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俗色彩文化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在传统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特定颜色或色彩组合。这种色彩文化传承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在设计领域,运用民俗色彩文化可以为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共鸣,使设计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
关键词:民俗;色彩文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6-00-03
在设计中运用民俗色彩文化,可以借鉴各地区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充分利用那些代表性的颜色,如中国传统春节所使用的红色、美国独立日上的蓝、白、红等。这些色彩不仅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更体现了特定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例如,在建筑設计中,运用民俗色彩文化可以通过墙面、屋顶和窗户等元素的颜色选取和组合,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力量与独特魅力。而在服装设计领域,设计师可以利用民俗色彩文化来设计服饰的图案和布料,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致敬,同时创作出具有现代时尚感的个性化作品。
一、民俗色彩文化的内涵
民俗色彩文化的内涵,是中国远古而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体现了各个民族族群的独特风貌,还融合了人们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多样性。这种文化内涵包含了丰富多元的民俗习俗、音乐舞蹈、节庆活动等元素。首先,在民俗色彩文化的内涵中,民俗习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习俗,如过年、婚礼、葬礼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习俗既是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恩的方式,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例如,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月饼制作等,不仅展示了民族特色,也增加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其次,音乐舞蹈在民俗色彩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地区的音乐舞蹈形式各异,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例如,云南的彝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旋律吸引众人,广东的岭南音乐更是以其悠扬动听而闻名。这些音乐舞蹈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是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最后,节庆活动是民俗色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各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灯笼展示等,成为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喜悦的时刻。这些节庆活动不仅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成为记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1]。
二、民俗色彩文化的特点
民俗色彩文化体现了一国或一地区独特的传统风情和民族精神。通过世代生活的积淀,民俗色彩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血脉相传的传统智慧。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心感受的体验。民俗色彩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和社会结构,承载着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习俗。
民俗色彩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元素,如节日庆典、婚嫁礼仪、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与感知,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经验。
此外,民俗色彩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每一个民族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民俗色彩,它承载着民众对自己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表达。这种民俗色彩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世代相传,民俗色彩文化保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形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将继续为后代提供认知世界和塑造自我身份的重要资源[2]。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进程,民俗色彩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现代化、城市化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根基,一些民俗色彩日益消失或被淡化。因此,保护、弘扬和传承民俗色彩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俗色彩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芒。
三、民俗色彩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一)深入研究民俗色彩文化
首先,深入研究民俗色彩文化可以使设计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和习俗。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色彩文化,这与当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深入研究,设计者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使用和象征意义的差异,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表达和传达目标受众的文化特征。其次,深入研究民俗色彩文化有助于设计者拓展思维和启发创意。民俗色彩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图案、纹样、图腾等元素,这些元素蕴含着独特的美学观念和符号意义。通过学习和借鉴民俗色彩文化,设计者可以开阔眼界,汲取各种风格、风俗文化的精华,从中寻找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可能性。同时,民俗色彩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和审美观念也能够为设计者带来灵感的启示,使其创作出更加独特和富有个性的作品。最后,深入研究民俗色彩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民俗色彩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这对本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构成了威胁。通过深入研究民俗色彩文化,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设计者能够给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4]。
(二)合理运用民俗色彩元素
首先,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精心选具有取代表性的民俗色彩元素加以运用。这样能够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中,展示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培养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民俗色彩元素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将其与设计主题相结合。这样可以赋予设计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达效果,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如图1、图2所示,该项目为广东江门民俗手伴礼设计,以广东江门地区6个民俗活动作为载体,选取了恩平灯节、泮村灯会、新会抢花炮、台山浮石飘色、潮连纱龙、恩平放生鲤6个不同的民俗活动,通过研究分析色彩的共性,整合出具有系列性的色彩体系,同时绘制6幅插画(见图1),将其活动主题寓意和象征意义与伴手礼的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符号、象征等视觉语言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3]。
此外,注重民俗色彩元素的运用方法和技巧,避免过于简单粗暴或者机械化的使用。设计师应该根据设计需求,综合考虑色彩的搭配、元素的布局以及整体的视觉效果,这样能够使民俗色彩元素与整个设计作品相互融合,达到平衡和协调,提升设计作品的美感和品质。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民俗文化的扭曲或者误解,确保设计作品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
如图3所示,该项目是为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设计的一款移动端H5交互推广广告。以神秘的凤凰山传说为背景,融入潮州当地撞色强烈的民俗色彩,利用潮州凤凰单丛茶的制茶八道工序,把潮州凤凰工夫茶制茶的步骤融入游戏中,以8个小游戏表现制茶的8个步骤,分别是种茶、采青、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将其合并为一款交互小游戏,使玩家在游戏中获得科普知识,同时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而且富含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设计师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潮汕工夫茶的特点和符号,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强烈吸引力的作品。这不仅体现了设计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同时也凸显了工夫茶冲制这一非遗民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5]。
(三)创造现代化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设计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将传统的民俗色彩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这种融合能够使作品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符合现代人的審美需求,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俗色彩文化。在实践中,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并理解民俗色彩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只有准确把握这些要素,才能在设计中有效地运用民俗色彩元素,并结合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展现出创新与时尚的魅力。同时,创造现代化融合还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审美趣味。以年轻人为例,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可能缺乏了解或兴趣,更青睐时尚、个性化的设计元素。因此,在融合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和符号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从而使传统的民俗色彩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最后,创造现代化融合需要设计师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除了对设计领域的精通外,还需要对民俗色彩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同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也是推动民俗色彩文化现代化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以创新的方式保留和发展传统文化,让民俗色彩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6]。
四、结束语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将民俗色彩文化融入他们的创作中。这种趋势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更展示了民俗色彩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设计师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运用民俗色彩文化元素,在创作中展示出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为社会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明玉.我国传统服饰民俗色彩文化在高校美术中的运用[J].印染,2021(08):83-84.
[2]汪意.我国传统服饰民俗色彩文化在职专美术中的运用[J].纺织报告,2021(10):127-128.
[3]贾煜洲,贾京生.美凝服饰情系色彩—论西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应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艺术设计研究,2018(02):50-53.
[4]夏添,皮珊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电脑美术”微课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25-29.
[5]周丹,徐勇.服饰、色彩与身体——20世纪70、80年代转折时期文艺作品中的服饰话语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3):69-76.
[6]靳森媛,龚彬彬.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壮族服饰文化融入析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06):126-127.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旅产业对接高职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广东民俗旅游数字化设计教学为例”(项目编号:GDJG2021255)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曾爽(1979-),男,广东潮州人,本科,讲师,从事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