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2023-03-14 13:28陈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小学生

陈香

[摘    要]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是小学教育的主题。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通过对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是开展探索实践活动的核心意义。本文从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入手,从培养劳动意识、营造特色环境、注重研究性和家国认同几个方面探讨了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中实现国家认同意识养成的途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国家认同感体现在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制度的认可、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和对国民身份的积极认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通过对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正确、合理地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国家认同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小学生应具有国家认同意识,对怎样把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在每名学生心中都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进行深入思考。

一、概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层面开展全面的教学活动,是十分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首先,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是体验式教学,相对于其他的知识型学科,它更侧重于从现实需要出发,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体验的训练,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综合,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探究、调查和访问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锻炼,增强学生的动手技能,使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最后,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对生活活动进行认识的扩展,它突破了校园的局限,强化了学生与社会、自然和生活的联系。

二、培養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必要性

多元化、开放式的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开辟了多元的途径。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将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将学科渗透、社区活动和特色项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元的教学运作模式,从而形成国家认同意识的学习氛围。通过主题明确、实践性强的教学实践,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认同意识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从消极的学习转变到积极接受,从而为民族整体的、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内容丰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感,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研究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意识和行为的对比,形成自觉的国家认同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是指导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不同,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国家认同意识的要素,其中包含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三、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渗透国家认同意识出现的问题

(一)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视度不足

以往,中小学老师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根据《2020中小学国家认同意识调查报告》,对思政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而言,全国有40%的中小学兼职教师,其中,小学兼职的比例更高,达到80.59%。显然,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等四个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对国家认同意识的认知。在目前的阶段,有些学校觉得应该多开展社会实践,多到企业、家庭农场去做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但是,尽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却没有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以构建和发展正确的国家认同意识。而在学科教学中,也没有能够跳出传统的“应试”桎梏,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当代小学教育应该把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自觉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真正提升对培养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认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质量提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二)教育方法与观念相对落后

从当前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来看,我们发现其教育方式传统,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新一轮新课标的推行,把综合实践活动列入了从小学至中学的必修科目,把国家认同意识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有些老师却对这种新的教育观念视而不见,依然坚持原来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失,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也缺少了适应能力和效率。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会逐步消失,而教师欲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

(三)缺乏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深度实践

把国家认同意识渗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课堂中,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深度地剖析:第一,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足够的参与性,致使尽管国家认同意识的认识已经被顺利地贯彻到了实际教学中,但是,学生还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和主动地参与教学,这就削弱了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效果。第二,在我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中,没有对当前形势进行深入地调查与反思,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国家认同意识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新一轮新课改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学校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上,除了时间紧、人手不够、研究水平不够外,40%的教育方法和技能都比较滞后。这说明了教师对于国家认同意识的认知还不够。在对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方面,有些老师不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只会给学生讲课,学生觉得无聊,其效果当然会适得其反。部分老师在实践中对国家认同意识的渗透,往往过于重视形式上的运用,致使国家认同意识只在表面上体现,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另外,有些老师虽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水平,但对国家认同意识认识的方式却没有什么创造性。所以,在进行国家认同意识认知教学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国家认同意识,并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相应地调整,促使获得理想的教学结果。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途径

(一)通过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建立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通过对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于学生劳动认识的考察,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劳动能力、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方面,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在做好全面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全面参与的引导,提前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对国家认同的内涵加深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劳动观念紧密联系,坚持综合实践与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创新综合实践的发展方式。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及时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推动全面开展劳动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建立国家认同意识。

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服务时,要以培育学生的奉献意识和关爱他人的集体荣誉感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自觉增强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培养视服务对象如家庭成员的亲情化服务理念。在指导学生到敬老院关爱老人、到农村留守老人的家中服务过程中,应从协助服务站清扫、清理房屋、帮助行动不便老人到室外晒太阳等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建立起一对一的服务体验。又如,去年七月,我校各年级号召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帮助父母做饭、做家务等工作,指导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智力水平,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这一活动通过开展“真、善、美”的宣传,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对家乡和社会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意识。

(二)营造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环境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充分顾及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对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国家认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宜过偏,以便达成很好的教学目标。同时,所选取的综合实践项目应具有时代的特色,要有很强的教学价值。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效,就需要从大量的综合实践科目中选取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并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为获得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内容的选择时要与现实相联系。

國家依赖于个体的生存,而政府则为个体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个体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对国家、对人民忠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信仰。2020年春季,全国上下共克时艰,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老师通过 QQ群组,组织学生参与“童战疫,武汉加油”的综合实践活动。短短3天,有些学生用画笔勾勒出了奋战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向他们表示敬意;还有的学生写了童谣,想要自己种下“口罩树”,为那些负重前行的医疗队戴上面罩;有人用优美的歌曲抒发爱国之情,赞美武汉必胜,中国必胜;有人用生动、直观的思维导图与大家交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和防范措施;有人用优美的琴声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同学们在积极地传播着“抗疫”的能量,为战胜疾病而鼓劲加油。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重建立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良好学习氛围。学校是学生进行知识与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师生关系的合理协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以“关爱校园”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贴标语、打扫学校卫生等一系列“关爱校园”的形式,把国家认同意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使他们体会到劳动和合作的乐趣。在教学中,老师要科学合理和公平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时要主动地进行协调和指导,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国家认同意识知识和观念的影响。

(三)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体现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劳动教学和劳作成果的形成中,应注重学生的群体活动,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用社会的实践经验加以检验,以促进学习和反思、认识和运用结合,创造出劳动的价值。

我校项目化活动的“养蚕达人中队”举行了蚕宝宝认养仪式后,中队辅导员在中队举行小队蚕宝宝的认养。在喂养蚕宝宝阶段,三(2)小队完成养蚕观察记录表;四(3)小队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养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五(1)小队用照片记录养蚕的见闻、感受;五(4)小队完成观察日记《蚕宝宝》。在蚕宝宝选美大赛中,以小队为单位,每小队选1~3条蚕宝宝参赛,并给每一枚蚕宝宝取名,填写《参赛登记表》,评选标准是个大、肤白、名美。

为了解丝是怎么来的,队员们还走进西场缫丝厂,走进车间,参观缫丝这一传统工艺流程,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传统工艺的魅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拓宽视野,丰富知识,西场小学的队员们还走进中丝鑫缘生物科技。在展示厅中,队员们了解了丝绸的各种工艺,丝绸不仅仅可以制成服装和床上用品,还可以制成窗帘,装饰画,墙布……甚至是精美的图书。各种丝绸制品目不暇接,鑫缘丝绸用自己的努力,让蚕宝宝的奉献更加有意义,为我们的生活添加色彩与品质。

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劳动教学的形象化和生动化得到体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我校还为中高年级设立了劳动基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农村的粮食种植、蔬菜采摘、爱心配送等方面的综合工作。综合性实践活动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担负起相应的职责,让学生在辛勤的劳动中尽情地享受劳动的快乐,在付出的汗水和智力中创造出劳动的快乐。把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体现权和参与权,把教科书上所学的自然资源的内容用社会性的实践加以检验,把学习思维和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加深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认知。

(四)注重在学生情感认同中培养他们国家认同意识

情感认同是与国家认同意识相关的内在体验,它是把国家认同意识提升为意志的内在动因和催化剂。唯有在感情上对某种事件肯定地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才会进一步加深。

在安排学生到家乡的工厂、种植园、动物园参观学习时,学校安排这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自然,领略风光,开阔眼界。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社交技能、团体协作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在“举世闻名的丝路”课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绎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一支支商队沿着这条长长的丝路而行,汉朝的商人也跟着向西而去,西域的使者和商人也纷纷向长安而来。他们的东西,不久就被抢购一空。接下来,就是去买一些回去的东西了。他们采购了大米、铁器、茶叶、丝绸、蚕、纸张等商品,学习了冶铁、凿井、灌溉等技术。这种整合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自觉,使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对“丝路”的历史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丝路”既是亚欧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必经之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进行国家认同意识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加深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引导他们在少年时期就建立为国服务的崇高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将立德树人落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4):10.

[2]高维,杨岚,彭文蕊,梁燕妮.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及优化路径——基于对全国六省(市)3683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10):51-58+72.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