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毅文,胡福良
(1.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德语2102 班,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养蜂业是“空中农业”,是传统而特殊的养殖业,无论从产业所需的占地空间还是从产业的生态友好性来看,都是非常契合当今中国社会对于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的要求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还不是养蜂强国。中国的养蜂业正处于由家庭式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型探索阶段,这个转型的路该向什么方向走、如何走,是目前中国养蜂业所聚焦的问题。
德国是世界蜂蜜生产强国,生产的蜂蜜为国际上公认的高品质蜂蜜。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显示,2020 年德国蜂蜜出口额为1.56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而德国的蜂蜜出口量为3.08 万t,仅居世界第六,其蜂蜜出口单价为5.075$/kg。而中国在2020 年的蜂蜜出口量高达13.25 万t,位居世界第一,但蜂蜜出口单价很低,仅为1.918$/kg[1],所以我国在由养蜂大国向强国转型过程中亟需提高蜂蜜的质量,完善蜂业体系,将我国养蜂业在数量上的优势拓展为数量和质量上的双优势。
本文将借助D.I.B.(Deutshcer Imkerbund德国养蜂协会)和BMEL(Bundeministeriums für Ernhrung und Landwirtschaft 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的相关报道和政策,探究蜂业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并对比中德蜂业体系的差异,从而为中国蜂业的转型和发展提炼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德国蜂业体系中主要包括5 个主体:蜂场、消费者、政府、蜂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当笔者试图将这5 个主体剥离开来分析时发现,这5 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极强,蜂业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功能都需要2 个或2 个以上的主体配合来完成,下面通过分析这5 个主体来探究其对于德国蜂业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知识资源是一项高级生产要素,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德国养蜂人的知识资源丰富。一方面,大部分养蜂人自身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受大学以上文化教育的人数占50%以上[3]。而且,德国义务教育中有关蜜蜂的科普教育也使得养蜂人对于蜜蜂相关知识较为了解。近年来,德国养蜂人年轻化趋势也更加明显,使得德国养蜂人对于新兴养蜂技术和养蜂科技产品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较高。另一方面,在德国,超过75%的养蜂人加入了养蜂协会[4],每个养蜂人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各个级别的养蜂协会,缴纳会费之后即可成为养蜂协会的成员。养蜂人不仅可以从养蜂协会处学习相关养蜂知识,得到养蜂技能的培训,更可以定期从养蜂协会处获得最新的养蜂技术和科技产品信息。同时,养蜂人有任何技术上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养蜂协会这个媒介向科研机构表达诉求。这样就使得德国的养蜂技术能够不断地被需求刺激而发展。德国蜂场装备着最新的养蜂设备,从脱蜂、运输、取蜜、蜂蜜过滤到产品包装均实现了机械化[5],蜂场的集约化、机械化、组织化程度都很高。
德国蜂场不仅负责蜂产品的生产,同时还具备了深加工和销售能力。蜂场有着产供销一体的特点,生产与蜂产品相关的护肤品、保健品和生活用品等。不仅如此,德国对于蜜蜂授粉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种植户对蜂群授粉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德国的蜂群出租用于授粉的产业也十分兴盛。德国有专门的网络平台,如“BEEsharing”,专门提供给蜂场和农场咨询蜜蜂授粉行业或相互联系[6]。除了产品加工和授粉这两条衍生产业链外,蜂场还承担了蜜蜂科普这一任务。德国有很多蜂场都将旅游和蜂业结合起来,将蜂场做成了旅游农业的形式,在蜂场内建造蜜蜂科普馆、蜜蜂餐厅等,吸引了很多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关注,既做了科普宣传,又延伸了产业链。
德国人对于蜂产品有巨大的需求。以蜂蜜为例,人年均食用1.1 kg,而国产蜂蜜量仅仅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20%左右[7]。当供小于求时,因为有利可图,一方面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投身到蜂产品生产上,另一方面也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到蜂业,这也就刺激了蜂业的发展。当然,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为何德国国内蜂产品的需求会如此大。笔者认为,大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德国对于蜜蜂相关知识和文化的科普教育。不仅德国政府将蜜蜂科普纳入义务教育,还有蜂业协会引导青少年在休闲时间养殖蜜蜂,因而休闲养蜂和青年养蜂人的数量逐年攀升,到2021 年12月31 日,已有1 689 名18 岁以下的养蜂人[4]。并且还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了蜜蜂科普当中,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方式如业余授课、组建养蜂公司等形式进行蜜蜂科普[3]。因此,人们对于蜂产品的功效也有着更深的认识,科普宣传也加深了人类与蜜蜂的关系,所以人们对于蜂产品的强烈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蜂产品消费者是挑剔的消费者。消费者格外关注蜂产品的质量。据波特钻石理论,挑剔消费者能够对产业发展起到正向的刺激,倒逼蜂场不断提高蜂产品质量。因此,德国消费者这种挑剔的态度,也能够从正面刺激蜂场提高蜂产品质量,从而凭借高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德国政府对于蜂产品的质量有着严格的标准,以蜂蜜为例,出台了HonigV(蜂蜜标准),这套标准针对不同蜂蜜有不同的标准,而针对一般蜂蜜而言,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能低于60 g/100 g,蔗糖含量不能超过5 g/100 g,含水量不能超过20%,经德国蜜蜂协会认证的蜂蜜甚至要求蜂蜜含水量小于18%,不可溶解物质不能超过0.1 g/100 g,导电率不能超过0.8 mS/cm,游离酸每1 000 g 不能超过50毫当量,淀粉酶活性最低值为8,HMF 不能高于40 mg/kg。并且蜂蜜还需要经过层层检测,第一层是感觉测试,包括对蜂蜜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的测试。第二层是物理测试,是针对蜂蜜导电率和HMF 含量的测试。第三层是定性分析,主要是针对酶活性和含水量的分析。第四层是微观分析[8]。除了第一层是表层的分析,剩余3 个步骤都是基于德国先进的蜂蜜检测技术,既提高了效率,但又不失操作的精细程度。
此外,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不同品质的蜂蜜,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在蜂蜜包装上标注上了不同等级:一级为Auslese(精选),更高一级为feine Auslese、feinste Auslese、Premium(最优质)。带有这2 类标志的蜂蜜的标准更加严格,品质也更高。以HMF 指标为例,一般蜂蜜的标准是不能超过40 mg/kg,而Auslese 的标准是不能超过15 mg/kg,feine Auslese 的标准是不能超过10 mg/kg[9]。
德国政府还重视蜜蜂福利的保护,将蜜蜂科普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3],旨在加深学生对于蜜蜂的认识,并认识到蜜蜂对于生态的重要性。不仅局限在教育方面,德国政府还面向全社会进行蜜蜂保护的科普宣传,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连同500 多家花卉市场和园林中心,面向全社会发起了“Bienen füttern”(Feed Bees Now 蜜蜂喂养)计划,通过App 和手册向社会介绍特别有益于蜜蜂的植物,并号召人们种植这些蜜源植物来保护蜜蜂。在德国,野花常常作为超市的赠品,并且几乎每一个花园中都种植着混合野花带,还有很多人自发搭建起易于蜜蜂筑巢的“蜜蜂酒店”,通过完善这些适用于蜜蜂的基础设施,来帮助蜜蜂过冬觅食和繁殖。并且德国政府通过补贴和奖励政策来鼓励农民种植蜜源植物。农民依据种植时间长短,通过轮作、休耕的形式来管理蜜源带,以保证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延长,留存土壤肥力,提高蜂蜜品质[6]。
除了关注对蜜蜂有益的植物,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还格外关注对蜜蜂有害的物质。自2018 年12 月19 日起,噻虫胺(Clothiandin)、吡虫啉(Imidacloprid)和噻虫嗪(Thiamethoxam)等新烟碱类药物,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对蜜蜂有害而被禁止在露天使用或出售用于露天使用,并且不会批准这些对蜜蜂有害药物使用的紧急授权。
除了以上措施外,联邦政府与联邦各州共同资助了德国蜜蜂监测(DeBiMo)项目,以期减少冬季蜂群的周期性损失。2004 年以来,DeBiMo 为蜜蜂健康、养蜂技术和养蜂业发展等复杂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蜂业协会在德国蜂业中起到的是桥梁作用。蜂业协会搭建的首先是养蜂人和养蜂知识的桥梁。第一步是入行培训。当养蜂人首次进入养蜂行业,蜂业协会会为这类养蜂人准备专门的流动教师进行入行培训。这些流动教师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养蜂人,通过他们向新入行的养蜂人传授养蜂知识和养蜂技巧,教授他们规避养蜂时容易犯的错误。其次,养蜂协会组织养蜂人学习最新养蜂技术和打造科技产品。由于养蜂是典型的成年后才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行业,因此协会格外注重对于养蜂人的培训。养蜂协会还帮助建立养蜂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科研机构通过养蜂协会获得养蜂人的最新需求,并根据此做出契合养蜂人需求的科技产品;而养蜂人也可以通过养蜂协会了解到最新的养蜂技术和设备。除此之外,养蜂协会还在养蜂人这个群体中搭建了信息交流的桥梁。养蜂协会建立了一个养蜂网络,在这个网络地图上养蜂人可以寻找养蜂学校、养蜂组织和其他的养蜂人,从而在这个网络上实现养蜂信息的交流。
德国与蜜蜂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十分发达,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技术方向。德国先进的养蜂技术和蜂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也是得益于德国蜜蜂相关的研究。科研机构能够通过养蜂协会获知养蜂行业目前需要攻克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技术,并依此来不断地对技术进行改进。同时,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养蜂协会向养蜂人提供最新的养蜂技术和产品。如此,科研机构与养蜂人之间的信息就处于互相流通状态,也正是波特钻石模型中强调的高级生产要素。因为信息的高效交流,德国的蜂机具产业也发展得很快。以2017 年为例,除中国外,新授权蜜蜂饲养与蜂机具相关专利一共有5 项,其中德国2 项、美国1 项、英国1项、斯洛文尼亚1 项[10]。同时,科研机构还能够向政府提供蜂群保护的信息,及时更新对蜜蜂有益物质和有害物质,并且还承担了为政府提供蜂产品检测技术和设备研发的任务。得益于德国科研机构对于蜜蜂的深入研究,德国的蜂产品检测技术和设备都十分发达,蜂产品能够得到高效高质检验。
除了养蜂的技术和蜂产品检测技术外,德国对于培育优质蜂种也很重视。自2014 年以来,德国参与全欧洲的蜜蜂遗传改良计划项目(简称SMARTBEES)。该项目就是由德国国家蜜蜂研究所和德国黑森州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牵头的,核心是结合优良蜜蜂遗传资源,通过育种技术来提高现有品种性能,培育性能优异的新群体和新品种[4]。
综上,德国蜂业体系是一个闭环,蜂业中的每一个主体为蜂业的发展发挥着协同作用(如图1)。在整个大体系中,又可细化出3 个小的体系:知识体系、调控体系和蜜蜂保护体系。在知识体系中,蜂业协会处于整个体系的中心位置,所联系的主体也是最多的,科研机构通过蜂业协会获取需求信息,同时通过养蜂协会向养蜂人传递养蜂技术,而养蜂人从养蜂协会处获取知识资源,同时表达养蜂技术需求。消费者也可以向蜂业协会提出蜂产品质量反馈。在调控体系中政府对整个蜂业进行宏观调控,监管蜂产品质量,控制蜂业内的恶性竞争。在蜜蜂保护体系中,政府和养蜂协会同时作为主动方,向社会进行蜜蜂科普,组织各类活动号召社会保护蜜蜂。而政府还为农场提供补贴,要求种植有益于蜜蜂的植物,并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利于蜜蜂的药物。在这3 个小体系,1 个大闭环的作用下,德国蜂业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1 德国蜂业体系组成示意图
对比德国的蜂业体系,可以发现中国蜂业体系所存在的可改进之处。
蜂业协会可以加强与蜂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提高信息这一高级生产要素的地位,不断加强中国蜂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并使得中国蜂业在蜂业协会的组织下能够实现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生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蜂业中对于蜜蜂相关的科研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无论是理论性研究还是应用技术都应该加大力度,帮助中国蜂业不断加深对蜜蜂的认识,不断提高生产技术。
中国在消费者层面呈现出宽容状态,关注中心放在价格上时,容易倒逼蜂场降低成本,降低质量,提升利润空间,出现市场内恶性竞争的情况,此时政府就应当扮演一个挑剔消费者的形象,加强蜂蜜质量监管措施,调控市场,并不断提升蜂蜜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中国蜂产品在质量上的竞争力。
政府也可以从蜜蜂授粉这个方向入手,将蜂产品生产结合蜜蜂授粉这种产业模式推广,甚至可以与扶贫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通过蜂产品生产加工的形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在蜜蜂福利方面的关注。比如引导人民种植蜜源植物,禁止使用对蜜蜂有害的农药等,这样既能够加强蜜蜂的生态作用,又能够让人们更加关注蜜蜂福利,让蜂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大棚设施农业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的农业也逐渐地走向集约化和组织化的生产,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授粉问题。大棚中缺少野生蜜蜂为其授粉,人工授粉又成本太高;集约化的生产面积太广,单纯靠当地的野生蜜蜂或依赖其他自然因素授粉效率太低,效果也不如蜜蜂授粉的好。因此,蜂群租用授粉产业在当下的中国农业环境中大有可为。
大健康也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产业,蜂疗、蜂产品保健等在大健康行业中颇具竞争力。蜂旅融合、蜂旅结合,实现养蜂业与旅游文化、养生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蜂产业的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使“小蜜蜂,大产业”成为可能。
德国蜂业体系当然有许多值得中国蜂业借鉴之处,但并不全适用于中国,中国蜂业发展的路到底往哪走、如何走、如何才能够走好,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摸索,但德国蜂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