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
我在书架前彷徨,犹豫片刻,抽出一本书,却见书里落下一张照片,落叶似的在空中打了个旋儿,落在碎了一地的阳光中。我将它拾起,夹回书中,思绪却翻飞起来……
每次放学,总能见到校门口一个卖桂花糕的老人,六十多岁,个儿不高,须发与鬓角皆有些花白。
老人的生意很好,小小摊位总是簇拥着很多人,洋溢着过年过节才有的热闹氛围。
我总爱在小摊买一块桂花糕。不得不承认,老人的手艺真是一绝,有时,淡淡的桂花香会随风飘散,惹得人频频张望。我总是等人潮退去才上前,不为别的,只为在恬淡的鸟儿的啁啾声中,看蒸笼上缓缓升腾起的袅袅烟雾,也看雾气中老人那张总是笑眯眯的脸,他的笑容中仿佛有一种桂花糕的芬芳。
渐渐地,我和那老人熟识起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唠上那么几句。
有一次我问他:“您为什么一直这么开心?”老人脸上总也退不去的笑意是我一直所困惑不解的。
“我还有这些桂花呢,该知足了。”他坦然地笑着。知足常乐是我从他这儿学到的第一课。
还有一次,大概是晚上七八点钟,我跟朋友聊得正欢,完全没注意到渐行渐晚的天色,赖在校门口不肯离去。
老人正准备收摊,背对着我们摆弄他那套家什。见了我们,他轻轻问道:“孩子们,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回家,跟家长说了没啊。”我一时怔住了,支吾道:“还没……”谁料听到我的话,老人竟像一捆点燃的炸药包,突然就发了火,两根粗短的眉凶狠地立起来,借着灯光隐约可见手臂上暴起的青筋。他低声吼道:“现在,回家去!”
我们有点儿怵他,便头也不回地溜了,事后想起来却很生气,好几天没再到他摊位上去,但终抵不过桂花糕的诱惑,又有說有笑地蹭到老人跟前。老人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看着我:“下次早点儿回家,别让人担心。”我低着头付钱,接过桂花糕,扭头就跑。老人在后面连声笑道:“孩子,慢点儿,慢点儿……”
我毕业前,为他拍了张照片。他一直是这样:六十多岁,个儿不高,须发与鬓角皆有些花白。“闺女,无论啥时候,你得像这糕一样热腾,一样清香……”他的话时时在我脑海中响起。
我折返回屋里,翻出那张照片,看着那个定格的人影儿,久久无法言语……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既普通又美好,就如文中的那位卖桂花糕的老人,带给“我”生活的热气腾腾。一张照片带来一段回忆,让“我”收获了知足常乐的道理。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到位,读罢此文,相信卖桂花糕老人的形象已经留在每个读者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