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宗甲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五二〇队,河北 邢台 054000)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1],一般采用硫酸分解磷矿制得磷酸,每生产磷酸1 t约产生磷石膏5 t[2-4]。化学反应式如下:
磷石膏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废,湿法运行条件下呈强酸性,含氟化物、磷酸等诸多有害杂质,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采用筑坝堆存方式处置[5-6]。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2010 年以来,我国磷石膏产生量平均约75 Mt/a,还在持续增长,堆存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
磷石膏与尾矿在物理力学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堆存设计却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环境风险较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对磷石膏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指导磷石膏库的堆存设计和运行管理,克服安全和环境风险,同时为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磷石膏为灰白色粉末状物质,不同地方磷石膏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基本类似[7-8]。以国内某知名磷化工企业生产的磷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得知磷石膏的化学组分见表1。
表1 磷石膏化学组分 %
由表1 可知,该磷石膏中主要化学组分为CaSO4·nH2O,有害物质主要为磷、氟。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的方法,测得磷石膏的相对密度为2.41;最大干密度1.557 g/cm3,w(H2O)15.6%(烘干温度为(40±1)℃);塑限18.5%,液限30.9%。
磷石膏的颗粒特性对整体堆体的性质影响较大,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指标。参考GB/T 50123—2019,采用甲种密度计法测定磷石膏的颗粒分布,颗粒粒径分布曲线见图1,粒径参数见表2。
图1 磷石膏颗粒粒径分布曲线
表2 磷石膏粒径参数
从磷石膏粒径分布曲线可以看出,所有颗粒粒径均位于0.1 mm 以内,黏粒约占8%,根据土的工程粒径分类,磷石膏属于细粒组中的粉粒,因此其可塑性较差。由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可知,磷石膏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级配不良。
采用变水头法,研究不同固结压力下磷石膏的渗透系数,结果见图2。
图2 磷石膏渗透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曲线
由图2 可知,磷石膏的渗透系数为10-5~10-2cm/s,不同固结压力下,磷石膏的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压力越大,磷石膏试样的固结程度越高,孔隙率越小,渗透系数越小。在实际堆体中,不同堆体高度、不同密度下磷石膏的渗透系数差异较大。
另外,磷石膏的渗透性还受堆存方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区域的试样渗透系数有时相差上百倍。一般湿排方式的磷石膏渗透系数比干排更低,这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1)湿排时水溶液携带的盐分会析出,同时酸性条件也加速了磷石膏中硫酸钙晶须形成,使得磷石膏的密实度更大,孔隙变小,渗透系数更低;(2)湿排时磷石膏堆体更加密实,细颗粒随着水在孔隙中流动,会重新分配,填充孔隙,使得渗透系数相对更小。
固结压缩特性是评价土类材料堆积效果的一种方式,固结压缩程度影响堆体的稳定性、渗流和沉降等。根据目前国内磷石膏堆体的堆载高度,施加垂直压力至1 600 kPa 为止,磷石膏固结变形参数见表3。
表3 磷石膏固结变形参数
从表3 可以看出:(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J7—1989 规定的压缩系数av,磷石膏属于低压缩性土;(2)压缩系数av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压缩模量Es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3)不同固结压力下,磷石膏的竖向固结系数Cv与水平固结系数Ch基本一致。
强度是分析堆体稳定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散体材料强度主要影响因素有水含量、固结程度、颗粒组成。采用直剪方法,以磷石膏材料为对象,分别研究湿法堆存和干法堆存,以及饱和和非饱和状态下磷石膏的抗剪强度,不同状态下磷石膏抗剪强度曲线见图3,强度参数见表4。
图3 磷石膏抗剪强度曲线
从表4可以看出:(1)自然沉积样的强度最大,说明磷石膏湿法堆存时堆体稳定性优于干堆;(2)水对磷石膏堆体的强度有一定影响,会降低堆体强度。
在实际堆存中,磷石膏强度除了受以上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以下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1)在一定条件下,磷石膏会慢慢产生一些强度比较高的磷石膏晶须,加强堆体强度;(2)湿排磷石膏由于溶液中盐分的析出,堆体强度提升明显。正因如此,经常出现磷石膏堆体高度超过10 m 的近垂直面而不发生破坏垮塌的现象。
(1)磷石膏颗粒分布均匀,属于粉粒组,级配不良,且黏粒占比少,可塑性较差。
(2)磷石膏渗透系数为10-5~10-2cm/s,渗透系数受压力的影响较大,压力越大,固结程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小。
(3)磷石膏属于低压缩性土,且竖向固结系数与水平固结系数基本一致,压缩模量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4)磷石膏湿法堆存时堆体稳定性优于干堆,但是水会降低磷石膏的强度,因此湿堆时控制坝体浸润线,对堆体稳定性的提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