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研究

2023-03-12 07:28:11
山西化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硝化生物质反应器

王 帆

(山西云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言

好氧颗粒污泥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在SBR 反应器内被发现以来,因其具有致密的结构、优异的沉降性能、多样化微生物菌群富集共存与协同耦合等特征,已成为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通过建立SBR 反应器,对采用生物质炭作为晶核培养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进研究。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试验材料:CH3COONa、NH4Cl、KH2PO4、FeSO4、MgSO4、CaCl2均来自国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试验仪器:序批式反应器(SBR)2 个,扬州博依特环保科技公司;KSXB-1102 型高温管式炉,汉州卓弛仪器公司;污水COD 快速测定仪,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公司;PHB-4 型便携式pH 计,河南兄弟仪器设备公司;光学显微镜,西班牙Levenhuk 公司;UV-1900i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SBR 直径为90 mm,高度900 mm,有效容积为4 L,系统采用时间控制器进行自动化控制。每个周期设置为6 h,每天可运行4 个周期;在每个周期内的时间分布:进水20 min,曝气290 min,沉淀30 min,出水和闲置20 min;启动蠕动泵往SBR 底部进水,等待水位达到预定位置启动曝气泵进行底部曝气,气体流量为2.0 L/min。周期结束时,SBR 内溶解氧(DO)浓度在5.5 mg/L 以上。在1#SBR 中投加颗粒生物质炭,2#SBR 不投加颗粒生物质炭(对照)。

1.2.2 试验用水与接种污泥

SBR 试验用于采用人工配制模拟废水,在纯净水中加入 CH3COONa、NH4Cl、KH2PO4、FeSO4、MgSO4、CaCl2等物质进行配制,进水水质COD 控制在960~1 000 mg/L,氨氮浓度控制在150 mg/L,总磷浓度控制在10 mg/L。SBR 接种污泥来自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絮状污泥,污泥体积指数SVI 为110 mL/g,污泥质量浓度为3 500 mg/L。

1.2.3 分析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H4+-N、NO3--N、NO2--N浓度;污水COD 快速测定仪测定COD 值;pH 计直接测定pH 值;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数码照相机观察和记录污泥形态变化[2]。

1.2.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热提取法提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EPS 中的多糖(PS)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蛋自质(PN)采用修正的Lowry 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2.1.1 好氧颗粒污泥外观形态变化

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变化进行实时跟踪观察。实验结果表明:SBR 运行至12 d 时,1# 实验SBR 中褐色污泥呈微细化,生成有小部分不规则污泥聚集体;2#对照SBR 中无不规则污泥聚集体出现。SBR 运行至22 d 时,1#实验SBR 中出现大量颗粒污泥;2# 对照SBR 中才出现小部分不规则污泥聚集体。后期SBR的继续运行,两个SBR 内颗粒污泥继续保持生长,颗粒污泥的粒径不断增大,颗粒污泥的数据不断增加。1#实验SBR 运行至50 d 时颗粒污泥数量约占90%,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3 mm,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且表面光滑圆润,可明显观察到颗粒污泥中的生物质炭晶核。2#对照SBR 运行至50 d 时颗粒污泥数量约占80%,颗粒污泥粒径约为2~4 mm,颗粒污泥结构相对松散、不稳定、易解体。

在实验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质炭,可有效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缩短其培养时间,同时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致密稳定[3]。

2.1.2 污泥沉降性能变化

对1#实验SBR 和2#对照SBR 内污泥浓度和污泥体积指数(SVI)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如下。

1#实验SBR 和2#对照SBR 内污泥浓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污泥体积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反应器运行初期,1# 和2# 反应器的污泥体积指数分别从112.09、111.18 mL/g 增大至130.15、133.28 mL/g;在该时间内1#和2#反应器的污泥质量浓度分别从3 447、3 533 mg/L 增大至2 411、2 437 mg/L。反应器从1 d 运行至50 d 期间内,1#和2#反应器的污泥体积指数从增大值分别降低至55.47、68.22 mL/g;在该时间段内1#实验SBR 污泥质量浓度表现为缓慢的增大趋势,2#对照SBRSBR 污泥质量浓度表现为缓慢的下降趋势。

在反应器内,初期运行时期过高水力剪切力会影响到絮状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能差的污泥被洗脱出反应器。当污泥体积指数在100.00 mL/g 以下时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从1#实验SBR 与2#对照SBR 的对比数据可知,投加了生物质炭的1#实验SBR 污泥质量浓度以及沉降性能始终优于未投加生物质炭的2#对照SBR,生物质炭的存在可以有效保留反应器中的污泥数量,将反应器内微生物水平维持在良好状态,更加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2.1.3 EPS 中PS 和PN 的变化

对1#实验SBR 和2#对照SBR 内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的主要成分PS 和PN 情况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从1 d 运行至50 d 过程中,1#实验SBR 和2# 对照SBR 内PS、PN 含量均表现为快速增长趋势,1#SBR 和2#SBR 内PS 含量分别从5.80、5.52 mg/L 增大至41.96、24.59 mg/L,PN 含量分别从接种污泥的31.59、31.02 mg/L增大至260.47、207.43 mg/L。在SBR 内投加生物质炭可有效促进反应器内污泥EPS 的分泌,进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2.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水处理性能

2.2.1 造粒过程中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对两个反应器内COD 及各氮类指标去除效率进行定期测定,测定结果分析如下。

运行初期,1#和2#SBR 出水COD均降低至80mg/L左右,COD 去除率分别为98.11%、95.20%;运行到10~15 d 时间内,1# 和2#SBR 出水COD 均升高至180 mg/L 左右,COD 去除率大幅度降低,原因为该阶段污泥流失导致反应器内微生物量减少;运行至20 d后,1# 和2#SBR 出水COD 均降低至20 mg/L 左右,COD 去除率提高至98.50%左右,该阶段尽管污泥浓度下降,但是伴随有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在1# 和2#SBR 内,两者COD 去除率无显明差别,SBR 中加入生物质炭对COD 的去除率基本无影响。

运行在1~5 d 时间内,1# 和2#SBR 内NH4+-N浓度呈现大幅度下降,NH4+-N 去除率最高达99%,去除效果理想,该阶段内反应器发生有硝化反应,生成有一定量的NO3--N 和NO2--N;运行在5~25 d 时间内,1#和2#SBR 内NH4+-N 浓度呈现大幅度上升,两反应器内NH4+-N 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21.5、146.5 mg/L,两反应器内NO3--N 和NO2--N 量也在降低,硝化作用减弱,主要原因为反应器污泥沉降性恶化、硝化细菌流失;运行在25~50 d 时间内,该阶段NH4+-N 进水质量浓度从之前的210 mg/L 降低至60 mg/L,1#SBR、2#SBR 内NH4+-N 浓度去除率分别最高为71.5%、64.8%,该阶段内出水无NO3--N 和NO2--N 存在,该阶段内存在大量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内发生有同步硝化反硝化;运行在1~50 d 时间内,1#SBR、2#SBR内TN 的去除情况基本与NH4+-N 去除量情况一致。

2.2.2 周期内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对1#SBR、2#SBR 一个周期内的水质指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运行2 h 后1#SBR 中出水COD 浓度降低至100 mg/L 左右,2#SBR 在运行3 h 后出水COD 值降低至100 mg/L 左右,在SBR 添加生物质炭作为晶核培养颗粒污泥可加速降解COD;在反应器一个周期内,NH4+-N 和TN 的降解量及降解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未检测到NO3--N 和NO2--N,原因为在反应器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1#SBR、2#SBR 内TN去除率分别最高为71.5%、64.8%。

3 结论

1#SBR 和2#SBR 均可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投加了生物质炭的1#SBR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速度更快、结构致密稳定;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两反应器内污泥沉降性能不断优化,SVI 均可至70 mL/g 以下;两反应器内EPS 含量均表现为急剧上升,投加生物质炭的1#SBR 内EPS 上升幅度更大,生物质炭可有效促进反应器内污泥EPS 含量的分泌;在造粒过程中1#SBR 和2#SBR 对COD 去除率均能达到95%以上,生物质炭的加入对COD 去除率基本无影响;一个周期内两反应器NH4+-N 和TN 降解量及降解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运行周期内未检测到NO3--N和NO2--N,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猜你喜欢
硝化生物质反应器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升密操作与控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36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5期)2021-11-20 05:50:44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中国造纸(2020年9期)2020-10-20 05:33:36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MBBR中进水有机负荷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研究Ⅰ:
费托合成微反应器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