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玲
承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预算管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由最初的计划,慢慢成为集计划、控制、激励、评价等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方法。预算管理体系在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还以财务预算为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起步的时间较晚。在当前商业银行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认识到预算管理强调全员控制、全过程管控,才能切实提高银行的预算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体系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开展,各环节是相互衔接的,预算管理体系要实现对各环节的有效管控,才能促使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内部的各类资源,降低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一,预算编制不合理。很多商业银行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以战略为导向,预算编制还以短期的经济目标为主,各分行与总行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分行在编制预算时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仅依靠总行下达的要求开展管理,没有结合分行自身的特点分析自身工作中需要调整的数据,容易导致预算目标无法达成。同时,很多商业银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项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够科学,过于依赖增量预算,忽视零基预算等方法的应用。
第二,预算执行工作不完善。很多商业银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预算执行的具体要求,在预算执行环节没有进行动态分析,没有判断执行中是否存在问题,仅当预算超支时才认识到需要对预算工作进行优化与调整。同时,很多商业银行对预算过于强调刚性,即便发生了重大不可预见因素也不对预算进行调整,导致部分商业银行预算规划最终无法达成。
第三,预算考核工作不合理。很多商业银行的预算考核工作过于注重银行层面的考核,忽视了对于银行内部部门层面的考核,导致只要分行绩效完成好,部分部门滥竽充数也能拿到较高的奖金,存在考评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同时,部分银行的考核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各项考核体系中相近指标或同一指标口径存在差异,影响考核体系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1.合理确定预算目标
第一,商业银行的预算目标要突出战略导向。商业银行的预算目标需要结合银行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通过明确战略导向,由各分行把握总行的战略意图,在此基础上确保银行严格按照战略规划要求开展预算管理。在确定战略目标时,银行需要进行经营形势判断,分析如宏观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市场竞争环境等,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合理确定资产负债发展速度及目标规划。战略规划是预算管理的导向,银行需要确保预算各环节严格按围绕战略规划开展。例如A商业银行在年初的预算目标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高对科技的运营能力,并强化各业务部门条线间的协同能力,那么A商业银行当年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部门费用方面的支持,并通过优化各部门的资源配置,加大对条线间合作的激励力度。
第二,明确预算目标分解的原则。商业银行在预算目标分解的过程中,要确保预算目标的分解更加科学,总行需要在确定预算目标的基础上,由各分行进行层层分解。但是预算目标的分解并非将预算目标平均分为若干份,而是需要结合银行的实际特点,采用科学的原则对预算进行分解。首先,商业银行的预算目标分解必须要和各分行的经营实际相匹配,确保总行分解后的目标与各分行的管理实际相一致。不能制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若目标过高员工将没有执行预算的信心,若目标过低将不利于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因此需要制定恰当的目标,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改善预算的管理水平。其次,预算目标的分解要以结合银行未来需要重点强化的业务提供资源倾斜。例如A商业银行甲分行个人贷款增长较慢,甲分行在预算目标分解的过程中,对个人贷款方面的目标进行重视,并将个人贷款目标分解为消费贷、住房贷等方面贷款,加强对相关贷款营销费用的投入。
2.改进预算编制
第一,改进对收入预算的编制方法。商业银行的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主要包括个人及对公贷款利息收入、存放同业利息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包括个人及公司客户非利息收入、国际业务非利息收入等。商业银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收入预算的编制方法。首先,对于利息收入的预算编制而言,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业务量、期限、利率,还受到不良情况的影响,但整体而言商业银行个人及对公贷款的规模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持续增长,因此这两项利息收入可以通过增量预算方法进行编制。商业银行的同业及票据业务容易受到市场政策的影响,且期限短、业务量少,应该结合下一年度的市场发展以及政策情况进行编制,以零基预算的方法开展编制。其次,优化非利息收入的编制。非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业务量和手续费率,非利息收入涉及的产品较多,且确认的方式既包括权责发生制又包括收付实现制,因此要结合产品特点,以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方法进行编制。
第二,优化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商业银行的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利息支出、费用支出、拨备支出等方面支出。利息支出包括个人储蓄及对公存款利息支出、同业存放利息支出等。费用类支出主要包括业务费用、管理费用、人工费用等。首先,商业银行需要改进利息支出的预算编制方法。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业务类似,主要取决于业务量、期限、利率,商业银行受到存贷比影响,存款规模也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而保持增长,因此对个人储蓄及对公存款等方面的利息支出,采用增量预算方法进行编制。对于同业存放等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及市场影响较大,且业务量少,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其次,优化费用预算。为了实现降本增效目标,银行的资源要紧跟价值创造、战略目标,实现对费用的合理配置。费用预算需要分析相关费用是否随着银行业务量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不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固定资产折旧、物业费等方面的预算,可以采用固定预算法。对于随着业务量改变的营销费用、水电费等方面的支出,采用弹性预算法。
第三,优化预算下达及反馈流程。银行在编制完成预算之后,需要结合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监管指标进行试算平衡,确保风险可控,在此基础上下达预算。在预算下达过程中,需要通过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下达,确保预算编制更加具有科学性,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以基层提交的预算方案为基准,对预算进行反复的沟通与协调,促使预算更加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
1.强化预算控制
商业银行的预算指标下达之后,需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执行,确保对预算实现有效管控,避免预算超支等问题。在对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并判断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针对差异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实现偏差的及时管控。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在内部完善监控规则。商业银行在每月需要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监控,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并针对每个月预算完成进度进行分析,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时需要及时落实改进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健全预算差异分析机制,确保预算偏差得到及时预警,并通过深入挖掘预算偏差的成因,动态改进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的各责任主体需要提高对预算执行的监控水平,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异常的指标进行提前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相关的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上下联动机制,各分行需要加强对各部门预算的监控机制,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结合预算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避免问题不断扩大的可能性,促使预算目标顺利达成。
2.规范预算调整
全面预算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不可预见的因素,预算管理需要在保持刚性原则的情况下,针对各类不可预见因素进行理性看待,认识到预算作为一种预测机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若存在重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能导致预算无法继续执行,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健全调整机制,规范调整流程,当发生重大不可预见因素时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预算调整符合规范。商业银行在收入预算管理过程中,若存在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发生的巨大波动导致商业银行的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的,才能对收入预算进行调整。可以由各分行根据环境的变动,结合自身的实际提出调整申请,也可以由总行的预算管理机构结合战略提出预算调整。其次,对于费用预算的调整,额度小、支出频发的费用可以由总行授予各分行在适当比例内调整的权限,确保调整工作具有灵活性,防范预算调整随意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优化银行的预算考评指标。银行的预算考评指标要实现对各预算责任主体的客观评价,在选择预算考评指标时,需要确保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合不同考评对象特点,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在选择考评指标时,需要将预算管理各方面工作都考虑到其中,对于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考虑,促使考评更加科学。同时,商业银行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要简化考核内容,确保主要指标得到考核,使考核指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并统一各项考核体系中相近指标或同一指标考核口径,确保考核体系具有一致性与协调性。例如A 商业银行在考评过程中,针对不同部门设置和相关部门契合的考评指标,在考核时既需要重视银行层面,也需要重视部门层面。A商业银行在对同业客户部考核的过程中,各项考核指标及权重如表1:
表1:A商业银行同业客户部考核表
商业银行在预算考核过程中,需要结合各部门的实际特点,确保考核工作既考虑银行整体的预算目标达成情况,又考虑各部门自身任务完成情况,以促使各部门在注重自身目标达成的同时,注重银行整体目标的达成。同时,为了促使预算的考核体系更具有合理性,在预算考核过程中,需要同步重视过程管控和结果导向,解决银行内部员工为了绩效而内卷的问题,在考核时强化市场对标。为了避免员工的短视效应,银行需要构建中长期考核体系,解决规模情结和价值导向之间的矛盾,在考核时注重差异化考核与公平性的统一。
第一,完善商业银行的预算组织。商业银行的预算组织架构是推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通过优化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能促使各层级各司其职。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决策组织、管理组织,明确各组织对预算工作的要求,以提高预算管理的可行性。
第二,改进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完善预算编制的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的信息较多,信息系统能够在既定的周期内帮助商业银行完成预算目标,通过规范预算数据口径、预算表格样式等方面,实现对预算的在线编制。不同的主体能够在信息系统中查询预算的相关数据,并通过系统中预设的规则,实现自动汇总与求和,减少人工管理的工作量,促使预算编制工作趋于自动化。其次,优化预算控制。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息系统优化预算管控流程,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收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反馈。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预算控制的效率。再次,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预算的监控,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特点,在信息系统中优化预算管理相关规则,明确预算管理的管控要求,对预算建立执行进度的监控机制,确保针对预算实现及时、有效的监控,从多维度了解预算执行的情况,实现对预算的动态管理。最后,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对预算的考核。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中预设各部门的考核方案与考核权重,由信息系统在系统中进行自动取数,通过自动取数能够确保预算执行的结果以量化的形式体现,从而针对预算的结果进行动态监测,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优化。
第三,加强专业预算人才培养。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促使预算管理的各环节更加科学,商业银行需要组建一批专业的预算人才团队,可以由银行内部预算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参与到其中,也可以对外招聘具有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经验的人员。在相关人员工作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计划,并聘请行业专家、高校讲师等参与到培训中,促使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团队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在发达国家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预算管理引入到银行的管理工作中,使预算成为资源配置、风险把控的重要工具。本文认为要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需要从预算编制、执行、考核三个环节的工作入手。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确保预算管理体系逐渐优化。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商业银行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促使各环节的工作趋于细化,通过优化银行的预算管理机制,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