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之姿

2023-03-12 02:33朱以撒
意林 2023年24期
关键词:四君子意林竹林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味。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描述,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來了,简也出来了。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本文入选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章有删减)

朱以撒,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评委、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委。2009年被评为“中国书坛年度人物”,2014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首批“福建省文化名家”,2022年被福建省政府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意林》:您是先写书法,后写文章,写作对您意味着什么?

朱以撒:1995年我开始写点散文遣兴。此前一直倾心倾力于书法创作与研究。直到这个时候,突然觉得很需要以文学语言表达个人的感受。这种来自个人的需要成为我写作的乐趣。既然是个人感受的表达,真实肯定要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持有精湛的文学技巧,能够充分地表达,着实可喜,甚至让人羡慕。如果不能充分表达,过程中打了折扣或者产生偏颇,只要基于真情实感,也甚可自慰。因为技巧可以在长久的磨炼中逐渐递进、优化,而个人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沾惹上刻意、矫饰的习气,形成惯性,那才是难以捩转的。

《意林》:写作和书法都贴近学生,您对此有什么样的建议?

朱以撒:每一个活动都要设置一些规矩,然后依规矩而行。就像参展,参与展览就是给自己设立一个指标,这个指标要是实现了,也算是参与者最大的欣慰。对写字的人来说,自由程度那么高,可以这么写,也可以那么写,全在自己一念间,自适其适就好。

猜你喜欢
四君子意林竹林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寻访竹林隐士
赵炜 国画
褚玥莹作品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意林双周历(2017.4.1—2017.4.15)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意林双周历(11.16—11.30)
意林双周历(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