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博,王 瑶,马 嘉,吴金鸿,郭婷婷,刘光珍,鞠宝兆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2.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3.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pathy syndrome,RNS)是指经8 周以上规律、足量激素治疗无效、激素依赖、耐药、停药后反复发作或复发治疗无效者[1]。现代医学经常采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虽然这些药物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仍不尽人意,且具有大量的副作用,复发率较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可减少RNS 的蛋白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同时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益肾活血法治疗RNS 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计 算 机 检 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 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8 年6 月~2020 年7 月,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法。中文检索词为:主题词#1“益肾活血”#2“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3“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检索策略:#1and#2and#3。英文检 索 词 为:#1“Yishen”“ Huoxue”#2“Refractory nephropathy syndrome”“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recurrent nephrotic syndrome”“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3“Random Control Trial”“Random”,检索策略:#1and#2and#3。
1.2.1 入选标准 (1)文献研究类型:应用益肾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RCT;(2)研究对象:临床上确诊的RNS 患者,诊断标准参考《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2]; (3)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益肾活血法或益肾活血法联合糖皮质 激 素( glucocorticoid, GC)和 环 磷 酰 胺(cyclophosphamide, CTX)治 疗,对 照 组 采 用GC 联 合CTX 治疗,疗程不限;(4)结局指标:①总有效率;②完全缓解率;③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 ;④24 h 尿蛋白定量( 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on, 24 h Upro);⑤复发率;⑥不良反应发生率。
1.2.2 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纳入数据最全的RCT; (2)无明确的结局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3)数据不全且联系作者未果者;(4)无法获取全文;(5)试验组为非益肾活血法方药的研究。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 名研究者对RCT 筛选和数据提取。提取资料:第一作者、样本含量、发表年份、试验方法、患者年龄、病程、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疗程、复发率、不良反应等。遇到分歧时双方讨论决定或由第三方参与讨论解决。
采用Cochrane 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内容主要包括:①随机分配方法 ②盲法(包括试验者和试验对象、试验资料处理者)③分配方案隐藏 ④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⑤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⑥其他偏倚来源。
1.5.1 异质性检验 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和I2检验,当I2<50%,P>0.1 表明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当I2>50%,P<0.1 时,表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1.5.2 Meta 分析 采用ReviewManager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为分析统计量,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为统计量,并给出两者的效应值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根据干预疗程不同进行亚组分析:(1)小于等于9 周; (2)在12~24 周;(3)大于等于26 周。
1.5.3 发表性偏倚的检测 通过直接观察倒漏斗图的对称性描述发表偏倚。
从数据库中共检索出文献794 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全文,最终纳入18 篇RCT[4-21]。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Fig 1 Flow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本次研究纳入1 432 名患者,试验组721 例,对照 组711 例。18 篇RCT 中7 篇[8,10,13-16,19]给 出 具 体 随机方法,所有文献对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描述的不详细并且没有进行盲法,18 篇RCT 均未提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RCT 基本特征见表1,偏倚风险评估见图2。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Tab 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图2 偏倚风险评估图Fig 2 Risk of bias graph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2.3.1 总有效率 18 篇RCT[4-21]报道了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相关数据(n=1 432),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²=0%,P=1.0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不同疗程亚组结果显示:疗程≤9 周[OR=3.96,(95%CI:2.24,7.00),P<0.05];疗 程12~24周[OR=4.55,(95%CI:2.56,8.07),P<0.05];疗程≥26 周[OR=4.01,(95%CI:2.43,6.60),P<0.05],总[OR=4.15,(95%CI:3.03,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表明在总有效率方面,不同疗程益肾活血法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图3 总有效率森林图Fig 3 Forest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2.3.2 完全缓解率 有14 篇RCT[4-12,16-18,20,21]报道了两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数据(n=1 188),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²=0%,P=0.55,采用固定效应进行合并分析,不同疗程亚组结果显示:疗程≤9 周[OR=1.52,(95%CI:0.74,3.13),P=0.25];疗程12~24周[OR=2.47,(95%CI:1.63,3.74),P<0.05];疗程≥26 周[OR=2.04,(95%CI:1.43,2.91),P<0.05],总[OR=2.11,(95%CI:1.64,2.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表明在完全缓解率方面,疗程≤9 周试验组与西医组疗效相当,而疗程12~24 周,疗程≥26 周试验组优于西医组。
图4 完全缓解率森林图Fig 4 Forest plot of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2.3.3 ALB 有11 篇RCT[5-7,9-13,16,17,21]报 道 了 治 疗后ALB 数据(n=956),各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I²=89%,P<0.1,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不同疗程亚组结果显示:疗程≤9 周[MD=2.99,(95%CI:1.73,4.26),P<0.05];疗程12~24 周[MD=9.03,(95%CI:6.62,11.45),P<0.05];疗程≥26周[MD=3.64,(95%CI:2.42,4.85),P<0.05],总[MD=5.08,(95%CI:3.42,6.74),P<0.05],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5。表明在提高ALB 方面,不同疗程益肾活血法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图5 试验组与对照组ALB 比较Fig 5 Forest plot of ALB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3.4 24 h Upro 其 中13 篇RCT[4-7,9-13,16,17,19,21]报道了治疗后24 h UPro(n=1 118),各研究间有强异质性,I2=97%,P<0.1,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不同疗程亚组结果显示:疗程≤9 周[MD=-0.95,(95%CI:-1.47,-0.42),P=0.000 4];疗程 12~24 周[MD= - 1.35,(95%CI:- 1.82,-0.89),P<0.05];疗 程≥26 周[MD=-0.74,(95%CI:- 1.32,- 0.15),P<0.05],总[MD=-0.99,(95%CI:-1.30,-0,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6。表明在降低24 h Upro 方面,不同疗程益肾活血法均优于西医组。
图6 试验组与对照组24hUPro 比较Fig 6 Forest plot of 24hUPro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3.5 复 发 率 5 篇RCT[6,7,11,12,21]描 述 了 患 者 复 发情况(n=511),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53,I2=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1,95%CI(0.11,0.40) ,P<0.05] ,见图7。
2.3.6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4 篇RCT[6,7,11,16]描 述 了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367),4 项研究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31,I2=17%),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组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21,0.52),P<0.05],见图8。
图8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Fig 8 Forest plot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基于益肾活血法治疗RNS 总有效率Meta 分析结果,逐一排除某个研究重新分析,异质性及研究结果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研究结果对不同效应量的改变均稳健。
以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为指标进行“倒漏斗图”分析,评估发表偏倚。其“倒漏斗图”呈现出不对称分布,提示本次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即可能存在未发表的阴性结果。见图9、图10。
图9 总有效率漏斗图Fig 9 Funnel plot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图10 完全缓解率漏斗图Fig 10 Funnel plot of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西医治疗RNS 主要采用以下3 种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 (2)细胞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环磷酞胺(cyclophosphamide, CTX)、环抱霉素A(cyclosporin A, CsA)、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普 乐 可 复(FK506)、来 氟 米 特(leflunomide, LEF)、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TX)等 ;(3)基础治疗:低盐、降脂、抗凝、控制血压等[22]。有研究表明,CTX 与其他细胞毒药物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价格便宜、肾毒性较小,临床上常联合GC治疗RNS,但存在毒副作用大及复发率高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23]。
RNS 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范畴。《素问》言“精气夺则虚,《金匮要略》言“血不利则为水”,《景岳全书》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RNS 患者水肿及蛋白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密切相关,肾虚封藏失司,固摄无权,脾虚升降失司,清气不升反而下泄, 尿中出现泡沫,患者化验尿蛋白阳性。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水湿内停阻碍气机、阳虚寒凝等因素导致瘀血内停。目前,学者认为蛋白尿是影响RNS患者久病不愈的重要原因,血瘀贯穿水肿病患者始终。随着大量蛋白尿漏出,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增加,但抗凝血酶、血清蛋白、纤溶酶原等物质丢失量多于合成量,造成内源性抗凝功能减弱、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而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和FIB 等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不易从肾小球滤过,造成合成量多于丢失量,进一步加重机体高凝状态。低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均可导致血小板功能紊乱,造成血小板数量增加,聚集性增高,易诱发血栓和栓塞。另外,高脂血症、血液浓缩造成血液粘滞度升高,利尿剂和激素的使用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硬化,导致对激素效果差或无效,使RNS 病情加重[24]。现代研究表明,生化与血液流变方面肾病瘀阻证有血脂代谢紊乱、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浆比黏度、血沉、K 值增高、肾小球内有微血栓形成,机理为湿热阻络、瘀热互结,湿热与血液高黏、高凝有关[25]。
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血管、改善高凝状态、抗炎、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26]。能有效降低全血黏度,通过降脂、抗氧自由基、调节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合成和分泌,拮抗炎症因子等途径,实现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的目的[27]。赵学兰[6]等研究发现益气活血补肾方能显著改善RNS 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等细胞因子,调节T 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改善免疫反应,促进病情的缓解,对于治疗、预后评价及病变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袁怀彬[10]等研究发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肾活血法可降低RNS 患者尿蛋白及血脂水平,改善低蛋白血症及高凝状态。
本次纳入的18 篇益肾活血法中出现频次较多的中药有:黄芪、枸杞、山茱萸、金樱子、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提到黄芪的RCT 有15 篇,频次最多,孙伟教授认为“黄芪大补肾脏元气”[28],现代药理学研究己证实黄芪可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减少蛋白尿、增加肾脏血容量、减轻肾组织损伤等[29],并且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受环磷酰胺抑制小鼠的血清凝集素、溶血素抗体的水平;对抗泼尼松龙致免疫器官的萎缩及外周细胞的减少,促进抗体形成,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r[30]。
Meta 分析结果表明: 在提高总有效率和血浆白蛋白,降低24 h Upro、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益肾活血法疗效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而在提高完全缓解率方面,疗程≤9 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疗程12~24 周和疗程≥26 周益肾活血法优于对照组,表明延长服药时间有助于提高完全缓解率。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1)从纳入18 篇RCT 的基本特征来看,均提及了随机对照,7篇[8,10,13-16,19]给 出 具 体 随 机 方 法,所 有 文 献 对 随 机 方案的分配隐藏描述的不详细并且没有进行盲法;(2)中医治疗RNS 缺乏统一的诊疗方案和辨证标准,这些会引起研究方法的异质性;(3)样本量大小、药物剂量、患者病程以及疗程的不同可能对结局指标造成影响。因此有待纳入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因此,往后开展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需改进以下几点: (1)具体阐述随机方法;(2)选择合适样本量,以提高检验效能;(3)需对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规范的描述;(4)若所采取中医药措施法进行双盲或三盲,应评估其对结局指标产生的影响; (5)可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方法对退出、失访的病例进行分析阐明; (6)需对分配隐藏有无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7)采用国际或国内公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
作者贡献说明:
张李博,王瑶,马嘉,吴金鸿,郭婷婷: 参与本文的撰写;刘光珍,鞠宝兆: 对本文进行修改、指正。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