非一味追求财富和权力。(紧扣艺术创作方面的实例,举例丰富,体现了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

回归现实,注视当下,正确辨别无与有的关系。

目光收回,且看身边。现今高中也出现了选科“鄙视链”。理科生总是会被同学们高看一眼,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发展日益科技化,与科技关系密切的理科备受追捧。可我们仔细想想,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在如今高压的学习环境中,难道不需要文科生的风趣和浪漫吗?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无与有的关系,尽力促成二者的平衡发展,因为不管是文理还是理科,任何一方的极限有或极限无,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着眼于当下,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这个生命被实用主义洪流裹挟的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会正确看待“无与有”,知晓其关联性。“无”与“有”并非对立,而无用也可以变成有用。(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