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传峰,王兴鹏,蔡国栋,孟建华
(1.潍坊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东潍坊 262737;2.山东铭迈驰翔经贸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00)
随着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入,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1]。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企业资源优势最大化和最优化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与企业探讨合作开发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实现为国家和行业输送真正需要的专业型、实用型青年人才。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专业的开发建设依靠实践实训教学,而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完善离不开与相应企业的合作与支持[2]。
如何更好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分析,是现在各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探索的方向之一。目前,在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建设过程中,同企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比较陈旧,联系与交流的紧密度、灵活度不够,实践教学中刻板性较明显,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较好的互补融合,不能较好地培养出化工企业需求的专业型青年人才。因此,有必要探索新途径,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化工专业建设,培养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化工类专业人才。
化工是技术密集的高危产业,在工艺反应、生产过程中涉及温度、压力,易燃、易爆的程序和操作,又具有连续生产性强的特点,生产作业加工、检修作业等都需要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将会对环境安全、企业经营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不断持续推进,成效显著,尤其高端化工、新能源、高效农业等具有高端、绿色、高效等优势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端化工产业对工业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但因为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原因,需要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单在人才的需求方面就与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区别。
现代化工产业趋向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绿色循环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向高功能、高技术、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更专业地要求[3]。现代化工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看中的是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两方面,开展长期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专业、开发课程甚至提供实训基地等,培养出适合自己产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因而,现代化工产业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专业化工理论知识和化工实践能力,还需接受严格规范的岗前安全、素养、专业等方面的培训。
随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持续开展,化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影响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开设或提升[4]。职业院校化工专业要结合自身的特色,以及地方化工产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地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对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开设的影响。好的专业开设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生源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足够优秀的生源,学校便可以维持和提升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学校办学水平也会因此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壮大;另外学生在选择高校时除了考虑学校名声、教学质量,最重要还是考虑毕业时的就业机会和难易程度。就业机会跟学生所学专业有很大的联系,现代化工企业和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会优先考虑招聘与自己产业生产相关的化工专业毕业生,更容易进行岗前的安全、岗位技能培训等,节省企业成本。这就促使开设化工专业的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当地优秀化工企业的联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有针性对地开设与之相适应、相关联的化工专业。
职业院校是社会技能型人力资源最主要的产地,专业建设提升是职业院校快速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任务。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建设是教育与社会、企业、经济的接口,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人才需求、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5]。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开设只有与当前化工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相融合,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产业、社会的需求,才会持续推进现代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当地化工行业和企业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对口人才[6]。如果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开设不合理将致使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产业实际需求相脱离,难以适应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阻碍化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因此,现代化工产业结构是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开设的基础和依据,那么反之,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建设也会极大地推动化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开设化工专业的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相应的政策,统一思想,主动与当地代表性化工企业取得联系,了解企业之所需,深化开展交流合作,获取企业对学校、对专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争取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创新转型贡献力量。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特色化建设,带动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争取更多企业的参与,力争在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最终使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化工企业应逐步提高校企合作思想意识,积极维护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企业在专业建设上支持学校、在实训设备上投资学校,学校在人才培养输送上反馈企业,真正地实现共赢。校企合作双方要高度重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培养人才,企业选择人才,这样才能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达到双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职业院校积极开发与化工企业开展订单班合作项目,明确企业所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标准,学校与企业商讨制定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订单班学生每学期到企业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训,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完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的无缝衔接。目前,部分具有化工专业的职业院校已开展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切实领会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把握和感受化工行业真正需求的素养和本领,真正实现理学做一体化,在实训中掌握技能,在学习中领悟专业,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化工专业的建设,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在教材的开发建设上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需要融入企业元素和特色。现阶段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由学校教师编写,较为注重专业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内容,关于企业实践实训的内容较少,因而传统的由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需要[7]。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探讨,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对原有校本教材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取舍,使理论浅显易懂;将工艺路线、流程以及实训项目等创新融入校本教材中,使校本教材拥有企业特色,更加注重实用性。新的校本教材编写由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学校教师拥有多年理论知识授课经验,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使理论知识通俗易懂;而工程师在企业工作多年,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编写化工专业发展的大方向,在教材中添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案例,使校本教材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案例相融合,真正实现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使教师、学生认识到实践实训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教学就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整个过程全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授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专业的技能性,学生还会动手进行实操练习。因此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训技能,才能将教学做一体化更好地融合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今,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更侧重于理论教学,专业实训技能稍显薄弱;而企业中,工作在一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较多,甚至不乏各种级别的技术能手,因而聘请企业有责任心、有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导师),并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讲授化工专业实训课程,参与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确保学生安全实习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以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持和精神鼓励。学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企业文化,完善校企合作下的“双专业负责人”机制,实现校方和企业共赢。
职业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理实一体化培养,因此实践和实训教学占有较大的比例。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价格相对昂贵,更新换代较快,因而大多职业院校化工实训设备都比较老旧,不符合现代化工企业生产培训的标准。职业院校要想独立建设符合现代化工行业需求的实训基地,无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从技术支持方面上,难度较大。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一批资源共享型,集实践教学、企业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既解决了学校部分资金问题,也解决了企业专业人才需求难的现状。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企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相融合,使得学校的实训条件更贴近企业,防止学校实训课程脱离企业生产实践。校企合作共建公共实训基地,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论证、研讨,要既满足学校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又符合社会、企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使得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极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增强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建设与相应企业的融合。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建设既是学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法之一,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开设化工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在进一步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高度,尤其是在共同建设专业方面,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但是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共建专业合作还不够彻底,校企师资、教学模式、时间冲突等问题依旧存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商讨、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通过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校企共享师资队伍,共建“双专业负责人”机制,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新途径新方式提升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建设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