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薇
每逢户外活动时间,操场上奔腾雀跃的幼儿总是幼儿园里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经过了九月份的常规恢复、学做新操和游戏调整,十月份各班开始恢复体能锻炼。
一天,我在巡查户外活动时发现,体能游戏环节幼儿的笑容变少了。体能游戏环节是教师为了保证幼儿基本动作练习的全面性而增加的一个环节,时间大概十分钟。户外游戏开始后,幼儿在音乐的引导下,按要求做着规定动作,可是隨着重复动作的次数变多,幼儿脸上的兴奋表情消失了,也没有出现汗流浃背、教师想方设法才能让幼儿休息一下的预设情景。
教师的教育目的显而易见,幼儿的兴致却不高,所以一个个敷衍了事。我们的天平是倾向于幼儿自由自在的游戏,还是达成规定的锻炼目标?两者不能兼顾的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改进?我询问操场值班的行政教师:“你们觉得目前的体能活动怎么样?”行政教师都认为幼儿“玩得挺好”。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决定从行政人员开始,调整户外体能游戏,于是围绕“提高体能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开展了行政教研活动。
反思:寻找问题根源。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邀请大家谈谈对改进体能游戏环节的看法。有的教师说:“这些内容幼儿已经玩了很久,老师也都很熟悉,没有必要更改。”有的教师说:“督评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玩的,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还有的教师说:“我们的操场太小,户外活动肯定是弱项。”
了解了大家的想法后,我让大家观看并对比幼儿体能游戏的照片与幼儿自由游戏的照片,很快大家意识到差别。但还是有教师说:“体能游戏与自由游戏不一样,前者的主要目标是动作发展,而练习动作就不可能太自由,不太自由就不可能快乐。”针对这一观点,我又拿出幼儿的动作照片。可以看出:在幼儿敷衍的情绪中,大部分动作是不到位的,不到位的动作自然无法达到锻炼目标。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终于达成共识: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目标的,只有激发幼儿兴趣才能更好地达成锻炼目标,现有的体能游戏确实需要调整。于是大家分成两组,分别思考现有内容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行政教师将问题集中在“活动内容趣味性不足,没能调动幼儿的快乐体验”及“活动的强度、密度均没有达到户外活动科学性的标准”两点上。这两个问题既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调整”这一问题的答案,又是我们改进的目标。
研讨:尝试多种解决路径。改进的目标有两个,既要符合体育活动的科学性,使运动的强度和密度达标,又要在幼儿的脸上看到开心的笑容,该怎么做呢?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即:什么样的材料能够支持体能锻炼的规则性和丰富性?哪些动作可以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运动的科学性?如何在活动中增强趣味性,调动幼儿主动参与?
行政教师依然分成两组分别讨论问题。研讨相同的问题扩展了思维的宽度,使行政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思考都更加充分。经过讨论和筛选,我们最终确定使用“敏捷梯”作为体能游戏的辅助材料,借助敏捷梯的特点丰富游戏内容。游戏材料确定了,哪些内容既符合体能锻炼目标,又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呢?行政教师接到问题后纷纷发表意见。之后,我将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大家重新讨论,最终制定出一套动作标准:体能游戏的动作要有节奏或者规律,内容尽可能全面,达到全面锻炼的目标;动作难度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目标制定,以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
一系列讨论使我们离科学的体能游戏越来越近,接下来便是如何让幼儿喜欢上这些内容。在一个个问题的提示下,行政教师决定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看看幼儿自己能想出哪些有趣的玩法,再从中提炼合适的体能内容。
实践:验证实效。操场上已铺好的敏捷梯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在上面或跑或跳,或穿行或环绕,玩得非常开心,但这样并没有达到体能游戏的动作要求。于是我对带班教师说:看看哪位教师能引导幼儿想出更多的动作。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教师接受了挑战,双眼紧盯着幼儿的动作:双脚跳、单脚跳、单双脚交替跳、双手握杆爬、双脚梯外爬、屈膝走、蹲走、并步走……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动作从话筒中播报出来,师幼的兴致更高了,纷纷争着说出新动作。这时我给予提示:“组合的动作也是新动作,当然要有一定规律,每走一趟敏捷梯,中间不能换动作。”教师听到提示后,马上提醒幼儿做不一样的动作,但是幼儿的动作却和之前的改变不大。这与教师的指导有一定关系。
我来到一个正在游戏的女孩旁边,看她一会儿跳在格子里,一会儿跳到格子外。我问她:“你的规律是‘跳进—跳出’吗?”她高兴地点点头。我跟在她旁边替她数着“跳进—跳出”的次数。我又来到一个男孩旁边,发现他也在“跳进—跳出”,我提醒他:“跳出的时候,双脚分开试试。”小男孩逐渐做出了双脚跳进格子,再双脚分开跳出格子的动作,十分兴奋,我帮他喊着“开—合—开—合”的口号。
教师听到我与幼儿的对话有具体内容的描述,于是仿照这种方法引导和鼓励其他幼儿。很快游戏结束时间到了,但操场上的教师和幼儿意犹未尽,继续着他们的创意动作。“他是单脚—双脚,我是单脚—单脚—双脚”“我把开—合变成了开—开—合—合”“我可以隔一个格子做一次动作,这样更难”“我可以把正向走的动作变成倒走”……幼儿的创意被无限激发出来。
我提示教师回到班级后和幼儿一起总结创编动作的方法,鼓励幼儿在未来的几天继续创编有趣的动作,并且将创编的新动作全部记录下来。三天后,教师兴奋地报出了几十种不同的动作,这些全部来自幼儿的创意组合。
动作内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游戏的科学性难题。我问教师:有了丰富的动作内容,体能游戏要想实现科学性,还需要什么?通过交流,教师把运动的强度、密度以及动作的标准等要素罗列出来。于是我们开展了第二次行政教研。
首先,我们请行政教师按照体能游戏的科学标准进行设计,从幼儿喜欢的动作中挑选适宜的动作组织排列,力求动静交替,动作强度及时间节奏合理。其次,我们采用亲身体验法,让行政教师亲自尝试这些动作,试过之后,行政教师发现:将动作按照走、跑、跳分类后,跳的动作连在一起,没跳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追求平衡的动作速度慢,导致后面的幼儿出现等待……
只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师就不是难事。很快,一套完整的幼儿体能游戏方案被设计出来。小小的操场上呈现出热烈、有序的游戏场面,在体能环节,幼儿以一段音乐为标记,做着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来自他们的创意设计,既有趣又变化多端。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还创设了“救小矮人”“闯关大赛”等不同的游戏情境。
复盘:收获进阶路径。体能游戏调整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带领教师一起进行了总结反馈。一是不忘初心。幼儿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中心,快乐发展既是我们的目标,又是衡量活动水平的标准。活动效果好不好可以从幼儿是否开心、眼神是否专注中一窥端倪。二是相信儿童。我们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只要给他们一点空间和动力,他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求索。
我们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通过行政教研和幼儿实践提高行政人员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大家达成共识,调动教师、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将调整幼儿游戏的过程变成游戏本身,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亲身体验中发挥优势,感受游戏的快乐。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