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心理辅导的框架机制与主体角色*

2023-03-15 02:27胡海祥曾元源赣南科技学院科技处赣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9期
关键词:困生心理咨询辅导

胡海祥 曾元源 (.赣南科技学院科技处;.赣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贫困生”一般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撑高等教育学费及生活费等的学生群体,[1]他们大部分在精神上不存在心理问题,[2]绝大多数可以通过申请奖助学金或兼职劳动赚取学费和生活费而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双困生”相较于“贫困生”来说,他们属于贫困生但又有别于贫困生,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脆弱敏感等问题的学生群体,因此“双困生”是具有“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双重特点,[2-3]经济困难造成的学习条件艰苦,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心理辅导”是指协助他人了解自己及世界的历程,其中“历程”指一系列向目标迈进的行动或步骤;“了解自己及世界”指深入完整地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体察环境与了解人群;“协助”指预防、矫治、改善困境的工作;“心理辅导”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心理辅导的两种方式,也是心理辅导的核心方式。[4]因此,心理辅导对于缓解甚至消除“双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双困生”作为高校的一类特殊群体,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制来解决他们心理困境问题,是完善健全人格和促进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双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一)高校“双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校“双困生”所处的社会关系不仅取决于其对物质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还包括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因其具有的“双困”特点,因此“双困生”一般表现出经济困难、学业落后、心理压力、关系紧张等显著特点,他们存在如下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是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的心理体验,强烈的自卑感是大多数“双困生”普遍存在的典型心理特征。[5]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消费能力低,物质开销不宽裕,不敢在校园的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当这种自卑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让其产生强烈自卑感,造成情绪波动大,诸如孤独、冷漠、敏感等心理特征便会伴随而生,甚至扭曲人格。

2.自闭心理

自闭心理主要是指缺少社会交往,缺乏沟通交流,是对外界接触恐惧的心理体验。部分“双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差,人际交往中他们常常在内心深处设置一道屏障,这种心理状态又固化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性格会变得更加孤僻。[6]他们对自身要求严格,面对学业、生活和人际交往时允许的容错率低,一旦出错、跌倒便会产生焦急、烦躁、恐惧、患得患失等心理问题,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障碍。

3.焦虑心理

焦虑是指个人对未来的、可能会造成危害的事情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复杂情绪体验。由于“双困生”过度对自身前途担忧,对生活学习紧张,对人际交往敏感,当面对不如意时,常出现无力感、失败感和愧疚感等情绪,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和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焦虑、恐惧、恐慌等心理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就会引发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

4.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过程中,怀有对他人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敌意的心理状态。“双困生”如果将自己与经济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相比较,容易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进而产生怀疑、猜忌、嫉妒心理。长期处于嫉妒心理的负面情绪中,人会变得心烦意乱、人际关系紧张、自相矛盾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对正常事物的判断和理性思维。

5.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是指对自身认知不足、自信不够、不敢面对现实,为了满足自我或引起他人注意,而掩饰或夸大事实的心理体验,虚荣是自尊心和自卑心混合的产物。常见“双困生”的虚荣心理主要表现为掩饰自己、消费讲排场、比阔气,讲究衣着打扮和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追求荣誉利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二)高校“双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成长环境的影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等原因,从小家庭就很难提供他们生活上丰富的物质需求和人际关系锻炼,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无法客观归因和理性思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过早地背负家庭的希望和生活的压力,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进入高校后许多“双困生”需要依靠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等来完成他们的学业。因此,成长环境对“双困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这给开展心理辅导带来巨大挑战。[7]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巨大,不少的社会现象、世俗偏见等信息传递快、诱导性强,社会中不健康的亚文化、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或多或少地造成“双困生”的心理冲击和对社会的忧虑。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学业水平、性格品格、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8]与其他普通学生相比,“双困生”更是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目标单纯,多数是尽快找到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在就业中容易产生烦躁、焦急、忧虑心态,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自我认知的影响

高校“双困生”由于经济条件差、心理敏感等原因,常把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较,物质生活的匮乏、学习成绩的压力、心理困境的萦绕,使得他们的情绪常处于失落状态。自我认知偏差常会带来不良情绪和行为,“双困生”常出现自卑、自闭、焦虑、嫉妒、虚荣等心理,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更加敏感,情绪容易波动,甚至扭曲。他们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趋向于逃避、漠视或拖延,消极处理的方式不仅不会让问题消失,还可能因此带来更多麻烦,这也使“双困生”经常失去自我认知机会,难以建立成熟心智。[6]

4.教育机制的影响

高校历来主张全员、全过程的教育理念,但全员、全过程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教学科研任务重,职称晋升压力大,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这些都难以让青年教师有足够时间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和耐心从事心理辅导,辅导员和班主任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全过程教育的主体教师分工明确,导致部分教师忽视从事心理辅导的责任,如高校的明确分工是辅导员管学生事务,班主任管班级事务,心理咨询教师管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等,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最有条件进行心理辅导,却将心理辅导的任务简单交由心理咨询教师完成,因此全过程的育人环节衔接性也不足。

二、高校开展“双困生”心理辅导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心理干预关注度不够

高校现有心理辅导主体人员主要是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主要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和早期心理辅导。由于高校学生数大幅增加、生源背景复杂多样、多元文化冲击等原因,带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巨量性,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和焦点常处在日常奔波的“杂事”上,常会忽视关注“双困生”的早期身心状况,在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方面关注不足,或又对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难以对现存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精准心理干预,常是当心理问题积累成较大问题时,才予以关注。

(二)学生资助、心理辅导、感恩教育互补性不强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校越来越关注贫困生资助工作,出台资助政策建立全方位的资助措施,形成“奖勤助贷补”的资助体系,覆盖面达到高校50%的学生数,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双困生”经济压力,他们的学业条件保障得到显著改善。但这些措施也让部分“双困生”产生等要靠的依赖心理,育人环节没有更多地注入心理教育和感恩教育,现实中存在学生资助健全、心理辅导滞后、感恩教育不足的现状,三者衔接不紧密,彼此互补性不强,难以有效培养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心理意识,真正形成感激党和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三)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心理辅导相互间脱节

高校的管理机制是院系管理者、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学任课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很大程度上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心理辅导的主体分属不同部门,由于各自都有自身的本职工作,心理辅导职责不明确,对“双困生”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高校普遍采取自主学习、分散学习方式,采用学分制、选课制等组班方式,增加了学生统一管理的难度,疏离了师生之间交流。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心理辅导主体不一致、育人目标不一致,难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辅导合力。

三、高校“双困生”心理辅导的框架机制设计

开展心理辅导,应从主体、机构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框架机制设计。

(一)构筑校级、院系、班级三级心理辅导的主体网络机制

校级网络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任教师、职能部门部分教师组成,院系网络由院系领导与辅导员组成,班级网络由班主任、班级管理助理(学生)组成(见图1),其中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任教师、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员,班级管理助理(学生)担任心理调查员,建立健全全过程辅导的“双困生”电子辅导档案,三级网络的客户端可对同一人员进行流水化辅导,信息互通互享,随时调阅查看。建立硬件齐全的心理咨询室,从心理健康教育一线选任专业素质强的教师,聘请校外专职人员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利用“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平台,向学生全面阐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组建院系心理辅导机构,由院系领导与辅导员亲自负责心理辅导工作,采取“双困生”的网格化管理和心理辅导措施,形成定点定班级定对象的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机制,利用院级会议、系部例会、教研室例会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的业务培训、学习和交流;组建班级心理辅导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利用学生主题班会、个别交流谈心谈话,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选拔和培训优秀学生干部从事班级管理助理工作,让他们担任调查员开展心理辅导辅助工作,成为掌握班级“双困生”心理问题一手信息的“千里眼”“顺风耳”。

图1 高校“双困生”心理辅导的三级主体网络机制

(二)搭建办公场所、学习场所、生活场所心理辅导的主阵地

依靠办公、学习和生活场所,健全完善办公室(心理咨询室)、教学课堂、学生公寓、在线网络的心理辅导主阵地(见图2)。在办公室设立独立的心理辅导站,由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轮流或预约坐班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咨询师专门坐诊担任心理辅导师;由心理咨询师、专任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重点阐述与“双困生”有关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及必要的心理辅导知识等;在学生公寓设立心理辅导分站,定期或预约由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轮流坐班进行辅导工作;选任优秀的学生会干部或高年级班干负责班主任助理、心理调查员等工作,发挥他们在“双困生”心理辅导中的辅助作用,形成师长带师弟、学长帮学弟的心理互助关系;在线设立心理辅导网,由心理咨询师专职咨询,采用语音、留言、聊天、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在线心理咨询与治疗。

图2 高校“双困生”心理辅导的主阵地图

(三)多部门开展各类载体活动聚焦心理辅导工作

多部门开展各类载体活动聚焦心理辅导(见图3)。学工部门开展励志人物论坛、榜样人物讲坛、优秀学生座谈等主题活动,讲述励志感人、真实可信、鼓舞人心的身边故事,帮助“双困生”从心理上认同感人肺腑、刻骨铭心的真人真事,从而激起他们从心理上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自信和持久力。教务部门通过第二课堂邀请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定期开展专题形式的心理讲座和辅导,帮助“双困生”科学、客观地认识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科学方法帮助其预防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形成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建立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团学部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团学活动,鼓励“双 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重体育锻炼等来帮助提高克服心理困境的能力。院系部门通过组织集体性公益类、实习实训、工程实践、课程调查等活动,帮助“双困生”认识社会,回报社会和服务他人,从中体会生活真谛,感受人情关怀,学会尊重感恩。招生就业部门通过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活动,促进“双困生”树立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增强努力学习的动机,帮助“双困生”树立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多部门开展各类载体活动聚焦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双困生”心理问题免疫力和自制力,实现历练人生“人情冷暖”过程,从中获得身心体悟与升华。

图3 多部门开展各类载体活动聚焦心理辅导示意图

四、高校开展“双困生”心理辅导的主体角色与职责

基于上述心理辅导的框架机制设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体人员应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任教师、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及班级管理助理(学生)等。

(一)以师傅老师角色引导“双困生”铸就积极人格

以师傅老师的角色引导“双困生”掌握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会合理归因,进行科学情绪管理,养成宽容乐观人生态度;用欣赏眼光、激励言语,鼓励其发掘潜质、提升自信、增强自我悦纳和欣赏他人;带领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群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增强其感受客观世界的真实体验感;精心设计帮扶方案,引导其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社会,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开展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引导其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进取精神,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或传承的理想人格做合理延伸和扩展,从内在应然需求角度,弘扬传统文化中积极思想和积极品质,在心理辅导中进行价值摄入,经个体体证、体察、体悟觉知后建构他们的心理生活,极力主张维护、维持其美好、向上和向善的品性,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之中。引导“双困生”铸就抗挫折、具赏识、懂感恩、惜生命的积极人格。

(二)以师哥师姐角色帮助“双困生”树立积极心态

以师哥师姐的角色带领“双困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竞赛、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帮助其走出宿舍、走进阳光,在体育竞赛、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竞技中、娱乐中和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他们的积极心理体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身作则、自成榜样,以一带多、帮扶结合,带领他们融入集体,找寻榜样和同伴,造就有困难相互帮助、有情绪相互倾诉的良好健康心理;带领他们客观认识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挫败,促进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生活的体验感和成功的喜悦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讲人性、懂人情、重实践的人际沟通教育,[9]让“双困生”形成知晓人性、懂得人情、重视实践的积极心理,增强尊敬师长、互珍互重的乐观健康人生观,帮助“双困生”树立积极心态。

(三)以大哥大姐角色帮扶“双困生”脱离心理困境

以大哥大姐的角色关注“双困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面对面与学生进行坦诚交流,了解掌握“双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协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加社会实践和班级活动;开展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人格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增强社会交际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引导他们逐步脱离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抑郁、强迫、敌对等心理困境;定期组织“双困生”“家庭式”座谈会,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问题,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情感融入心理辅导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心理意识,建立真情友谊关系,让“双困生”能感觉到集体温情和内心依靠,帮扶“双困生”脱离心理困境。

(四)以真情挚友角色扶助“双困生”化解心理障碍

以真情挚友的角色在“双困生”心理辅导的各个细节中注入人文关怀,做到有困难时能及时帮助,有心理问题时有倾诉对象;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平等对话、经常沟通、真情交流,鼓励他们形成自信自强的品格;在“双困生”经济资助资格认定、班级评议、档案建设、名单公示等方面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人情关怀,保护他们的隐私,减少不良心理反应;在心理困境的早期能及时感知、精准识别“双困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并抑制其发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能进行及时准确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及时消除心理问题,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在心理辅导方式方面,做到真情沟通、坦诚交流,心中无防线、沟通无障碍,消除心理隔阂,拉近心理距离;在择业就业中,详细做好心理辅导和干预,做到认真指导、信息沟通、技能辅导。[10]真情扶助“双困生”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总之,“双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自身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困境决定了其处于弱势地位,心理辅导是解决“双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现有心理辅导的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主体角色不清晰等原因,难以解决早期心理问题的识别、预防和干预,现存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等问题。“双困生”心理辅导工作是高校育人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校级、院系级、班级等三级网络机制发力,还需要院系领导、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主体人员形成心理辅导的合力,更需要明确各个主体人员的角色担当与职责。从构筑校院班的三级网络机制,搭建办公学习生活场所的主阵地,多部门开展载体活动聚焦心理辅导等方面构造心理辅导框架机制,进而明晰心理辅导主体的角色与担当等,对探索“双困生”心理辅导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困生心理咨询辅导
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家困生的积极品质
德困源于心困
——小学德困生现象及心理辅导策略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如何转化品困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