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路,几年一徘徊

2023-03-15 04:05许诗雨
第一财经 2023年3期
关键词:方特彩条深海

许诗雨

《深海》与《熊出没·伴我“熊芯”》在2023年春节档都取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并跻身历年国产动画票房前 列。

几乎每隔几年,国产动画都会因为一两部高质量作品热映而引发产业是否即将爆发的讨论。今年开年,讨论又起了声量。

春节档期间,《熊出没·伴我“熊芯”》累计票房超过14亿元,成为国产动画票房排名中仅次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的第三名。另一部动画电影《深海》也以8.35亿元的票房成绩挤入历年国产动画票房前十,位列第六。再加上今年年初上美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官方简称,民间亦有称“美影厂”)出品的动画短片《中国奇谭》在哔哩哔哩热播,“国产动画崛起”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和外界的躁动不同,动画业内普遍认为“崛起”之说为时过早。

“没有产品哪来的产业?在我们好的产品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其实是做不成产业的。”彩条屋总裁王竞如是作答。光线传媒旗下的彩条屋是《深海》《哪吒之魔童降世》《大护法》等动画电影的出品方,也是过去7年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投资方。

上美影厂长速达从来没有用“崛起”形容过自己所處的这个行业,她更被观众熟知的身份是“图图妈”—《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片和电影的导演。“中国动画正在逐渐进入往上走态势,大家所期待的真正崛起,不是某一部影片成功了,而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

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执行总裁、方特动漫总经理尚琳琳则认为“中国动画市场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另外国际化也是一个方向,还需要时间和作品双方面的探索。”她全程参与9部《熊出没》系列电影的筹备。已经上映的这9部大电影,票房成绩逐年上升,是中国影史上首个总票房破50亿元的系列动画。

上一轮关于国产动画崛起的热门讨论源于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往前则是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详见《第一财经周刊》2015年第28期杂志)。当时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4亿元的票房创下国产动画的票房纪录。除了好看的票房,《大圣归来》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人看到国产动画电影摆脱低幼定位的希望。

以《大圣归来》上映的节点为分界线,动画行业开始了第二轮的资金热潮。相比于2004年来自政府补贴的第一轮,第二轮的投资主要来自于产业。

2015年,光线成立了子公司彩条屋专门经营动画业务,先后投资了十多个动画工作室,其中它宣布的第一笔投资就是田晓鹏创办的“十月文化”。同年,奥飞娱乐联合盛大网络等投资方以9亿元的估值收购漫画平台有妖气,创下当时动漫产业金额最大的收购案。王微的追光动画也差不多同期完成了B轮2000万美元融资。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动画制作公司身价暴涨,动漫产业投资达到高峰。

资本的注入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过去7年间,12年磨一剑的《大鱼海棠》、暗黑动画《大护法》、由粉丝众筹启动资金的《十万个冷笑话》、票房奇迹《哪吒之魔童降世》、分属不同制作公司的封神系列《姜子牙》《杨戬》等动画电影先后上映,都展现了较高的制作水准,但市场反馈不尽相同,仅哪吒产生了类似大圣热的效应。

此时,天时又帮了倒忙。2018年开始的影视寒冬和接踵而来的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动画行业。

在这个过程中,今年春节档的3位赢家各自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由此走出了3条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动画发展路径。

要聊动画的商业化运作,绕不开方特。目前,方特动漫已建立起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旗下的《熊出没》成为中国最成功的IP开发案例之一。

方特起步于1990年代,当时珠三角地区聚集了众多给美国和日本做动画代工的企业,华强方特(深圳)电影有限公司就是国内最早从事3D创制的企业,积累了丰富的3D特种电影制作的技术和经验。

为了在产业中更具主导权,方特从2008年开始努力转型开发自己的内容产品,通过制作《十二生肖》系列等三维动画,尝试进入动画市场。《熊出没》的主角熊大和熊二的形象就脱胎于《十二生肖闯江湖》里的山贼熊,2012年一经播出就成为当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热门动画片之一。

在电视台时代,动画片的采购价格低,播放权收入仅能覆盖成本,传播广但收入少。2009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开创了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大电影”模式,把高收视率转化成高票房。《熊出没》则成了喜羊羊模式完美的复制者。

2013年,方特收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制作了一个60分钟的贺岁短片《过年》,获得了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3.87。这给了方特信心,筹备大电影被提上了日程。2014年方特在制作当年电视贺岁短片的同时推出首部院线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以2.47亿元的票房成绩打破单部《喜羊羊》创下的最高纪录,成为当时国产动画影史内地票房冠军,“熊出没宇宙”由此展开。

原本,《熊出没》都是定档在寒假,随着票房的逐年攀升,2017年尚琳琳决定让《熊出没·奇幻空间》杀入春节档,而其票房也确实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自此每年春节影院开始上演“流水的春节档,铁打的《熊出没》”。

从好莱坞五大电影厂多年的探索路径来看,将动画电影系列化是开发IP商业价值的一种模式,当然前提是制作方拥有能够让续集一直成功的能力。“我们内部对自己的要求是守正和创新,即保持基本的世界观不变,尾部会有新的角色加入。”尚琳琳这样总结《熊出没》系列如何延续。

在电影之外,方特还有独立的团队负责每年52集《熊出没》系列动画片的制作,在2012至2022年间更新了16部,共上千集动画。电视动画的不断更新让《熊出没》有了成熟的故事和角色基础。《熊出没》的故事创作可以采用一种“复刻”思维,也就是将现实社会发生的故事照搬到动画里,现实素材不停,创作就不会枯竭,也更多元。

“对于世界观的架构,我们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比如熊妈的线索在第二部大电影中就埋下了,在动画片中也有一些体现,挖掘主角背后的故事,对整个世界观进行拓展,可以保证一直有故事可讲。”《熊出没·伴我“熊芯”》导演林永长说。2018年的《熊出没·变形记》引出了光头强老爸,讨论了父子矛盾。2023年的《熊出没·伴我“熊芯”》则补全了熊大熊二的身世,讲述了母爱和成长,而这些角色的加入在方特内部是相当谨慎的,必须考虑到是否会对后续故事开发造成影响。

《熊出没》系列电影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猫眼票房

另外,在类型上,《熊出没》的电影和电视动画片作出了明显的区隔,电视动画片适合低幼儿童,电影是合家欢,需要平衡儿童观众和成人观众的审美趣味。“整体依然是一个非常轻松有趣的故事,有小朋友喜欢的幽默搞笑,同时也会加入一些深刻的主题,让成人观众也有代入感和既视感。”林永长说。

9部《熊出没》各有独立主题,《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讲述“亲情与家庭”,《熊出没·原始时代》展现勇气,《熊出没·狂野大陆》探讨快乐,《熊出没·重返地球》聚焦地球环保,《熊出没·伴我“熊芯”》加入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和亲情。故事创意也不再完全基于单一的导演或编剧,而是由公司的策划中心、编剧中心,加上导演组共同创作,在前期策划阶段,团队会提出几十个不同的创意方向,从中筛选出3到4个细化,再选出最优的故事最终打磨成剧本。为了解孩子和家长的口味,《熊出没》会做大量调研,在影院记录观众反馈,邀请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试映,了解观众的真实需求。

目前方特在全国共有动画制作相关技术人员500余名,深圳总部就有300余人,分为策划中心、编剧中心、美术中心、模型中心、特效中心等多个部门。“流程是保证效率、成本、效果可控性的关键。”林永长说。每个电影项目结束之后,团队都会对创作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市场的分析反馈复盘。得益于背后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和成熟的团队架构,方特动漫逐渐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能保证整体预算和制作的时间是可估算的。

每部《熊出没》电影的制作周期都是大约两年半,采取两组导演团队并行的工作机制。项目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会交给不同的中心负责。以今年上映的《伴我“熊芯”》为例,制作团队共计400余人,当第9部走过了策划、编剧等阶段,这些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直接投入到第10部的策划中。

这种滚动的工作方式可以压缩每部电影的制作时间,确保在固定档期中每年都有新作上映。

在尚琳琳看来,这是一种接近好莱坞的制作模式。“团队创作能弥补个人的不足,最大程度保证了作品质量的稳定性。虽然不能保证每部作品都是最好的,但至少能保证每部都在优良水准之上。”尚琳琳说。

按照更为市场化的《熊出没》的流程要求来着,侧重导演探索的《深海》肯定是不合格的。国内大部分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是3到4年,《深海》足足做了7年,但如果对比《大圣归来》10年的坚持,这个周期好像也不足为奇。

在制片人易巧看来,想让导演的价值最大化,就要让他永远有动力。在每个项目启动前,找到导演的创作冲动是他的第一要务。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彩条屋支持田晓鹏创作《深海》,暂时搁置了因延续大圣系列而听上去更赚钱的《大圣闹天宫》。大部分资本都需要快速推出作品回笼资金,而光线愿意“等”,给了创作者更多的时间。

《深海》讲述的是人在困境里面怎样去寻找生存的力量,相比于《大圣归来》工整但看上去有些套路的故事,《深海》是一个先天就不那么强剧情向的作品。“它是个感受型的电影,我们甚至会牺牲一些传统的,非常工整的剧作,是很任性的一次创作。”田晓鹏说。他想做像皮克斯那样高概念的原创故事,不管对导演的能力还是观众的接受度都有一定挑战,在投资回报上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深海》最打动我的是没有任何算计,这个行业总会需要一些人做探索边界的事情,就像如果没有《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有了大圣的10年,后面的项目才能站在他的肩膀上做得更快。”彩条屋总裁王竞说。在彩条屋的规划中,是允许《深海》这样有突破性的项目有更长的开发周期的,出品方可以用其他项目来平衡风险。

在做“大圣”的时候,田晓鹏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整个制作流程从根基上开始的混乱,整个工业没有一个框架,但用到的都是现成的技术和方法。到了《深海》,大流程已经跑通了,工业体系有了质的飞跃,可是一旦跨出了这个边界,以前的东西就都不适用,团队还是需要不断在新领域探索。

2019年年初,对《深海》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当时《深海》的全部分镜和预演已经做完,今年上映时被着重宣传的粒子水墨的效果也试验成功,但是如何确保全片都能达到这样的质量成了问题。《哪吒之魔童降世》带火了整个产业,游戏公司可以出几倍工资挖走动画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十月文化只有60多人做研发,人不够,又没钱外包,技术创新的成本是惊人的,幾乎花光了团队通过《大圣归来》获得的收入和第一轮投资。2019年年初,光线传媒再度追加1.98亿元对十月文化的投资,持股比例从20%升至28.11%。这次注资解了《深海》的燃眉之急。

出于个人职业方向的选择,2020年易巧加入十月文化任合伙人。初到十月文化,易巧说当时雄心勃勃,想督促团队做出一个可执行的完工时间表,争取一年之内把《深海》做出来。但深入了解之后他才发现以前的经验都不能用,没什么可以取巧的。“2020年我们拿全片一半的镜头做研发,这样研发结束后一半的镜头就可以直接用了。可直到2021年下半年,一半的研发镜头才做完,“易巧说。经过这5年,他反倒更清醒地意识到,动画是个慢行业,急不得。

彩条屋主要作品及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猫眼票房

接任彩条屋总裁的王竞也在此时看到了资本热度的消退。经历了早年间的扩张后,彩条屋开始将重心放在内部人才的培养上。

在成立初期,彩条屋采取的是最简单有效的扩张策略,带着钱去找优秀的创作者。当时团队花了一整年时间和认为可以拍动画电影的导演都见了面。在短时间内彩条屋网罗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方可可豆动画、《姜子牙》的制作方中传合道、《大鱼海棠》的制作方彼岸天等二十余家动画公司。

彩条屋投资的动画公司

数据来源:企查查

而现在王竞说,“相比于初期向外撒网挖掘导演,在各个领域都尝试一遍,彩条屋现在更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比如从导演团队内部找到有潜力的新人,培养内部的制片团队和制片人,自己孵化作品然后去找合适的导演。

除了前期给所投的项目资金上的安全感,后期在宣传环节保驾护航,培养自己的制片人团队,彩条屋还在慢慢补足自己在产业链上缺少的环节。在中国的创作环境中,大部分的动画导演愿意为了内容不计一切,顾不上流程管理、成本管理,没有规范的制片机制。即便有了《大圣归来》蹚平流程,《哪吒之魔童降世》依然有超过1000人参与制作,多家制作公司层层分包依旧制约着效率和质量,这并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模式。

为了培养制作方,彩条屋同时投资了北京大千阳光、上海红鲤文化两家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和苏州幻想师动画、深圳魅力动画两家二维制作公司,将不同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主要制作环节交给它们。《姜子牙》的70%制作都是依靠这些公司,减少了外包团队的数量。

用时7年制作的《深海》首次运用了粒子水墨技术,开创了一种新风格。

尽管这些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票房最终成绩喜忧参半,但能持续不断有新作品上映,还是逐渐巩固了好不容易出现的成人动画电影市场的观影习惯,不同类型的动画也平衡了商业上的风险。

就在方特和彩条屋持续占领大银幕的同时,已经66岁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在努力追赶年轻人的脚步。

成立于1957年的上美影曾是中国动画的代名词,出品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广受好评的动画。在当时的体制下,上美影可以“不计成本”地探索新风格新技术。凭借将水墨、剪纸、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突破性地融入动画制作,上美影还在国际上树立起动画的“中国学派”。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事件表/主要作品表

数据来源:上海美術电影制片厂官网、百度百科、猫眼票房、哔哩哔哩

1995年取消对影片的统购统销后,中国电影业整体从国营走向市场经济转型,电影厂需要自负盈亏,创作者们一时难以适应,作品和人才也出现断档,尽管之后还有《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有影响力的原创动画面世,但上美影不可避免地随着整个行业进入低谷 期。

这些年,上美影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对旗下经典IP做适当调整,让它们更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二是通过内部开发和外部合作,期待重新恢复中国电影的多片种繁荣。

“上美影设有一个策划部,项目创意经过策划部评估后,再上交给艺委会的专家评估。”速达说。上美影始终保留着“美术制片厂”的名字,这意味着作品的艺术质量是上美影最为看重的。目前上美影的项目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厂内的创作人员策划选题,二是从外部选择好的项目,上美影提供资金、制度、宣发等方面的帮助。在所有项目的创作过程中,从最初的创意策划,剧本、美术风格,画面呈现,一直到后期成片的审核,上美影都会层层跟进,为质量把关。

两年前,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正琢磨着做出一些探索性质的短片,在与速达商量后双方一拍即合。“2022年是上美影建厂65周年,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我们希望能用一个立足当下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迎接中国动画的新百年。而且艺术短片一直是上美影中国动画学派艺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动画创作能够多元化,所以《中国奇谭》中呈现了剪纸、定格、水墨等等元素,希望能展现上美影过去的多片种繁荣。”速达说。上美影作为出品方之一把控项目的全过程,并且请出数位老艺术家担任顾问。

除了《中国奇谭》,上美影还有不少项目正处于中期制作,“《斑羚飞渡》《新雪孩子》《燃比娃》等都会在今年完成制作。”速达说。水墨动画长片《斑羚飞渡》几乎没有对白,全靠音乐推进故事的发展,邀请了韩美林等艺术家参与到动画创作中。《新雪孩子》则邀请了极具网感的动画作品《十万个冷笑话》的导演卢恒宇和李姝洁参与创作。除了与艺术家、知名动画团队、高校的合作,速达也是各类动画节的创投环节的常客,《燃比娃》就是在创投中发现的项目,尽管投资金额不大,但上美影在前期剧本策划、美术创意、中期制作等环节都给予了指导意见,并邀请娄烨担任监制。

“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是上美影的坚持,我们要尊重创作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上美影允许一些高质量的偏艺术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并不要求它们有更多的商业追求,尤其是像水墨动画这种在美影诞生、然后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影片,我们也是会大力支持的。”速达说。

除了创作新作品,上美影也开拓思路,通过盘活经典IP的形象,做授权开发。

《中国奇谭》播出完结后一个月,奈雪的茶与动画的联名产品就落地了。

《中国奇谭》播出完结后一个月,奈雪的茶与动画的联名产品就落地了。

实际上,上美影算得上中国最早做IP开发的动画厂牌。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上美影就开始了以图书、音响、文具类为主的授权模式。在速达的印象中,每年“六一”节期间,上美影门前的运货卡车络绎不绝。在知识产权刚刚兴起的年代,上美影就为旗下IP注册,这些积累成了现在上美影IP开发的基础。

“上美影对经典IP的升级不光是在形象上,我们也重视对角色价值观的适当调整,让新观众也能产生共鸣。”速达说。近几年上美影先后推出了《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等经典IP衍生出的新故事,《大耳朵图图》在200集的电视系列片以外,还开发了两部新的大电影,第三部也已经在创作中,故事取材于当代孩子生活。经典动画的修复也在进行中,2021年《天书奇谭4K纪念版》取得了2782万元的票房。

另外,上美影还与很多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让黑猫警长与消防、公安部联动宣传普法;与上海血液中心合作,推出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无偿献血科普动画等。不过让更多公众重新关注上美影的还是它与众多消费品牌的联名。与麦当劳、奈雪的茶、野兽派等品牌推出联名产品,让上美影的经典形象频繁出现在观众的生活中。现在上美影在开发新作品时,衍生授权团队会在创作初期就开始产品的设计,确保作品上映、产品推出几乎是同步的。这使得《中国奇谭》在播出期间就能够有联名产品落地。

过去多年,中国电影市场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特别是爆款。迪士尼这种靠衍生品挣钱的模式一直无法在国产动画行业中推行,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产动画缺乏极具IP开发价值的动画片和系列片和成熟运作。

不过现在,情况开始起变化了。

“好的作品才能产生好的形象,才有开发的空间,目前我们是要靠IP的运营来反哺创作的。”速达说。而在尚琳琳提供的数据中,与“熊出没”IP合作的授权商品有3000余款,方特内部也已经建立起专业化团队负責设计、营销以及衍生授权服务体系,除了常见的玩具、食品、文具等周边产品,华强方特也是方特主题公园的投资和运营方,“熊出没”主题酒店已经在天津落地,“熊出没”主题公园也正在建设中。

当然,客观来看,不论是IP本身的吸引力,还是衍生开发的成熟度,各动画厂牌的许多尝试还有待验证。

不同于观众、媒体热衷于喊出“国漫(创)”崛起的口号,动画行业内的从业者大多对这个词持谨慎态度。从过去7年资本大量涌入,催生不正常的生产逻辑,再到泡沫逐渐破灭,行业归于冷静,中国国产动画开始从资金推动进入到创作推动。大家都知道崛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15年,田晓鹏拿到彩条屋的投资之后将十月文化的办公室从西四环一栋老旧写字楼搬到了二环边光线传媒所在的产业园,当时团队只有二十几个人,现在《深海》结束了,团队扩充到160人。“动画电影行业目前最缺的还是人才。人才不可能突然从天上掉下来,这些人都是在团队里慢慢成长起来的,我希望他们能留下来。”易巧说。目前为止,深海的票房仍不能覆盖其制作成本,田晓鹏已经宣布下一部作品将是《大圣闹天宫》。

方特动漫除了照常在明年春节继续推出第10部熊出没大电影之外,已经围绕“熊出没”IP开发了针对幼儿的幼教系列《熊熊乐园》《熊熊帮帮团》,探险题材《赵琳的探险日记》《熊出没之小小世界》也在制作中。在海外发行上,方特很早就组建了全英文的配音团队,目前《熊出没》动画作品已经进入全球130多个国家。“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多元化的IP将是方特动漫未来的重点投入方向。”尚琳琳 说。

而《中国奇谭》的热播让速达惊叹于观众的包容度,“观众渴望中国元素的回归,我们在文化自强方面,不管是思想内涵,还是美术音乐,还有很多值得深入学习的,”速达说,“未来我们会更大胆一些。”

虽然在外界看来,国产动画一直有“几年一爆款,崛起又平静”的徘徊感,但整个产业其实一直让自己走在向前的路上。

猜你喜欢
方特彩条深海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设施番茄产量的影响
深海特“潜”队
华强方特从“熊出没”走向内容产业化
彩泥变变变
——西瓜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