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静 苑泉 李航 苗胜杰 刘梦瑶
202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1]北京建筑大学认真学习贯彻重要会议精神,坚定落实学校党委要求,针对所发现的突出问题,开展“学党史·优教风·严学风·强作风”专项行动,展开教风、学风、作风大讨论,让教师认识到“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认识到“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让干部认识到“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致力于形成“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良好教风、“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良好作风,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障。[2]
高校辅导员具有思政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人”。[3]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者,辅导员本身就是教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师德师风、教育水平、治学态度、人格修养对学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教风的践行者。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导师,辅导员“课时最长”,离学生最近,承担着引导、推动和保障学风建设的职责,是学风建设的主导者。作为高校中的党员和管理人员,辅导员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技能水平直接反映高校的作风建设成果。[4]为了解当前北京建筑大学的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情况,探讨辅导员在“三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笔者于2021年8月对北京建筑大学的在读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45份,约占全校在读学生总数的6.9%。通过数据收集和文本分析,笔者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在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是教风中主要存在学术道德失范、治学松懈、执教不严等现象。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侵占他人成果、抄袭剽窃、请他人代写文章、署名不当、粗制滥造论文、伪造实验数据等,例如,在2021年8月25日教育部公开曝光的“第七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中就有两起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一位教师专著抄袭国外作品,一位教师涉及文章抄袭和虚假同行评议。治学松懈主要表现在:求知和传授知识过程中不实事求是,因循守旧、敷衍塞责,例如某高校旅游学院辅导员左某长期为本科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其认为这门课程没有什么用,从不进行备课,上课前胡乱拼凑PPT进行讲授,上课时从头到尾念一遍PPT,对同学的提问也置之不理,完全应付了事,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规范。执教不严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管理不善、作业和考试批改“放水”等,如某高校教师对课堂迟到、缺勤等情况视而不见,只顾自己授课等行为。
在回收的745份有效问卷中,71.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风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3.2%的学生认为教风一般,5.3%的学生认为教风不好或非常不好。在问及教风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时,61.6%的学生认为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技能,注重创新意识的激发,58.8%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46.3%的学生认为需要更新课堂教学内容,39.1%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课堂管理水平,38.5%的学生认为教师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还有30.2%的学生认为教师需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从上述问卷结果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频次,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都应该是教风建设的重点。
二是学风中主要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正、学习努力程度不够、考风不良等问题。学习动力不足表现在:经过高考后进入大学出现人生目标的真空,不知道为谁学、为什么学,大学中丧失学习动力。曾经有名本科生亲口告诉笔者:“考上大学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大学里就躺着过吧。”在调查的745名学生中,只有17%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清晰完整的规划,56.0%的学生有阶段性的规划,完全没想过规划大学生活的学生占比3.2%。学习态度不正表现为,上课缺勤迟到,课程中看手机或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者通过抄袭他人完成。调查中发现出现过缺勤行为的学生高达26%,有过迟到行为的占比41.9%,能在课堂学习中全程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学生仅占比30.2%,能按时主动上交作业的占比40.3%。学生学习努力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投入不够、学习效率不高等。调查的学生中,有59.1%的学生在上课之余,能保持平均每天学习3个小时以上,6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效率一般或者不高从而评价自身学习努力程度不够。考风不良具体体现在考试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公平性,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高达64.8%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十分反感,45.0%的学生认为学校考风一般或者不好,急需严抓考风考纪。
在调查学风情况过程中,学生党员的学生成绩优于学生骨干(干部),学生骨干(干部)学习成绩优于普通学生,其中学生党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占比87.0%,学生骨干(干部)占比56.7%,普通学生占比31.5%。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还有5.4%的学生骨干(干部)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下,甚至不及格;学生党员中有10.4%有过缺勤行为,32.5%有过迟到行为,28.6%的学生党员不能按时自主上交作业;学生骨干(干部)中有23.4%有过缺勤行为,40.1%有过迟到行为,33.6%不能按时自主上交作业,这些在学风建设中起到中坚力量的学生群体的不良表现都会给其他普通学生带来不良示范和影响。
三是作风中存在责任意识淡漠、担当精神不够、工作纪律散漫、职业道德缺乏、技能水平不高等情况。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缺乏服务意识,“门难进、脸难看”;奋斗精神不足,怕苦怕累、安于现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办事不公正公平等。近几年来,在招生、考研、保研、推优等领域问题频发,严重违反师德师风基本道德规范。在问卷调查中,有15.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工作作风一般或者不好,提出了减少形式主义,多办实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多倾听学生想法等意见建议。
一方面,辅导员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如职规课、形势与政策课或者部分党课等,实际参与教学,并且因工作需要,需要开展相应学术研究,有着执教和治学双重责任;另一方面,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服务工作,如思想教育、考试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奖惩助贷、就业指导等,始终联系着教学。[5]
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肩负着引领学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的“助跑员”,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等,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督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的“知心人”,严格关注学生日常思想、心理、情感、安全、健康变化,助力他们健康成长。[6]
作为在职党员,辅导员需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在工作中深入贯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责任和服务意识,恪守职业道德,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技能水平,为学校作风建设贡献力量。[7]
一是主动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切实肩负起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时代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课堂管理上严格要求;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师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二是主动加强与其他教师和部门沟通,做好教学配合辅助。[8]保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其他管理人员的沟通与联系,时刻关注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状态、学业状况、宿舍卫生、参加活动情况等,把握时间节点做好思想教育引导。三是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倾听学生的声音。提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频次,了解学生阶段性的想法与诉求,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处理学业、心理、人际、安全、健康等问题,把教育做成“暖心”工程。[9]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提高学风建设的内驱力。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自觉地将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同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学习,丰富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10]二是以班级宿舍为抓手,激发学风建设的作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宿舍建设,形成优良的班风舍风,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培养,做好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干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做好示范引领。三是以日常管理为抓手,培育学风建设的外动力。建立健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学生管理制度,严格学生的日常管理,严抓学生的“四率”—出勤率、迟到率、自习率、挂科率,严肃考风考纪,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宿舍安全卫生等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增强学风建设的助推力。组织开展主题丰富的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熏陶学生情操,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和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学生见贤思齐。[11]
一是必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深入到课堂、班级、宿舍、支部、网络和家庭中去,真正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理解学生,从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出发,切实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12]二是必须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学生工作“一盘棋”思想,加强与其他部门、其他教师和辅导员的沟通与协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工作理念,强化团结协作能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氛围,推动整个学生工作和谐发展。[13]三是必须不断创新,激发工作活力。紧跟时代要求,勤于学习和思考,深入研究工作对象,善于根据时代特性和工作对象的特点,不断更新学生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工作水平。[14]四是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学生管理的执行者,辅导员需保持干净、大方、阳光的形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事原则,保持认真谦虚的工作态度和朴素向上的生活作风,才能得到学生信任与爱戴,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