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且水系复杂,河流众多,自古以来洪涝灾害就很严重。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改道大部分发生在河南省境内;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震惊世界的“75·8”特大洪水灾害,河南境内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为地上“悬河”;沙颍河、淮河、洪汝河、伊洛河、卫河、唐白河等河流,流经平原时,主要靠提防挡水,容易造成洪水灾害。豫东地区的涡河、惠济河,沱河,浍河,豫北地区的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平原河流,地面比较平缓,排水能力低,多易发生涝灾。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周口市、漯河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洪汝河水系的驻马店市、信阳市,淮河干流及豫南支流水系的信阳市、驻马店市,涡惠河水系的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的洛阳市、郑州市和黄河干流花园口以下的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濮阳市;海河流域卫河共产主义渠水系的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的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