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当代表达”

2023-03-13 17:1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神兽文化遗产文化

胡 洁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023年春晚的《满庭芳·国色》舞蹈节目用创新视觉呈现方式,让新时代的技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中国传统美学,用中国传统色作切入点,以舞为语、以曲为韵,桃红、凝脂、缃叶、群青等有着优美名字的“中国色”扑面而来,让人沉浸其中。非遗文化、国潮、国风,在文创潮流趋势下,正以时尚文化的形式走进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这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当代表达”:一方面,随着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确立,国潮、国风正变成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新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其作为追求表达自我情怀和时尚态度的新形式;另一方面,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善于突破与创新的企业,从文化遗产资源中提取可利用元素进行文化再创造,设计生产出了一批文化创意产品。然而,从整体上看,这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我们所具有的文化遗产资源规模并不相匹配,我国可挖掘的文化遗产资源非常多,但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率还非常低,对其保护研究还较为薄弱,在转化成文化创意产品方面做得远远不够[1]。如:全国各地的旅游产品基本上大同小异、创意不足。

全球数字技术加速发展,开启了人类数字文明的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也由此成为“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AR、VR、3D 等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沉浸式场景,也拉动了新需求、新消费,为文化传播和文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题中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历史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文化”等可再创造的资源。本文拟从文化遗产语境、公共可达性及其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论述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使之焕发出“当代表达”的新活力。

一、利用数字技术,还原并转译文化遗产语境

文化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博物馆的文化遗产资源包含了大量能激发文化创新灵感的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记录了一段历史,而策划这些事件发生的古人,他们也曾与我们一样,脚踏在这片实实在在的土地上。人类社会的文明,是需要这一件件文物来承载和记录的,而博物馆就是承载这些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但是,馆藏的每件文物背后所包含的海量文化研究成果,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或读得懂的。因为:一是公众没有耐心阅读长篇大论或深奥的论文式内容;二是这些成果缺少上下文语境,隔断或与历史语境相剥离。为了使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我们借助实物、道具模型以及声、光、电、色彩等技术手段,实现实物场景的模拟再现,完成对文物历史情境的最大程度还原,使大众能更好地在文物的历史语境中理解文物,这对历史语境的复活,将文字的抽象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语境,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与简单的文物陈列相比,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强化了大众对历史的认知,另一方面更易于刺激大众的感官,形成历史文化认同。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对专业的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文化挖掘,把文物放置回原先的语境中,恢复场景中的使用情境,再从中找出能够打动现代消费者兴趣点的核心。这种挖掘过程首先是找到某一文化遗产本体,如战国青铜器,本体是它的色彩、尺寸、功能、纹样等;其次是基于文化遗产本体,分析和研究本体的物理和非物理等性能和价值;再次是还原历史语境,而青铜器在当时不属于生活用品,是作为祭祀使用的、宗教的礼器法器,这是历史语境。对语境的研究就是要挖掘和转译博物馆文物曾有但展示不出来的内容,努力为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找到一个符合当代人喜好的时尚的表达方式,进而通过数字技术转译文化遗产本体,激活文化遗产的活态生命力[2]。

还原并转译文化遗产,首先要找到古今融通的新表达,让观者与载体产生共鸣。很多时候美术馆或博物馆的著名画作,包含严肃的艺术门槛,把大多数人都挡在外面,而腾讯视频播出的《此画怎讲》节目,根据传世古画描绘的情景进行现代形式的创新表达,让画中人物“开口说话”,让“名画”活了过来,精妙还原其历史语境。节目介绍了唐代至清中期《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雍正行乐图册·持弓视雀页》等十四幅传世人物画;如《捣练图卷》表现十二名唐代仕女捣练、织线、熨烫等鲜活的劳动场景,以仕女在工作间隙闲谈的形式,展示唐代社会生活风貌。在阐述古画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更传递了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自信和情怀,巧妙地运用现代手法,把日常严肃的知识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审美,找到了古今之间共鸣的文化桥梁[3]。

其次,要展现文化遗产的全方位面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博物馆,由于馆藏展品的特殊性,即使游客到了敦煌研究院也不能看遍所有的洞窟和壁画。敦煌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带来以壁画、经卷、佛教、西域文化为元素的故事。脱胎于敦煌文化的洞窟沉浸式体验剧《乐动敦煌》、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将敦煌历史底蕴、服饰文化、乐舞文化等生动融合,从敦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选取典型场景、线索人物,串起剧情的故事脉络,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让观众在演出中步行“穿越”藏经洞、莫高窟以及丝绸之路,身临其境感受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讲述敦煌莫高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掩埋在黄沙中百年后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将敦煌数千年文化以情景再现的精彩鲜活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表演,而是一场文化的创意表达和活化[4],是无形的文创产品。

再次,重建物理空间和文化记忆,使用户沉浸于还原的文化体验中。《城市博物馆》的手机AR 小程序,以类似博物馆的形式,在挖掘和转译博物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数字文化地理系统”项目的核心应用产品,“城市博物馆”将每座城市独有的文化记忆和城市的物理空间关联在一起,把城市变成—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通过它,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文化景点、非遗文化、名人故居、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丰富的媒体信息解读;还可以通过独创的AR 原景重现技术,游历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庙宇和故居等,形成穿越时空的深度文化体验。沉浸式可以体验到曾经在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数据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展示过去10年、50年、500年的情形等等。“还原”文物本体原有样貌需要“重建”,这种“重建”属于记忆重建,非物理重建;保护文物本身不单纯是保护历史器物,更是保护文化记忆。不同时期的城市变化及居民口述史,都属于对历史的多维解读,它们对保存和延续文化记忆同等重要。

二、多模态互动,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

多模态是指借助实物、道具模型以及声、光、电、色彩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文化遗产实物场景的模拟再现形态的创造。这种多模态互动,可通过文化与人的互动、文化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等来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

(一)文化与人的互动

故宫文创《谜宫·永乐疑阵》解谜书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文博文创的一种全新尝试,它将历史史实、探秘推理、艺术创作融为一体,让读者在破解谜题的过程中,一步步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感受文物背后深层次的文化魅力。该文创联合实体书、APP、线下探索的特色玩法,带你回到明朝,化身为锦衣卫千户大人,探索永乐年间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搜索证据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手动复原螭吻碎片、移动紫禁城游标滑轨、点亮苍穹星斗的机关……使之在文化与人的互动中,解开一个个谜团。不同的线索,让剧情有了不一样的走向,指引到不同的结局。以文旅融合的方式,让游客沿着故事线索实地探索故宫更多区域;同时寓教于乐,让读者在游戏中感悟故宫厚重的历史文化[5]。

(二)文化与现实世界的互动

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的互动装置——《归鸟集》,就是这种具有活态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6]。它使用了宋代意境风格的数字园林,不止是使用数字技术让画作动起来。这里“交互”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乘客与内容以迎来送走的方式互动,如乘客经过画面时有一只鸟会飞到画面中;第二层,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飞鸟携带着即时的航班信息,花草会根据真实的风力摇曳,画面会同步真实世界的天气、节气进行变换,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实时变换和相连。这种“交互”使宋代意境与我们的世界如此关联,带来生命感,使人与自然建立超级体验,形成一幅动态的中国文人美学的虚拟世界。人的动态、行为、自然界的数据,这些活态能量与虚拟艺术世界进行绑定,达到了文化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效果。

(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

徐渭艺术馆《“当梵高遇上徐渭”数字沉浸体验空间》中,徐渭和梵高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人,通过文化之间的互动,就能发现他们生活在类似的时代,有着作品都不被接纳的境遇,都对作画技法的认识存在一致性的地方,狂放自由,简单有力,直截了当表达心中情感。其空间以当代艺术手法体现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将徐渭的“大写意”与梵高的“印象派”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通过艺术化抽象化联动结合,将水墨山水的绍兴风光逐渐转换为粒子油彩的星空,使观众从视觉上体验到东西方艺术风格的大融合。作品《睿寻》也是运用文化互动的另一典型[7]。作品通过手机AR 将中国不同地域的古桥与意大利威尼斯水上的桥挪移并置在一起,通过技术实现让实体的传统物质文化有了时空大挪移的可能和感觉。这种手法让我们不禁感叹不同文明之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历史上的意大利先人们和我们的祖先素未谋面,却建造出如此相似的桥。作品在文化互动中给人以强烈的文化对比,让人进入不同的文化体验。

上述多模态互动的表现方式使解读文化遗产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找到了与它相联系的内容,且并置在一起,产生相关跨文化和地域的语境,使人对原本的事物有了新的解读和理解,从而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这种表现方式通过与科技融合,使文物与用户之间容易产生交互、渗透和融合的关系;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超级用户体验,用户就可感受到物我浑然一体,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从而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

三、激活社会效应,成就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

目前一些文化创意产品,由于过多注重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和文化价值,最终导致整个产业既没文化,更没创意。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必须来自文化和创意两方面,文化是体,创意是魂。随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大势所趋[8],作为“体”的文化越显重要。只有文化被重视了,其他方面的机会才能到来。到那时候,任何一个创意,才可能成就一个产业。

激活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就是要挖掘文化遗产的全面价值而不只是使之动态化。文化遗产的全面价值,既包含本体价值、拓展价值,又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在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本体价值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艺术化、科技化、产品化以及市场化的创新性转译。其核心策略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来建构文化与大众、文化与生活、文化与产业的超级链接,研发出能更加符合当代受众欣赏、传播、体验以及消费特性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产品。

(一)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就是要让更多群体触达文化遗产,增加与文化遗产的交流、参与及共融;增加文化遗产的活态生命力,让更多人应用,将文化遗产融入生产与生活,让文化遗产有了被传承、开发和应用的能力。这同时也是赋予文化遗产商业、社会属性,增强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在哔哩哔哩网站,你会发现年轻人越来越热爱古典音乐了。2021年2月,B 站“古典音乐”频道,有10.4 万个视频,达到了3.1 亿次的观看量。仅用了14 个月,这组数据便翻了一倍。可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成了“活化”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很多青年演奏家在传统乐器中寻找灵感;比如:唐彬和他的伙伴们成立了一支最好玩的古琴团队,以古琴为主的流行音乐和游戏配乐,用箫、笛、古筝这样一些乐器合奏。作品中最火的曲子改编自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插曲,在暖黄色的背景下,一群穿着古代服装的人优雅地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唐代胡曲、宋代雅乐……短短几分钟的视频结合了传统和现代,起承转合,天籁之音,更像一幅年代久远的泛黄古画卷。与年轻人喜欢的文化相结合,古典音乐也变得更有趣、更好玩,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乏味和枯燥了。不仅职业音乐家,而且音乐团体如西安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职业乐团也进入了行列。可见,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让古典音乐更加直接地与观众交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使古典音乐成为每个人都消费得起的平价商品,从生活的各个维度流动起来,触手可及。

(二)创建优质中国文化符号,强化产业特色发展

现在几乎所有文创产品都在借助或创造IP 来延长其所衍生的系列文创产品的生命周期。IP 原是英文知识产权的缩写,而现在它有了新的定义:特指一种文化之间的连接融合,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和强变现穿透的能力。它是从最早的文学、动漫和影视作品延伸到传统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各IP 以优质的原创内容或文化元素的重构聚合一批粉丝,通过衍生成影视剧、游戏、文创产品等方式使之在粉丝群里快速增长,同时反哺原始文化IP。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融合。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妞就是以唐朝侍女俑为原型打造的原创IP 形象。以唐代仕女俑作为原型,充分体现唐朝文化时期独有的开放与繁荣,以及唐代仕女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身着正红唐代抹胸襦裙,高盘发朱砂唇色,额前彩绘组合而成的唐妞漫画形象,引得众多文化爱好者喜爱和热议。唐妞的IP 从线上内容到线下产品包装,全方位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如果说唐妞IP 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是一个个小故事,那后续的“唐妞丝路日记”“唐妞说长安”“唐妞说日常漫画”“唐妞读唐诗”就是以唐妞这一形象为故事主角开启的一系列精彩“中国文化符号”,并延伸出唐妞的更多变装造型,如海南妃子笑荔枝就结合杨贵妃的故事加以设计,还有与西安地铁合作推出的联名地铁卡,与雀巢咖啡合作推出联名新年礼盒等。可以看出,唐妞的背后都是围绕着与唐朝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相关的元素展开的。唐妞从博物馆的吉祥物,逐步发展成代表唐文化的一个生动符号。可见,文化IP 逐渐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通过新文创生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注重内容的质量,在运营方面加深早期化、立体化、专业化,同时,重视传统文化,可望开辟中国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三)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做大做强中国特色产业

腾讯CEO 马化腾曾说:“故宫,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的超级IP。”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故宫见证了太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86 万余件珍品,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使得故宫自带强大的影响力,是中国博物馆乃至世界博物馆界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进行挖掘和开发,历史、建筑、文物等是文化创意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而每一所建筑、每一处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凝聚的古人智慧以及审美情趣等也借助文创传播得以呈现。《故宫神兽》IP 通过艺术与科技激活故宫的建筑、器物、服装、音乐、戏剧等,用创新形式唤醒并守护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9]。其一,它挖掘神兽概念并使之产业化。如儿童版,可以借用“神兽”这个称呼,呼应现代人喜欢的“熊孩子变神兽,神兽归笼”的语言;借用神兽的守护作用,像穿虎头鞋戴虎头帽一样守护小孩。其二,它对不同特征的小孩赋予不同的神兽概念。如:称喜欢读书的小孩为“小麒麟”,因为麒麟吐书,喜欢书法;外文能力很好的孩子被称为“小鹿端”,是由于鹿端通八方语言;喜欢音乐的小孩被称为小囚牛,囚牛专好音律。其三,它还可借鉴精灵宝可梦的游戏化模式,在故宫抓神兽。如:在太和殿抓麒麟,在畅音阁抓囚牛;抓回家后即变为教育养成类游戏,增加小朋友的互动,就有了游戏拓展的概念。科技版的神兽如果产业化,就会形成中国特色产业。神兽的形象,小可以进入绘本、动画、游戏,大可以拓展、延伸至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品牌商品等等。所有的神兽都在守护我们,神兽、法力都可以用当代科技的方式来“变现”,古代的想象、经典、神话、科幻都可以转变为“现在”,这就是“超级全宇宙”。神兽演化,万物生长,藉由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手法,转化传统文化底蕴,建立起人类生活的平行时空。可见,发掘文化内涵,探寻隐藏在生活中的神兽故事,以新的创造诠释让中华神兽活力再现,中国特色产业由此而生,且会蒸蒸日上,日日新,日日强大。

总之,在创造者眼中,文化遗产并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更接地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现代生命体。只有将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文化传承是发展的根与茎,文化发展是传承的枝叶和花果,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唯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活与传统,薪火相传,唤醒并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才能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花果飘香,让中国灿烂文明焕发出熠熠光彩。

(上述引用,挂一漏万。本文能够面世,得益于2023年暑期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主办、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数字交互设计产教融合高研班的培训。非常感谢暑期培训老师们的辛勤授课和精彩观点!)

猜你喜欢
神兽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Cлово месяца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野保糗事之守护『神兽』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