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

2023-03-12 03:10周慧君
艺术大观 2023年36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艺术形式,植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千百年来经过各族人民的不断实践所积淀而成。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审美观念等,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审美特点和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藝术审美;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6-00-03

一、研究背景分析

民族民间舞蹈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加工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生活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我们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古代社会发展历程、民族风俗习惯等重要途径之一[1]。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审美

(一)舞蹈动作的审美标准

1.地域性与民族风格。民族民间舞蹈动作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土壤,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例如,蒙古族舞蹈中的“骑马”“摔跤”等动作模拟了游牧生活,傣族孔雀舞则通过手指的灵动变化及肢体“三道弯”模仿孔雀的姿态,展现了傣族人民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2.生活化与象征性。许多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源于劳动、庆祝等生活场景,如汉族秧歌中的扭动身姿、挥扇踏步等,生动再现了农耕文化的生活情趣和节庆氛围。这些动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历史信息和文化寓意。3.形态美与韵律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讲究线条美、节奏美和空间利用。如汉族舞蹈中强调线性的流动与婉转,而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则注重旋转与摆动的幅度,体现出强烈的韵律美感。4.技巧性与表现力。一些舞蹈动作要求高超的身体控制能力和技巧,如藏族舞蹈中的大跨步、长袖挥舞,以及苗族芦笙舞中的跳跃翻腾等,不仅展示出舞者的技艺,也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2]。

(二)舞蹈情感的表达方式

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它所表达的主题大多是对自然、生活、生命等方面的感悟与思考,人们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情都通过优美、细腻、含蓄、神秘且充满激情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3]。如《阳光下的麦盖提》是一部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以刀郎舞为素材,将刚劲有力的刀郎节奏与粗犷豪放的山东鼓子秧歌进行了巧妙的融合,通过热烈奔放、活力四射的男子群舞,讴歌了新疆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呈现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三)舞蹈服饰与道具的审美价值

舞蹈服饰与舞蹈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共同服务于舞蹈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的传达。舞蹈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历史信息,通过图案、色彩、款式等设计元素展示出特定地域或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传达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舞蹈服饰与舞蹈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不仅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容和情境,还为舞者塑造角色、表达情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元素。如藏族的舞蹈服装通常包括鲜艳的长袍、厚重的皮毛围巾和各种精美的饰品,这些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信仰习俗。此外,舞蹈道具是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舞者的动作紧密结合,成为舞蹈语言的一部分,能够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民族审美情趣的一种形式。在舞蹈表演中,道具是舞者动作的延伸,它不仅能辅助演员更好地表演,也能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美学

舞台布景的设计是民族民间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舞台布景要注意视觉冲击力、形式感和立体感。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布景既要体现出舞蹈自身的美,又要与舞美整体风格相协调,不能过于艳丽或过于单一,要体现出舞美的整体性和丰富性。民族民间舞蹈的灯光音效运用是舞美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灯光音效起到烘托气氛等作用。舞台布景与灯光音效相结合可共同筑起一个多元立体的艺术表达空间,不仅能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舞蹈艺术,还能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三、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发展

(一)舞蹈创作的新思路与新风格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要保持其固有特点和本质特征,还要充分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不断地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舞蹈文化传入我国,这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很大影响,跨文化交流并不是简单地学习和模仿外国舞蹈文化。在当前提倡“艺术个性”“文化多样性”的社会背景下,当代舞蹈艺术家开始推崇个性化表达,将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成为一种有独立思想和精神内涵的艺术品。如群舞《浪漫草原》,编导以新颖的题材和艺术构思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新时代农牧民在草原上幸福生活的场景,抒发了草原人民的率真性情与浪漫情怀,映射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下,人民群众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民族民间舞蹈的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民族民间舞蹈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大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市场也因此日益繁荣。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必然也要走市场化道路。就中国舞剧来说,在保持其艺术性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路径,通过品牌打造、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以及与旅游、影视、互联网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尝试拓宽舞剧产业的发展空间。如《咏春》是一部以咏春拳为题材的舞剧,以同根同脉的民族亲情和自立自强的中华儿女本色为立意,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将“舞与武”的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极具岭南风情元素,将“粤产文艺”向前推进了一步。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一)传统传承方式与途径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传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家庭传承和社区传承。家庭传承是指由家族、宗族或氏族成员等直接在家庭内部进行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文化为中心,通过口传心授而进行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方式。社区传承是指以民族聚居地区为中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人或其家族成员为主体,通过社会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舞蹈团体或民间组织进行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方式。在民族地区,这种家庭、社区以及民间组织相互结合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方式已经普遍存在,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传承途径之一。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传承人。他们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守护者,对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弘扬民族艺术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民间组织是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推广的重要力量,也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民间组织在保护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与普及方面。通过开展舞蹈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民间舞蹈,从而使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中[4]。

(二)舞蹈的挖掘、整理与再现

一方面,要做好舞蹈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对民间艺人、传承人的走访调查,对舞蹈的起源、发展历史及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和记录。舞蹈文献是指记录民族民间舞蹈产生、发展过程的各种历史资料,主要有原始资料、口述资料、文字资料等。舞蹈文献资料的搜集是进行舞蹈文化研究和发掘工作的重要环节,这些历史资料包含了许多与民族民间舞蹈有关的文献,对人们了解民族民间舞蹈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进行研究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要运用数字技术做好舞蹈的再现工作。由于长期的封闭、落后和交通不便,造成我国偏远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存难度大,形式单一,传播面窄,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完整的记录,并在计算机上建立舞蹈数据库,对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视频进行数字化采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一定区域内的共享。

(三)文化传承的创新策略与实践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见证,因此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应当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将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类,在保留原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更具时代性与艺术性,赋予其新的生命与活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更加专注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输出与输入问题。对此,在思考如何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创新时,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一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互动模式。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注重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走出去”工作,把握好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走出去”和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增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二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我国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舞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渠道,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舞蹈文化交流活动[5]。

(四)民族民间舞蹈传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艺术通过国际交流、演出、节庆活动等途径得以跨越国界传播。舞蹈艺术家不断探索将不同文化的舞蹈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混合舞蹈形式。东西方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产生了许多新颖的舞蹈作品,如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结合,以及街舞中对不同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和再创造。与此同时,西方流行文化和现代舞风格的广泛传播,导致我国一些地方性和民族性的舞蹈形式受到忽视或失去原有的生存空间。在跨文化交流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和深层含义可能因翻译、演绎和传播过程中的偏差而丧失,导致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丢失或变形,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欣赏造成障碍。这就需要通过教育、研究、国际交流和政策支持等多种途径,既提高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又保持其独特的身份和价值。

2.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舞蹈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将自身与外界进行了紧密的联系,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个性发展,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和娱乐享受。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再是人们追求快乐、表达内心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魅力,其影响力逐渐下降[6]。

3.保护与创新并举,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要重视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让人民群众在欣赏和享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上,更在于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因此,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时,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恰当地融入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能够与现代文化达到有效结合,从而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得到确切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丹.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使命[J].尚舞,2023(19):108-110.

[2]李小娜.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08):115-119.

[3]张乐.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23-08-14(003).

[4]徐焱.民族民間舞蹈艺术创作的创新路径[J].艺术大观,2023(22):118-120.

[5]李宇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3(05):131-133.

[6]阿依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研究[J].今古文创,2021(18):89-90.

作者简介:周慧君(1982-),女,福建连城人,本科,讲师,从事舞蹈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