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非暴力沟通》。为什么还要再把这本书翻出来,就是因为“非暴力沟通”实在太重要了。生活中充斥着太多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一套方法、一套模型,模型的好处是,只要不断提醒自己,照着模型去套,就一定能够学会。
非暴力沟通的模型有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要素一,观察。只观察,不评价。先耐心听别人讲完,按住蠢蠢欲动的心。
具体说说,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价。看看下面这句话:你真是爱拖延!很显然,这是一句评价。什么是拖延,做了什么事情,拖延了什么,都没说清楚。
如果换成这句:我发现你昨天晚上十一点钟写完的作业。这就是观察。评价经常有路标词,比如永远、总是、从来等,很绝对。而观察则有很多细节,陈述的往往是事实。
如果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评论,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因此产生抗拒。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它不鼓励人们做静态、一概而论的陈述,而是提倡我们在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
要素二,感受。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可能会说,表达感受还不容易吗?我们每天都在表达感受。看看下面的这句话: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失败者。这是感受吗?这个表达像是感受,但其实不是。感受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觉得、感到、感觉”这类词时,实际上并没有表达感受。比如,“我觉得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这句话中,将“我觉得”换成“我认为”也许更恰当。
比如我们可以说“我觉得很恼火”,也可以简单地说“我很恼火”。我们需要区分: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素三,需要。了解并表达自己的需求,且要看见感受背后的需求,回应需要。
一个人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一般会有四种应对方式。第一种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第二种是指责对方,将错误归咎到对方身上。第三种是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第四种是关注对方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要。后两种会更加有利于沟通,也会更有力量,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共鸣。
要素四,请求。用什么方式提需求,别人才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呢?
我們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要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我们应有意识地把事情讲清楚,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避免那些模糊、抽象或模棱两可的语言。
仔细读一读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技法小贴士
1.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章以强调这本书重要开头,然后分四个方面说明沟通问题,最后强调,结构严谨。
2.语言描写,生动传神。文章选取了一些日常大家经常说的话,生动传神。这些日常语言贴近生活,增加了论说文的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