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风向晚
1.想要逆袭,须从基础抓起
我高一的数学成绩惨烈不已,第一次小考只得52分。那时确实没好好学,学不好导致考不好,考得不好又愈发不想学,如此恶性循环,一年中从未上过 80分。高二分班,我毅然选择文科,直接原因便是文科数学比理科数学简单。
开学前要分班考试,我的暑假丝毫不轻松。备考中最发愁的便是数学,之前欠下的“债”如今要连本带利地“偿还”。我从基本公式入手,到课上例题,再到教辅资料的习题,一个月时间把一年的知识“啃”了下来,幸好我上课时虽未必听懂,好歹把板书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复习过程中,我发现静下心来学习时,那些知识并非难以吸收。
最终,我在分班考试中获得数学单科年级第一。原来只要每天多花一点力气,坚持就能收获惊喜。
2.担任课代表,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我进入文科实验班,喜悦的心情尚未持续多久,便被新烦恼包围。选课代表时,数学课代表无人报名,班主任依据分班考试成绩指定我来担任。
对于那次考试,我享受默默努力后一鸣惊人的感觉,可若把我放在课代表的位置,我只觉压力倍增。我觉得课代表并非只是收发作业的角色,更是一种榜样。于是我不再单单指望考前冲刺,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稳扎稳打,丝毫不懈怠。从三角函数到向量,从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再到导数……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从此无论大考小考,我的数学成绩都遥遥领先,甚至不输理科尖子生。当初“可恨”的数学就这样变得“可爱”起来。
3.互相讲题,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高三时,班主任因事请假,让我为同学们答疑。我先把所有题目给自己讲了一遍,站上讲台便是游刃有余。讲题时,也有同学提出不同解法,让我打开了新思路。
这份被我讲过的试卷比整本试题册中的任何一份都令我记忆犹新,上面的每个考点我都铭记在心,不仅复习时不用再花时间重做,遇到其他相似考题也能触类旁通。
我还将这个从数学中拾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比如历史科目有诸多繁杂而琐碎的内容要背,自己默背时大多强行记忆,而我试着把考点融合在史实中,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别人时,就不知不觉理顺了逻辑,理解性记忆往往更深刻。
数学从我的弱势科目变成强势科目,高考上了120分。这是我不断努力的结果,也多亏班主任的任命时刻勉励着我。或许并没有什么缺乏天分之说,至少在尽全部努力之前,“学不好”只是偷懒的借口。
毕业多年,当初那些倒背如流的复杂公式如今记不清了,可我永远不会忘记对我有栽培之恩的班主任,和年少时勤奋上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