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记忆传承的旧厂区空间改造研究*
——以龙泉市国境药厂为例

2023-03-16 06:27侯劭龙刘少帅HOUShaolongLIUShaoshuai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泉市厂区场所

侯劭龙 刘少帅 HOU Shaolong LIU Shaoshuai

城市遗存的旧厂区是独特的历史记忆载体,如何使其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是广受关注的议题。以传承场所记忆为策略,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对浙江省龙泉市国境药厂进行空间改造研究。运用可循环、可持续的设计方法,最大化利用厂区既有条件,在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重新激发当地人居环境活力,使其成为连接龙泉市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场所记忆;旧厂区改造;可持续建筑;循环活化;历史文脉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798工厂、上海苏州河沿岸区域等旧厂区被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城市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建筑设计领域广受关注的议题。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大会运动场馆大多由旧工业遗址加建、改建而成,赛时可满足运动项目的特殊使用需求,赛后又可以可持续的方式继续造福民众[1-2]。这些项目的成功表明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文化价值日益显现,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得到民众认可。本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国境药厂为例,采用传承场所记忆的更新策略,希望找到重新激发当地城市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

1 项目背景

龙泉市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是我国青瓷和宝剑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项目位于龙泉市剑池街道原国境药厂地块,占地面积7500m2,设计限高12m。根据场地特征和功能需求,拟将原厂区的中心片区打造为集商业、展览、体育活动及配套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设计任务包括红线范围内的场地规划和既有建筑室内外空间的优化改造。

由于闲置时间较长,原厂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基本瘫痪,亟待重新规划梳理。绿植虽然数量充足,但由于长期疏于修剪打理,美感缺失,同时遮挡了原本就缺少特点的厂区建筑,使整个厂区空间识别性较差。设计任务中明确要求保留绿植深处的凉亭,使此处的更新改造难度增加。既有建筑共4组,由北向南依次为15号、16号、17号、18-19号,虽然设计任务中已明确其功能,但是建筑整体形象呆板、沉闷,色彩单一,屋顶透气性较差,内部空间缺少划分,不符合现代城市生活对该场所形象与空间的诉求(见图1)。

1现状

2 改造策略

龙泉市国境药厂虽然荒废已久,但曾对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承载着城市记忆,当地居民易对其产生场所情感回应。设计方案力求保留原厂区的空间肌理,通过厂区内建筑空间和功能的适度更新,吸纳更多地域文化相关业态,使更多创业者聚集于此,参与并创造新的场所记忆,在激活场所记忆传承物质载体的同时发掘场所记忆传承软性载体,使其场所记忆持续传承。

2.1 场地类型学分析

项目初期梳理调研资料,对场地周边各类影响要素进行分析,通过场地类型学分析推演此次厂区改造的各种可能性。基于场地位置、改造体量、当地生态及水文条件方面的分析,厂区可被打造为工业风和生态型融合的绿色城市公园[4];基于交通、文化、当地居民居住环境方面的分析,场地缺少一处大型城市公共交流场所,可借助厂区改造对城市功能进行织补,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在明晰场地周边现状的前提下,针对场地的地域特征和内部空间格局特点,以类型学设计语言探究厂区内多样的道路交通和建筑体量关系,为改造方案的进一步深化打下坚实基础(见图2)。

2场地道路交通和建筑体量类型学分析

2.2 活力通道营造

就改造类项目而言,通过设计加强既有建筑之间的联系,避免大拆大建是空间再生的有效手段。原厂区遗存建筑之间的联系不强,建筑立面缺少节奏性变化,空间略显沉闷,因此,除对地面交通进行必要的更新完善外,有必要在厂区内部置入一条连续、立体的空中廊道,作为场地活力纽带。置入空中廊道不仅能增强厂区内部建筑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使建筑立面在视觉上产生节奏性变化。人们可借助空中廊道游走于整个厂区,使场所记忆拥有更立体的感知途径,提升行进体验的趣味性。也可在交通节点处进入建筑内部,为空间注入活力,使空中廊道成为整个厂区的活力通道(见图3)。

3活力通道示意

2.3 既有结构再利用

在国境药厂遗存建筑改造过程中,针对既有建筑结构保留问题依照可持续原则,最大限度利用原始结构[5]。将满足性能要求的既有建筑结构保留,并使这些具有历史感的结构适度外露,为当地居民带来回忆。将少数性能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结构拆除,保证改造后厂区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由此,厂区建筑基本可保留原有结构特征,场所记忆的物质框架不会遗失。保留的既有建筑结构即使不能作为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继续使用,还可通过设计移植至厂区适宜地点作为景观构筑物等,不仅环保,而且可降低成本,在传承场所记忆的同时展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1)16号建筑改造方案 打开部分危墙,将东侧的部分钢结构通过幕墙进行围合,以延续“活力中心”的功能,将西侧3跨钢结构屋架作为新建室外篮球场的围合构筑物,在界定空间领域的同时承载着当地工业文化的象征意义。

2)18-19号建筑改造方案 将两个相连的既有建筑作为整体进行改建和加建,只将原本危旧、破败的部分屋顶拆除,而大部分原始墙体经加固处理后依旧作为加建部分的承重结构,使既有结构承载的城市记忆在更新后的空间中得以延续,同时赋予厂区建筑新的生命(见图4)。

418-19号建筑加建改造中的既有结构再利用

2.4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

一方面,场地周边以平房民居为主,而平房民居多以砖墙及坡屋顶形象呈现,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另一方面,厂区内部和厂区周边在建筑改造过程中部分危旧屋顶、墙体被拆除,遗留大量原始建筑材料。因此,在项目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探寻废旧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方法[6]。在建筑立面、屋顶中适度使用遗存的砖瓦,将厂区的工业风格大面积呈现,在传承厂区历史记忆的同时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融合。通过设置屋顶天窗使内部光线更充足,坡屋顶天窗的形式与位置设计时充分考虑内部采光,力图营造自然舒适的室内光环境,使内置的历史文脉与人造的自然光线相互交融。

2.5 既有景观梳理

15号、16号建筑之间遗存大量绿植,并有设计任务书中要求保留的四角凉亭。当前凉亭被茂密的绿植包围且缺少可达的路径,作为景观节点的意义无法实现[7]。改造未武断对现有绿植进行砍伐,而是采用分组归纳、疏解的方式重新规划绿植位置,通过营造微地形,移植、修剪绿植,将高大乔木分组安置,通过重新设计路径,打开部分景观视线,将绿植与四角凉亭串联。绿植与凉亭均见证了厂区的过往变迁,其作为场所记忆载体在得到重新梳理后又以新面貌与厂区共生(见图5)。

5凉亭周边既有景观梳理

2.6 地域特征融入

龙泉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域特征显著。厂区遗存建筑以多层坡屋顶建筑为主,场地沿河一侧现存大量有机建筑、道路,这与大城市常见的以效率和实用性为先的国际主义建筑有显著区别,若将其改造为玻璃方盒子建筑,与厂区周围的文脉格格不入。故厂区建筑形象的更新转换思维,充分尊重当地地域文化,未简单套用大城市的惯用手法,而采用融入地域特征的设计策略处理厂区建筑形象,尊重地域特征并不意味完全复古,现代的技术手段得到应用和发展,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类需求也得到满足(见图6)。

6改造后建筑形象

2.7 递进式业态运营

建筑的更新迭代虽然相对缓慢,但并不存在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设计方案,城市旧厂区建筑空间的改造不仅需关注建筑形式、结构、材料,而且需关注项目实施后给当地带来的价值与发展潜力。通过对龙泉市地域文化及周边文化产业园规划方案的研读,对未来厂区的业态功能分布及相应的发展形式进行阶段式规划,商户将分业态、分批次入驻,通过厂区更新改造带动当地发展,进而打造当地的特色“IP”。龙泉市的青瓷产业可与当地其他领域的产品进行互动开发,发展青瓷与各类产业的联名款文创产品,从青瓷文化入手开展分阶段、递进式运营,形成包含展览、餐饮、住宿、趣味游玩、特色篮球赛事等的青瓷文化体系,对当地产品进行包装并开启全国配送服务,融入现代管理体系,做到商品有质量,售后有保障[8]。通过活化当地的传统产业,激发外来消费活力,使旧厂区在当代持续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与潜力。

3 结语

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城市特有的场所记忆不应被遗忘。城市旧厂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活化更新潜力理应得到更多关注。我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时期,旧厂区空间的改造更新一方面应更好服务现代城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应更多地关怀城市历史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龙泉市国境药厂为例,通过场所记忆传承策略下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将厂区空间改造纳入一个分阶段、递进式的城市运行体系中,积极探索既有场地肌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景观植被等要素的活化利用方法,以期为当地发展带来可持续效益。

猜你喜欢
龙泉市厂区场所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小型开关设备厂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恋爱场所的变化
探讨厂区地面大面积填土的加固处理及软黏土的利用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