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学奎
(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开始突显:资源配置“碎片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不够;未能聚焦全省战略目标需求,项目众多、目标发散;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多头申报项目,重复资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已经不适应创新规律;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存在功能不完善,缺少专业服务,导致供需对接不畅通,供需双方沟通不良;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率不高,仪器重复购置问题。
面对科技计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改革的步伐,促进摆脱资源的过度依赖、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技管理平台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有助于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效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创新人才集聚发展、培育创新平台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型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和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目标。
坚持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等原则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开发,保证了紧贴需求,技术先进以及高效应用。
1) 技术的先进性:整个系统开发、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软件平台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软硬件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 架构合理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搭建稳定可靠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规范性:代码编制、数据库标准、接口协议、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安部颁布的技术规范。
4) 可维护性: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地维护。
采用大流量、高并发理念建立底层系统架构,高负载架构设计可有效保证平台稳定运行,为广大科技参与者提供有力地支撑。系统稳定运行需要一个可靠、安全、可扩展、易维护的应用系统平台做为支撑,一般需要包含反向代理服务、应用服务、缓存服务和数据库服务。
1) 反向代理服务。山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采用NGINX实现反向代理服务,可实现负载均衡、攻击检测和安全隔离、分布式缓存等。
2) 应用服务。应用服务层位于数据库等后端通用服务层与反向代理层之间,向上接收由反向代理服务转发而来的客户端访问请求,向下访问由数据库层提供的结构化存储与数据查询服务。应用层实现了 Web 应用的所有业务逻辑,通常要完成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动态生成任务。
3) 数据库服务。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可靠的、高并发处理的数据库体系。使用 MySQL 数据库,考虑到Web应用的数据库读多写少的特点,我们主要对读数据库做了优化,提供专用的读数据库和写数据库,在应用程序中实现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访问不同的数据库。
4) 缓存服务。缓存分为文件缓存、内存缓存、数据库缓存。在大型Web应用中使用最多且效率最高的是内存缓存。最常用的内存缓存工具是EhCache。使用正确的缓存系统可以达到实现以下目标:提高访问效率;提高服务器吞吐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减轻对数据库及存储集服务器的访问压力。EhCache服务器有多台,避免单点故障,提供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高性能。
高并发架构的搭建与实施,成功的保证了250多万次累计访问量下的平稳运行,服务于15余万名科技创新人员与6万余名专家,服务于省市县三级科技管理服务部门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架构是现在主流开发架构,系统总体架构采用ASSF(访问-服务(业务功能)-标准-基础)模式,对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表达。
系统开发采用MVC(模型-视图-控制)三层架构,Model(模型)用于处理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View(视图)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MVC分层有助于管理复杂的应用程序,也简化了分组开发。不同的开发人员可同时开发视图、控制器逻辑和业务逻辑。
软件架构具备开放性,能够满足主流平台和跨平台快速应用开发的需求。
数据处理能力:
1) 支持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文本数据和大对象类型数据检索能力,支持百万级别数据的全文查重。
2) 系统性能
a)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大于1 000人;
b) 百万目录数据量带全文,检索客户端响应时间小于等于5秒;
c) 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大于5 000小时;
d) 系统恢复时间小于4小时;
e) 电子目录数据接收,导入(导出)临时或核心数据库每批次能承载百万条以上,记录数据信息不发生错误;
f) 批量PDF(文件格式)转换、水印添加等均支持大批量数据一次性实施。
平台建设构建起从指南凝练、项目申报、形式审查、项目评审(专家评审、现场考察)、项目立项、跟踪管理、科技报告、项目验收的全链条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过程线上运行,建立了科技项目全流程电子档案,动态工作流技术的采用保证项目管理全过程实时留痕、清晰可回溯,阳光化运行。从流程管理机制上杜绝人为因素干预;提炼科技诚信数据,实现对科技决策支撑者(评审专家)的评价监督与管理,为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平台支撑保障,形成了数据驱动与智能驱动相结合完善一体化的科技管理综合业务系统。
在联席会议制度指导下,建立全省科技计划项目公开统一的全过程网上管理信息系统。对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和预算安排、中期监督检查、科技报告上报、结题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并主动向社会公开非涉密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实现自动受理;一级评审;一级论证;一级评议;绩效第三方监管评估;相关处室监督检查、动态调整;分权制衡;全流程留痕管理;预算管理;电子签章/电子化管理;信息可回溯;阳光政务等的总体目标。其中:
自动受理:实现项目申报自动受理,自动分配;一级评审:在项目的评审过程中,由专业机构依托专家,组织技术评审、经费预算评审;一级论证:在项目评审之后的环节中,由联席会议办公室责成咨评委行业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论证;一级评议:在项目评审之后的环节中,由联席会议在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形成评议意见;相关处室监督检查、动态调整:相关处室在全流程的管理中进行监督检查,在报批联席会议审核后可进行动态调整;绩效第三方监管评估:科技计划绩效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的评价评估,系统提供第三方机构所需的各类统计数据;全流程留痕管理:实现信息系统的每一步操作运行都实时记录,进行全程的信息管理和预算管理,并完整记录。
门户网站:进行指南的发布;相关公告公示;负责系统的登录;承担系统的总入口;为公众提供综合性科技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的科技信息服务。
科技人才专家库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学科;涉及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机构的全方位专家库系统。
表单自定义设计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管理流程中文件内容、格式自定义;动态更新并存留历史记录功能。
工作流自定义管理系统:自定义项目申报审查流程;自定义主管机构;审核机构;验证机构等功能。
数字水印文档管理系统:将特定信息签署在电子文档中,做到对科技文档保护。
二维码加密管理系统:用于对科技文档的防伪;便于管理;进行用户验证等。
专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专业机构信息采集;机构评估;机构分类;查询统计等功能。
评估监管和动态调整系统:对项目流程实施动态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的情况可以进行动态调整。
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提供信息的分析决策;对历史项目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跨平台间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为科技计划未来的规划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建议;为凝练项目提供科技计划数据支持;提供多口径、多条件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科技项目申报书查重系统:实现文档查重规则自定义;实现对项目负责人、参与人的信息查重功能;实现创新点及申报书的全文查重;生成项目查重结果表及项目查重结果汇总表。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全流程留痕管理,项目填报、评审、审定、中期管理、项目验收等;实现全流程信息管理;全过程预算管理;动态调整。
科技项目附件资源管理系统:附件资源存在附件超大、附件类型不统一;实现按附件大小、类别控制;拖拽选定;断点续传。
本文详细研究了科技管理平台应用技术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可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全过程信息留痕与回溯、项目查重、关键管理环节监督把控及跟踪管理等内容,实现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等依托专家参与决策的管理体系,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服务全省科技参与主体的创新需求,完善我省科技创新生态,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