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
若想探寻意识的源头,回溯动物的起源、演化过程不可或缺。当今绝大多数现存的动物都属于两侧对称动物,海绵和腔肠动物则不属于两侧对称动物,它们在寒武纪之前就出现了。典型的两侧对称动物是蠕虫,其最大特点是有一条有两个开口(口和肛门)的消化道。消化道周围有肌肉,可以驱动它移动觅食。蠕虫还有一个神经系统,可协调其运动。在远古时代,蠕虫生活在海底,以细菌为食。在寒武纪之前,由于地球上的动物很少,海底的细菌以及与之共生的藻类可以形成很厚的生物膜。生物膜如地毯般铺满海底,被研究者称为 “伊甸园”。最初的蠕虫就生活在“伊甸园”里,通过吃细菌获取能量,维持生存。可以想象,由于食物充足且没有捕猎者,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意识是不重要的。
根据已经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者们认为,在寒武纪,地球上出现了动物物种大爆发,目前已知的30多个动物界的门都是在这段时间里演化形成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寒武纪大爆发呢?现在,科学界有多种假说,其中一种著名的假说是氧气水平的变化导致了物种大爆发。氧气最初是由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虽然20亿年前的地球大气中就已有氧气,但是直到约8亿年前,地球上的氧气水平仍然比较低。之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开始逐步上升,到寒武纪前,已基本达到了今天的水平。与氧气水平上升同步出现的是原始的动物,如海绵,在寒武纪大爆发初始阶段,还出现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因此,生物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很可能与氧气水平上升有关。低氧气水平显然很难支持动物们更为积极的生活模式,因为这样的生活模式需要更快的新陈代谢,必然耗氧更多。
然而,仅凭氧气水平的变化就可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吗?这个解释较为片面。从本质上看,寒武纪大爆发是具有蠕虫样结构的两侧对称的动物的物种大爆发。在寒武纪的自然条件下,蠕虫的多样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仅仅是氧气水平出现变化,确实很难解释为什么只有与蠕虫类似的物种得到极大扩张。因此,必然还有其他因素,而该因素对蠕虫这类动物的繁衍特别有利。同时,在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中,动物也逐渐出现了骨骼结构。骨骼对于动物有多种用途,可以作为铠甲保护机体,也可以作为肌肉的连接点,增加动物的运动能力。
为什么在寒武纪有些动物会进化出骨骼呢?有些学者认为,是因为两侧对称的动物在寒武纪进化出了捕猎这种生存模式。此前,所有动物都是以食用海底丰富的细菌为生。但是,在寒武纪的某一天,某只蠕虫开始吃其他蠕虫,从此,捕食者诞生了。捕食者的出现导致了猎手与猎物之间的竞争。与腔肠动物相比,蠕虫具有更强的移动能力和摄入食物的能力,无论是作为猎手还是猎物,都更有优势。因此,在寒武纪,蠕虫类动物的种类出现爆发性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物种越来越丰富。最终,现存的所有动物的门都出现了,因为在这个时刻,捕食带来的选择压力让所有可行的“两侧对称类的躯体模式”都被“演化”尝试了一遍。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够生存的动物必须在某个方面具备专长。有些动物进化出了坚硬的外壳或外骨骼,从而保护自己不被捕食,如软体动物;有些动物进化出了更强的游泳能力,以摆脱捕食者的追击,最典型的是脊索动物;有些捕食者进化出了强大的可以撕碎猎物的附肢及可以成像的眼睛。在寒武纪,最初涌现的猎手很可能是节肢动物,因为它们最早解决了移动、防护、攻击、感知等各种问题。因此,现在一提到寒武纪,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叶虫,它就是一种节肢动物。不过,三叶虫可能不是猎手,而是以细菌为食物,但很多在这一时期进化出的节肢动物都具备捕猎能力。在其他动物面前,节肢动物是一个可怕的存在,它们是寒武纪海底的顶级捕食者。
那么,节肢动物具有意识吗?它们在海底游走时,在观察周围的环境时,知道自己在哪里嗎?它们可以根据身处的位置、环境进行计划、预测、判断,并决定自身的行为吗?
目前,对于意识的源头,学术界还未得出一致意见,不过,意识最初起源于寒武纪竞争激烈的海底,这个说法具有合理性。意识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一个具有意识的动物可以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并把这些信息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躲避威胁或者捕捉猎物。但是,并非所有动物都需要意识。大部分动物(如各种贝壳类软体动物)在海底过着一种相对静态的生活,对于它们而言,是否具有意识对生存质量影响不大。不过,意识能给那些可以快速运动的动物带来好处,只有具备意识,它们才能积极行动,去捕捉猎物或者躲避猎手。在寒武纪的海底,能快速运动的动物主要是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所以它们也是“具有意识的动物”的主要候选者。
为了解释意识起源及寒武纪大爆发,有人从视觉进化方面提出了假说,即“视觉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具有能够成像的视觉能力是实现意识的关键。正是因为进化出了敏锐的视觉系统,才导致了捕猎者的出现,因而驱动了寒武纪大爆发。换言之,意识的诞生与寒武纪大爆发是先天联系在一起的。动物又是如何进化出视觉系统的呢?目前的证据表明,只有一些特定种类的动物具备如照相机般可以精确成像的眼睛,这些动物包括脊椎动物、某些节肢动物、某些头足类软体动物,如章鱼、乌贼。研究者发现,它们具有成像能力的眼睛是独立进化出来的,这也体现了视觉对其生存模式的重要价值。
那么,根据“视觉理论”,上述这些具有敏锐视觉的动物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意识。不过,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只有具备大脑才能发展出高级认知功能。所以,如果除了人类,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也有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应该也起源于大脑。然而,对于鱼类来说,大脑不是非常重要,鱼类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主要是由鱼类的视顶盖处理。此外,非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脑相差太大,并不具备与脊椎动物等价的大脑结构。因此,也许动物产生最初的意识并不需要大脑,否则意识只能局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中。
在《意识的古老起源》一书中,作者提出了“意识起源的两步进化假说”。“两步”中的第一步是最初意识的形成。在寒武纪的海底,原始脊椎动物,也许还有节肢动物,慢慢形成了最初的意识。在原始脊椎动物中,意识最初出现在视觉系统中,例如,在鱼类中,意识起源于视顶盖。随后,其他感觉也被整合了进去,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模型。如果节肢动物也有意识,则应该起源于某个目前尚不明晰的脑部结构中。在这个阶段,意识比较简单,很可能主要是对当下的外界环境的认知。
几亿年后,在陆地上的森林中,鸟类和哺乳动物又进行了第二次意识的进化,即“两步”中的第二步。在这一阶段,动物们在生理上的主要变化是大脑皮层极度扩张,最后把所有感觉信息的处理工作都集中于大脑中。此时,动物获得了深度分析信息的能力,拥有了更加“高级”的意识。这个“高级”主要表现在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记忆,可以通过学习来积累经验,而只有大脑才能让动物具有记忆力。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大脑皮层的扩展,逐渐产生了所谓的情节记忆。因此,人类可以回忆起过去经历的事件,重新去体验、感受,从而获得自我身份认知。总之,虽然意识起源很早,而且有些动物在产生最初的意识时并没有大脑,但是更高级的意识是随着大脑进化而逐步进化而来的。
目前,人类对意识的理解还存在很多模糊和空白之处,如依然无法确认意识产生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然而,从宏观上看,意识是进化的产物,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某些采取“积极的生活模式”的动物进化出了意识。根据现有的科学证据,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推断具有合理性。不过,意识是否真的起源于寒武纪?意识是否参与并推动了寒武纪大爆发?意识的进化究竟经历了几个步骤?科学家们还未给出确切答案,这些问题仍然是充满挑战的科学谜题,值得不断研究、探索。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