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03-13 08:21董恬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黄河中华民族

董恬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河生态时强调要深挖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彰显了黄河文化在赓续中华文明、延绵文脉国脉、凝聚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中的重要作用。黄河文化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开放,赋予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一种张力和弹性。通过分析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产生的重大影响,可以进一步探寻黄河文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一、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赐予我们的不仅是生命之源,更赋予民族的脊梁、魂魄和情感。黄河历经千年洗礼与积淀,诞育和哺养了中华民族的祖祖辈辈,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最悠久且延绵不断的文明。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黄河文化早已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主干、灵魂和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支柱文化,是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和文化驱动。

(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

树有根,水有源,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脉与源头,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宏伟书卷。在山西芮城发掘的距今已有约243 万年历史的古人类遗址——西侯度遗址,比我国之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元谋猿人还早约七十余万年,有力地佐证了华夏文明第一缕圣火的燃起和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生源于农耕文明,换句话说,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繁荣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古时黄河流域水源充沛、土质优良,在距今八千多年前就最早栽培和种植了粟和黍,是农耕文明发展的最佳适宜区。而由农业发展带动的经济、技术、文化的进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不断变革与升级。此外,中华民族的“人祖”伏羲、“始祖”黄帝和“先祖”炎帝都诞生并长期活动在黄河流域。据史书记载,炎帝发明了刀耕、耒耜和火种,教民开垦土地、种植养殖,并制造炊具和陶器用于饮食,现今山西省长治市的老顶山便是相传炎帝尝百草、为民治病的地方。而黄帝则先后打败蚩尤、炎帝,统一了华夏。鉴于炎帝对农耕文明的发展和黄帝对于华夏统一的伟大贡献,后世将炎帝、黄帝推崇为华夏族领袖。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也证实了黄河流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强大影响力。自黄帝开始到北宋之前,黄河中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两千多年,中国八大古都,黄河流域占其五。黄河滋润了中华大地,连同土地上孕育的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民族薪火不断的生命力和中国人民心灵最深处的皈依感,这就是黄河母性之所在。

(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干”

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更替中相互交往交流、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多元融一体,一体含多元”的“大一统”民族发展格局。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中原文化区是古代中国的文明中心,由于其本身具有经济上的先进性、政治上的正统性、文化上的包容性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成为当时多元文化的凝聚中心。同时,黄河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标识,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中也以其强大的同化力、包容力、吸引力不断向四周辐射,并在武丁、妇好、赵武灵王、文成公主等黄河儿女以及北魏孝文帝等开明帝王的推动下,不断给予周围的多元文化以深刻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主干,融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方之民”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以其母体性包容吸纳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牢固性,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各个地域人民的共同创造和光明灯塔,也是激励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驱动和灵魂支柱。尤其是在近代面临压迫欺辱、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不畏艰难、英勇杀敌、舍生忘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一穷二白、落后贫穷的窘困时刻,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勤劳奋斗、开拓进取,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凝聚团结、奋发向上、同心拼搏的民族精神。

(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灵魂”

黄河文化被定义为中华文明的“灵魂”,是因为中华文明蕴含着黄河文化独特的基本内核、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九曲黄河万里沙”塑造了中华儿女富有张力的民族精神,并形成了以独特价值观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和群体理念,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

一是政在养民、民安邦宁的思想。黄河的自然母体孕育了黄河文化,黄河文化的内涵则体现在自古以来黄河与人民生产生活的交互中。黄河是沿黄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而黄河又以善徙、异道、难治著称,人们对黄河既有“敬”又有“畏”。“黄河宁,天下平”是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共同祈愿,从传说中的大禹父子到史书记载的贾让、王景、潘季驯,甚至乾隆曾经多次巡查指导治黄工作,通过疏河引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减少洪水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和牵制,为人民的物质生产提供稳定的保障,深刻体现了“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二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取向。农耕文明发达的黄河流域人民依照时令进行农业生产,追求天、地、人三者的协调平衡与天、地、人的和合,正如《孟子》中所述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彰显出古代人民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保护意识。三是勤劳务实、厚德载物的品质。中华儿女在与黄河的无数次斗争中,形成了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拼搏自强的民族品质;在长期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农耕劳作中,形成了务实苦干、勤劳踏实的价值取向;同时,在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冲突抗争至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而如今回首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黄河流域的奋斗历程,又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国内环境:文化转型升级的历史趋势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将会由政治经济领域逐渐深入到其他领域,并引发社会各领域的整体性转变,而深层次的结构转型必然是文化的转型。在2023年6 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而中华文明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和历史维度上,深刻洞察到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深层次文化转型的现状,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升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是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旨在使先进的、现代的、民族的文化成为凝聚人心、引领改革、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先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前进的精神力量和灵魂支撑。

中华文明历经了千年沧桑岁月的沉淀和发展,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有着相当深厚稳定的文化结构和精神特质,但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我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的外力强势“拖拽”着中国迈入了现代化进程。由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开启并非我国传统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西方新的文化特质的大量引入冲断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正常的过渡轨迹和进度,因而,外来的文化特质难以同中国原有的特殊文化结构模式短时间内协调融合,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转型中出现了失调断层的现象,使得中华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无法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内核力量和协调机能。换言之,中国社会从晚清开始,走向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时期,其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构一个现代的文明秩序。从宏阔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我们仍处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转型过程之中。而事实上,文化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双向交互的作用,文化与精神的迷惘则会引发社会生活上的“无措”与“混乱”,再加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出现的利益格局、社会矛盾、群体阶层的变化,文化的迷失和失调加剧了个体心理上产生的不安与浮躁心理,导致社会关系中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最终呈现出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因此,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文化的力量激发人们的干事创业精神与引领价值方向、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共同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说,要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势必要关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升级的时代命题。

(二)国外环境:西方文化强势渗透、世界文化多元交互、全球性文化竞争三者的复杂影响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深入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道德判断等文化范围的争夺。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攀升的同时,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传播力、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匹配,处于“有话说不出”“酒香传不远”的窘境。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阵营声势浩大,国际文化格局呈现出西强我弱的态势,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利用舆论和文化传播等优势加大对我国人民思想渗透力度,大肆宣传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企图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观念迷惑我们,并且已经对我们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政治基础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刚刚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力量,需要用文化的旗帜性、先导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前进方向,需要用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魅力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因此,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转型,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在多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复杂多变中引领舆论导向,我们必须以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精神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和传承基础,把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

三、以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苏州古城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他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主脉和核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定要将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纳入其内容体系,使得中华文明以自身内在的原生动力实现正向升级。

(一)加强对黄河文化新时代精神内涵的挖掘和延伸

黄河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首先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黄河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品格,中华民族也历来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内在特质。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要以新时代精神的塑造为重点,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熔铸其中,不断丰富拓展其内涵,强化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这是历史的要求,更是新时代的使命。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2]这为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即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理论内涵、精神特质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内在契合性,两者也都是在实践和时间检验后被中国人民深刻认同的精粹和圭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正确地观察和解释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及蕴含其中的规律,才能以新的科学元素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才能筑牢共同的价值信仰和思想基础,才能使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符合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此,实现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黄河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是促成黄河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3]只有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从边缘状态实现固有文化传统和新成分的高度融合,黄河文化才能更充实、更有价值,成为活着的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从我国传统社会开始“撕裂”的近代开始的,中国人民历经了百年艰苦求索,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那么,黄河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则必须要观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表层上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融合;而深层次上,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三大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贯穿衔接,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串联和价值贯通。黄河文化是一种精神脉系,在民族文化的血脉中由古及今地流动和壮大。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座大山”,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吕梁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精神;在新时代,黄河文化要能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力共进,既要蕴含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又要彰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伟大成就,这是实现黄河文化升华转型、始终保持黄河文化旺盛生机、活力和时代价值的重要路径。

三是在吸收、借鉴和融通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创新黄河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正如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一样,黄河水在汇聚了渭河、汾河、洛河等支流之后才能壮大长流,中华文明也是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交融后才能源远流长、吐故纳新、推陈出新。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而,黄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全方位的,离不开与其他国家文明的交流互鉴。《易经》有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对话互阐,发生共鸣。正如较早迈入国家现代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各领域的现代转型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有着人类社会共同适用的先进思想,是我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借鉴资源。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对异质文化具有强大的吸纳和消解能力,在对待世界各国文化时,我们既要扎根坚实的中国大地、立足本土,始终保持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筑牢生长之基;又要面向广阔的世界舞台、择善而从,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融合发展成黄河文化的一部分,以开放的气魄和开阔的视野,为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注入崭新活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新时代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于能否回应时代的挑战、课题和解决当代中国的需求、问题,在于能否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因而,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始终突出实践标准,使黄河文化能够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

文化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一般来讲,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而,要实现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路径,深入当今黄河流域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现黄河文化中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标准、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与现代人的行为习惯和精神追求的联结,使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本质的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这就需要统筹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因此,要推动黄河文化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以经济、生态、社会生活等物质文明的现代化推动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实践中提炼并形成新时代的黄河文化与精神。正如黄河流域的上游和中下游真实呈现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如青海、甘肃、宁夏、山西等地都存在一些区域经济较不发达、人民生活质量不太高的贫困地区,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民为邦本” “以人为本”的爱民情怀、社会各界人士“扶贫济困” “明德至善”的仁者修养、贫困地区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这都是黄河文化内核精神和价值理念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转化与彰显。

(三)形成全社会践行和创新黄河文化的互促联动机制

中华民族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顽强发展、薪火相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精神追求、精神脉络始终植根于中华儿女的社会生活并代代相传。文化只有被人民所认同并指导实践,才能具有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的生命力与张力。因此,弘扬和创新黄河文化,必须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打造思想教育和社会孕育的互促联动、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践行和创新黄河文化精神的局面。

首先,沿黄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践行和创新黄河文化的重要性,把黄河文化的精神理念体现到本区域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建设中,推动黄河文化精神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良性互动。文化建设是需要依赖社会的,黄河文化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内核只有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才能扎根、开花、结果,转化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积极力量,而城乡基层则是弘扬和践行黄河文化精神的重要依托。要落实到社区、农村、机关、企业等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中,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柔性”效能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思想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努力推动黄河文化精神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除此之外,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需要注重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形成有利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政策导向。

其次,要强化教育引导,紧握家庭和学校两个把手,将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融于国民教育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升级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素质风尚、道德选择等方面进行转变和提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是最直接、最基础的载体和渠道。文化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承载和传承的,在学校教育方面,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文本的编排,应强化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实现文化精神脉络的大众接续和文化断层的增补,自觉联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诸如对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散文戏曲、明清小说以及《史记》等文史名著的文本学习,可以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时空距离。另一方面,还应强化各类文化典范的熏陶。如黄河流域的古代建筑、地下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风陵渡、乾坤湾、壶口瀑布等自然文化遗产;对与黄河文化相关的音乐、舞蹈、武术、礼仪等文化载体的实践学习;与黄河文化的传统因子连接紧密的杰出历史人物也是文化典范的代表,如虞舜之孝、孔子之仁、关羽之义、霍去病之忠、狄仁杰之廉等都是有特定内涵的人物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凤仪与德范,对现代社会的素质道德建设仍具有示范意义和引导价值。此外,还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黄河文化精神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活动载体,如打造实践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深入开展各种有关黄河文化的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活动,建设具有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在家庭教育方面,中国的家庭自然是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单位,血缘纽带使行为范型向后代传衍成为可能,应进一步传承符合黄河文化精神理念的良好家风家训和礼仪规范。礼仪文化可以唤起人性的庄严、帮助人们恢复对传统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标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一环。重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现代社会文明风尚,要普及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场合,突出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的价值引导,使广大社会群体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必要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风尚。激发黄河文化的时代活力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广泛而深入地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人人保护、弘扬、践行和创新黄河文化的生动局面。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步伐稳步推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主脉和精华,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文化转型升级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之下,黄河文化将以新的面貌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现代化建设进步要求,以自身的现代转型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续写传统文化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黄河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黄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