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印遇龙:念他的博士研究生,要养4批猪

2023-03-16 12:59
《学习方法报》语文中考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院士养殖户研究生

“哥,上午好!向您咨询几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猪肉为什么分层?……”这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观音寺镇黑猪养殖户李文军,通过微信发给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养猪院士”的印遇龙的一条信息。李文军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向印遇龙请教,印遇龙每次都会仔细回复。印遇龙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自2014年开始使用微信以来,他的通讯录里添加了数千人,大部分都是畜牧养殖从业者。许多普通农民都像李文军一样,管印遇龙叫“哥”。农民随时可以找他,他也会通过视频电话进行“云指导”。养殖户们还常常会登门拜访印遇龙并向他请教问题,印遇龙总会根据交流中了解到的具体信息,送一本自己看过、觉得合适的书给对方。

印遇龙长期从事“生猪生态养殖营养调控”的相关研究,长期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创制和转化应用。作为院士,他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年至少要在猪场待100天、成功出栏2批猪,博士研究生则必须出栏4批。“如果有人完不成这些基本要求,就拿不到相关经费和待遇。”印遇龙说,“对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再多高大上的论文,都不能代替下基层、接地气的研究。农民养好猪、百姓吃好肉,是我不变的追求。”

【素材运用】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溪”。“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神农踏遍万里山河,尝过百种植物,整理成经典流传后世,造福百姓;大禹摸透黄河洪灾规律,亲自到人民中实践,得出“宜疏不宜堵”的正确理论。印遇龙将实践的品格教给自己的学生,因为他明白:将亲身实践与所学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切实的成就。

【适用话题】坚守初心、实践出真知、追求、教育等。

猜你喜欢
院士养殖户研究生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院士寄语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院士速递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