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借助媒介呈现有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需要通过媒介对其进行传播。研究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平面媒体、影像媒体、网络媒体对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现状。文章认为,该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化面临平面媒体之间尚未形成传播矩阵、影像媒体种类使用趋于单一化、网络媒体的“非遗”传播缺少互动性等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实现平面媒体的共振效应、积极发挥影像媒体的聚合效应、有效提升网络媒体的互动效应等创新路径,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所启迪。
关键词:黄河文化;黄河几字弯;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28-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开放课题“黄河几字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ZW2022006;2022年度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抖音短视频对内蒙古西部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BZX2022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努力,还需要普通大众、社会力量的参与,更需要媒介对其进行传播。在越来越强调媒体融合的今天,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顯。
内蒙古自治区是黄河几字弯流域经过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内,黄河主要流经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盟市。本文以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依据,梳理出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数量较多的五种类型。
(一)传统音乐
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申报成功的达拉特希鲁格道,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申报成功的坐腔等。
(二)民俗
如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申报成功的准格尔召经会,乌拉特前旗申报成功的乌拉特服饰,乌拉特中旗申报成功的蒙古族剪胎发习俗,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申报成功的隆盛庄庙会等。
(三)传统技艺
如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申报成功的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阿拉善右旗申报成功的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等。
(四)传统美术
如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申报成功的武家泥塑,包头市东河区和杭锦后旗联合申报成功的面塑,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右旗申报成功的炕围画等。
(五)民间文学
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申报成功的托克托传说故事,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申报成功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说故事、乌审蒙古族口头诗等。
(一)平面媒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报纸、杂志和户外广告是平面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报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报纸中的呈现,一般以消息类报道和通讯类报道为主,系列报道、图片报道和评论报道次之。消息类报道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公告、名录公布、“非遗”活动等。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日报、阿拉善日报、鄂尔多斯日报、巴彦淖尔日报、包头日报、乌海日报等报纸不同程度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关注。以内蒙古日报为例,2018年8月29日,第三版刊登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大草原历史文明”的文章;2020年1月16日,第八版刊登了“推进蒙医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程”的文章;2022年5月21日,头版刊登了“自治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的文章。研究者伊润娜专门对内蒙古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进行研究,发现其“非遗”报道呈现原创性较高、数量逐年增多、重要版次分布增多、报道内容角度丰富等特点[1]。
(二)影像媒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影像媒体一般是以照相技术、录像技术、电影、电视作为媒介基础,以数字化影像为传播载体,向公众进行传播的影像产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视频类影像。以电视栏目、专题片、纪录片为例。首先,电视栏目方面:如2017年4月5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蒙古语文化频道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推出《非遗·内蒙古》系列报道;2018年5月22日,《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正式启动,摄制组在内蒙古自治区选择了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拍摄。其次,专题片方面:如《寻根——传承青城魂》《传承青城》是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两部非遗专题片,这些专题片主要围绕二人台、晋剧、剪纸、脑阁、爬山调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推广与传播。最后,纪录片方面:如《非遗鄂尔多斯》,该部纪录片包括《草原之魂》《大地之情》《天籁之音》3集内容,分别呈现祭祀文化、鄂尔多斯婚礼、歌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网络媒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对受众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网络媒体主要的结构性要素包括:专业新闻机构、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各地传媒集团的网站等)、商业性网站(如知乎、短视频媒体、微信、微博等)、网民(如一些“意见领袖”、网络事件当事人等)[2]。以政府网站、短视频媒体为例,首先,在政府网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在《内蒙古概况》导航栏目录下的《印象内蒙古》中专门设置《特产民俗》板块。点击《民俗》导航栏,则会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两大内容。这些文章主要涉及“非遗”名录介绍、内蒙古“非遗”展播、“非遗”代表性项目巡礼和与历史对话等专栏。笔者登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官方网站、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包头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乌海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后发现,多数“非遗”信息分布在《政策文件》《政务动态》《旗县动态》《部分动态》等导航栏目中。其次,在短视频媒体方面,抖音平台和快手平台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抖音平台上,“内蒙古非遗”是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的官方抖音号,该平台专门推出过“云赏非遗过大年”“味道中的内蒙古”等专题。“土右融媒体中心”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炕围画代表传承人邢林凤进行过专题展示。在快手平台上,名为“牧民达西”的快手用户,专门对马头琴、呼麦、长调进行过演绎和传播。
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由于受众个体在思维方式、认知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时会出现传播效果不佳的状况。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呈现面临以下三个挑战。
(一)平面媒体之间尚未形成传播矩阵
传播矩阵指的是借助多种传播平台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传播体系。分析报纸媒体、杂志媒体和户外媒体对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频率可以发现,报纸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相对较多,杂志媒体次之,户外媒体最少。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在2021年第二期、2022年第五期分别对蒙古族长调、呼麦表演进行过论述。户外媒体多为商业性广告,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相对较少。“传播学场理论认为人类的传播活动并非发生在‘传—受关系的封闭管道之中,而是发生在许多大小不同的传播场中。这些传播场加总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传播生态,乃至社会文化生态。”[3]从媒介形态角度来考察,报纸媒体、杂志媒体和户外媒体同属一个场域,该场域可以看成是人的视觉功能的延伸。因此,平面媒体还需要关注受众场域,凝聚传播合力,形成传播矩阵。
(二)影像媒体种类使用趋于单一化
影像是一种选择性记录方式。有学者把影像的种类划分为“数字影像、纪实影像、非纪实影像、艺术影像、非艺术影像、静止影像等”[4]。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表达以纪实影像为主,其中短视频居多,缺少多样化的影像呈现方式。“本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标准。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纪实影像仅是呈现外部世界变化的一种方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影像媒体来传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挥影像功能的真实性效果。
(三)网络媒体的“非遗”传播缺少互动性
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主要由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组成。网络媒体对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政府网站为主。通过分析政府网站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可以看出,呈现的多数是政策文件、政务动态、旗县动态、部门动态等资讯类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议题是使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得以展示,让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资讯类信息只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认知需求,互动性相对较弱。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会造成信息流动、传播效度以及传播机制之间的不对称,容易使受众成为扁平的“单向度人”。网络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还需关注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和交流感,实现互动交流。
“在‘传承这一术语语境中,包括所有表现集体记忆的词语;而‘传播这一术语语境中,则表现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信息流通。”[5]传播信息的到达,并不等于传承目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化路径仍需创新。
(一)努力实现平面媒体的共振效应
从共振向度理解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可以为观察传播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借助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报纸媒体、杂志媒体和户外媒体的优势,在针对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时,努力实现不同平面媒体之间的通力合作,形成共振效应。如报纸媒体方面,各平台之间可以打造媒体联盟,发挥区域优势,形成传播合力;杂志媒体方面,可以围绕报纸媒体的议题,刊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项目传承人的有关论述,形成专业解读;户外媒体方面,可以依据报纸媒体、杂志媒体的议程设置议题,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户外场景,烘托传播氛围。
(二)积极发挥影像媒体的聚合效应
影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视觉记录方式,是人们为保存过去作为现实存在的一种历史记忆影像。影像媒体种类有纪实的,也有非纪实的。不同种类的影像所传播的意义不尽相同。聚合效应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的是某些物质被吸收进生物体后所产生的一种联动效应。
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借助影像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發挥不同类型影像媒体的作用。针对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时,使不同类型影像媒体发挥最大化效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的聚合效应。如纪实影像方面,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让受众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艺术影像方面,可以借助艺术类影像的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数字影像方面,可以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受众提供可感、可知的体验。
(三)有效提升网络媒体的互动效应
网络媒体的互动效应是指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不同平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平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角度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在保证“本真性”的同时,受众的参与性也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重要指标。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要求更高。如民间木嵌技艺、铜银器制作技艺、莜面饮食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制作展示。让受众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可以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从网络媒体属性角度来分析,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可以使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由大众化转向个性化,使受众拥有更高的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增强受众的主体性,提高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初步形成平面媒体、影像媒体、网络媒体共同参与的保护和传承模式。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还需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普及力度,本文仅结合当下面临的挑战,尝试从媒介呈现的角度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未来,黄河几字弯流域(内蒙古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仍需优化媒介呈现路径,广泛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认可,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伊润娜.《内蒙古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研究(2004年—2017年)[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2] 郭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77.
[3] 程郁儒.传播学场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
[4] 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0-75.
[5] 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5.
作者简介 张瑞坤,讲师,研究方向:文艺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