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小茶叶托起大山百姓的幸福生活

2023-03-17 01:51唐丽红
民族大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桥村科技园茶业

文/唐丽红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素有“中国名茶之乡”“三峡南岸后花园”之美誉,出产的茶叶以香清、汤碧、味醇、汁浓著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坚持做大做强做足茶叶文章,用小小的茶叶托起大山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境皆山,最高海拔2320 米,平均海拔1100 米,居湖北省第二。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0.8 万亩,林地面积290.8 万亩,森林蓄积量154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16%。山中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长优质茶的优越生态环境。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历史上是宜红茶的主产地,同时也生产白毛尖、茸勾等知名绿茶。据史料记载,宜红茶早在1600 年前就输往苏俄、英国。清康熙年间流传的《采茶歌》道:“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年年常作采茶人,飞逢双宾衣褴褛,采茶归去不自尝,妇姑烘焙终朝忙。”

“人间珍品处处有,最难忘却五峰茶。五峰的茶叶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浓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加工出来的采花毛尖茶叶味道就是特别好,即使在户外没有热水,同样能喝到一口纯正好茶!”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幸福大道采花茶业科技园中,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驰说起五峰茶叶的优点滔滔不绝。

2022 年2 月,采花茶业投资6000 余万元,与安琪集团共建采花高品质速溶茶生产线,一期项目已在采花茶业科技园投产。“随着年轻新消费群体崛起,冲饮、冷萃罐装茶饮等新型茶饮料市场不断扩大,传统的饮茶、制茶思路都需要改变创新。”说着话,马驰掏出随身携带的一袋红茶粉,倒进一杯凉水中,茶粉顷刻溶解成为汤色红亮的宜红茶,不见任何杂质。2020年,五峰采花宜红茶作为湖北省政府回礼,相赠与蒙古人民,令“羊来茶往”成为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据了解,该公司2021 年茶业产量达1452 万斤,销售额6.1 亿元,采花毛尖渠道销售已经遍布北京、湖南、陕西、内蒙古等20 多个省市区。

采花乡的楠木桥村,星星点点分布着古茶树,它们从百年岁月中走来,带着云雾滋养的清香,仿佛诉说着百年前茶马古道上的一个个故事。6 万亩的茶园,连绵山间不见边,拥有700 多年历史的楠木桥村,每年春季,古茶树单芽鲜叶收购价最高可达180 元每斤。为保护这些古茶树,采花设立了古树茶保护区。作为宜昌最早进行“外贸”的村落之一,楠木桥村早在19世纪中叶就将宜红茶卖到欧洲,是万里古茶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全县23 个村建设超过2.5 万亩欧盟出口茶叶基地,续写了东方茶乡漂洋过海新茶话。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牛庄乡、湾潭镇等山区乡镇扩大和改造茶叶规模化、科技化种植。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超过22 万亩,近20 万人口中有13.5 万人靠茶吃饭,2021 年五峰茶叶总产量达2.82 万吨,比上年增长16.0%。

茶园秋色

一片茶叶,成就一条产业链,富裕了大山里的老百姓,托起了大山深处农民的幸福梦想。产业是一个时代的产业,产业兴旺也是因为紧跟时代,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当下五峰茶产业发展路上,不少茶叶加工企业积极探索三产融合,逐步跳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附加值低的传统发展模式,以茶为基础和纽带,正在努力打造茶加食品、旅游、日用品、餐饮、药用、康养的“1+6”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2022 年2 月,云上五峰茶旅融合项目开工,项目投资8 亿元,通过利用空中索道、茶山步道,将采花茶业科技园和青岗岭茶园连接,融古茶道汉阳桥、宜红茶工业遗址等古茶道遗存于一体,打造茶文化度假地,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漫游五峰,春天喝茶,夏天避暑,秋天赏景,冬天滑雪,一年四季,皆有去处。”这是五峰之约,也是大山深处老百姓向外界发出的盛情邀请。

愿得茶香飘四海,不负青山不负人。如今,五峰以思想破冰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做精做特做强茶叶、中药材等八大主导产业,各族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正在勇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书写着一幅壮丽绚烂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桥村科技园茶业
村慈善工作站是这样壮大起来的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保障集体资产 ,改革不走弯路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歇马桥村游
贵州茶业大事记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