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连枝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18 年了。随着时间的沉淀,对爷爷的思念愈加深刻,他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我的梦境里,是那样的真切。
爷爷颇为讲究,喜欢穿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两只钢笔,高高的个子,头发总是梳理得很整齐。他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常听单田芳的评书。我总爱凑在他旁边一起听广播,他笑着唬我:老不读三国,少不听水浒,到旁边去。
爷爷有学问,在当地有些名望,谁家要给亲朋好友写封信都请他代劳,谁家闹个矛盾总是请他出面调解,谁家生个孩子也会请他帮忙取名。尤其是到了过年,爷爷会写好多对联送给左邻右舍。爷爷去世后,留下最多的就是对联了,一个木箱子里压着大半箱的对联,他去世以后我们连续贴了好几年。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灶台上一直贴着一副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时候,每到吃饭,我和弟弟刚准备开吃,爷爷总是严厉地说:大人没动筷子,小孩子哪能先吃呢。吓得我俩赶紧停了下来。吃到一半,“当当当”爷爷轻轻敲敲碗,我和弟弟明白要给爷爷盛饭了。他正襟危坐,接过碗说:“晚辈要从小学会敬重长辈。”现在我还记得爷爷脸上藏着狡黠却幸福的笑容。
要是我们坐累了,趴在桌子上,或者把饭撒在了桌上,他连忙放下筷子,教训道:“小孩子从小没有规矩,浪费粮食那是作孽,去念念灶台上的对联。”那时候觉得爷爷真烦人啊,吃顿饭有这么多规矩。
爷爷写对联时,总要让我和弟弟站在一旁,他一边写一边让我们跟着念,有时还让我们拿起毛笔学着写。对联写完,他还要考考我们懂不懂得其中的意思。我记得有一副对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爷爷写好后,举起对联示意我们说说其中的意思,我和弟弟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爷爷用食指在我们的脑门上一人点一下,便耐心地教导我们,春天常在向阳的人家里,积德行善的人家会给子孙留下福泽,孩子们要记住,忠厚才能传家远哪。
印象最深的是爷爷贴在我房间门上的那副对联: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爷爷每次贴上去总是指着每一个字教我认读。我出生在农村,家庭贫困,一家六口人,爸妈的收入十分微薄。总是听爷爷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出息。我和弟弟倒也勤奋,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我们的奖状,爷爷自然是喜笑颜开。如今,我和弟弟也是因为读书,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得感谢爷爷从小在我们心里埋下读书的种子。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记忆慢慢淡忘了,但爷爷在我心里种下的节俭、孝敬、诚实、勤奋的种子,越是过得久,越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每一粒种子都承载了爷爷对后辈的爱与期望,融为我生命的底蕴,伴我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