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冠青
“饭搭子离职了,比失恋还痛苦”“今晚去单车课,七点不见不散”“周末想去探店,求咖啡搭子”……最近,寻搭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所谓的“搭子文化”,是指把生活中的种种需求、爱好打包分配给不同的对象,主打一个精准、高效,比如“旅游搭子”“脱口秀搭子”“演唱会搭子”等等。就交往程度而言,“搭子”属于弱关系和轻社交,是“高于同学(同事),朋友未滿”的状态。“搭子”之间可以在某些场景下维持特定的关系,既能为彼此提供必要的支持,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负担。
“搭子文化”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形成了对传统固定关系的补充。一般来说,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类情感的三大支柱,人们在这些关系中获取情绪价值,感受爱、支持与包容。只是,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这些强关系力量的表达,往往会受到不少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对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而言,父母更多是止于来自远方的关怀,朋友间见面动不动要“跨越大半个城市”,而爱情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很多时候,年轻人就难免会有落单的时刻,需要独自去做一些事。
可是,人毕竟是社会型动物,需要在社交中汲取能量、对抗孤独。这时候,“搭子”所自带的便利性和清爽感便体现出来了:发现附近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大家聚在一起,无压力地展开活动。就像是一两个人组不起“飞盘局”一样,比起独自行动,伙伴的聚集往往可以获得加倍的快乐。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向,在与“饭搭子”“电影搭子”“旅游搭子”交往的过程中,年轻人其实是在打破固化的社交圈子,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拓展自己的社交半径。
对于这种轻社交方式,有人也表示担忧:这样过度强调功能、停留于浅表层面的“快餐式社交”,是不是意味着社交情感的降级?对此,笔者倒觉得不必过于担心。首先,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与生活中有无数个“搭子”并不矛盾。比起时时刻刻同伴侣、朋友腻在一起,深深浅浅、参差多态的社交网络反而能让人保持开放性,看到更大的世界。
“搭子文化”的妙处还在于,它恰恰是以承认双方交情尚浅为基础的,大家不必尴尬地彼此“装熟”,同时也在为深入交流、成为密友知己创造可能。事实上,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出现陌生化、原子化的问题,与人们有时“边界感”太清晰不无关系。打开微信,每个人都有不少躺在朋友圈里的“僵尸好友”,也许是此前共同参加活动有过一面之缘,也许是多年前的同学或同事,也许就是因工作原因添加的合作伙伴。由于长期缺乏交流、找不到共同话题,很多时候便成了“点赞之交”,直至渐行渐远。
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寻找各类“搭子”,未尝不是“打捞”潜在社交对象、寻回“消失附近”的积极尝试。或许一条简短的“寻搭子”内容,会让自己意外发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找到与多年未见的同学重建联系的契机。大家一起吃个饭、看个话剧,聊聊彼此的近况,反而有利于打破隔阂、建立新的联结。而每增加一个联结,我们就会增加一个感知世界、感知附近的“触角”。
所以,与其说“搭子”是亲密关系的“平替”,不如说它是对固定关系的有益补充,是年轻人尊重内心真实感受、保持开放社交心态的表现。当社交关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和丰富,我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会随之提升。
(摘编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