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顶欣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兰家村作为四川省一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农村,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的福祉和生活质量。通过对该村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主要产业等方面的介绍,分析了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兰家村位于川西南某市沱江中下游,属于非贫困村。该村面积为1 km2,辖6 个村民小组,全村556 户,共1 720 人,其中外出人员600 余名,占总人口的30%以上。中青年人口流失比例较大,留守人口多为老人,逐渐呈现“空壳化”。兰家村贫困户有17 户76 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村社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会定期回访这些人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兰家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兰家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带动,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花椒种植产业,占地约26.3 hm2,2022 年总产值达到了28 000 元,占据兰家村集体经济收入的100%。
兰家村为推进花椒种植产业发展,多次邀请该领域专家勘测本村花椒种植业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积极争取区、镇产业扶持政策和项目,深入听取群众关于村级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建议,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兰家村特色的花椒种植产业,壮大兰家村集体经济。2022 年,在尊重村民自主意愿的情况下,村两委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的方式,完成了一、二、三社的公路硬化,共计877 m。在改善农村风貌方面,积极推动农村厕所升级改造,提升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解决垃圾处理设备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兰家村离城区距离较远,地域广阔、村民居住地不集中、交通道路承载能力有限、供排水和电力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全村无直通的高速、国道和省道等大中型道路,乡道成为与镇、村仅有的交通道路,且无水路。全村水泥、沥青硬化的道路占比68.5%,无硬化的泥巴村道占比31.5%,平均村道宽3.5 m,仅能通过6 t 以下的农用货车。兰家村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尚不健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供排水系统以老式排水沟为主,缺乏现代化的管道供水,农业园区需水量大,原有水利设施现已不能使用,农业生产也只能沿用老式人工挑水和从堰塘等抽水的灌溉方式,缺乏水肥一体化设施,限制了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且人工投入成本高。而且用电高峰电力供应十分不稳定,村民日常生活用电存在一定问题,对农业生产更是造成极大影响,个别地方甚至由于停电导致生产活动中断。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兰家村农业生产以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集体经济意识淡薄,其中仅有少部分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参与决策的人数仅有6 人。兰家村村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其思想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加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导致村民对集体经济制度的了解不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兰家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仍是以村干部直接决策为主,村民缺乏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票决策、建议意见等权力。在一些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作和收益分配并没有得到充分公开,这使得村民难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参与其中的具体收益和权益。这种透明度的缺乏会引发村民的疑虑和犹豫,从而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1]。最为重要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创造的经济收入不高,不如农户自己生产带来的收入,对村民吸引力不强。村集体创造的就业岗位少,带动农户就业少,一些村民可能认为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在集体经济活动中无法获得足够的成就感。除此之外,个别村民可能会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收益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的付出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影响了参与积极性。这可能是因为之前的集体经济活动并没有给其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利益,导致参与动力下降。
兰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未达到期望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政策。在规章制度方面,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缺少规章制度的明确约束,导致内、外部发展状况松散,管理结构的合理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2]。人员管理方面也不到位,村集体经济工作未层层落实到个人,分工不够明确具体,缺少沟通协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应该是乡村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在兰家村都是由村两委来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政经合一的现象让兰家村集体经济运行受到很多制约,很多重大事件都要通过村两委进行商讨决策之后向上级报备,经过相关部门审核之后才能启动。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不了主导作用,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约束。同时,在农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流动的透明度不够,使得收益流向模糊不清,利益分配也缺乏合理性。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对集体经济的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兰家村远离城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既没有可以开发的荒山和林地,也没有可创收的经营性项目,受地理条件、经济规模、资金回报周期等方面的限制,外来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时更倾向于收益高、运作好的城市区域[3]。加之村集体流转土地规模较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出现了售卖难、收入低的局面,也限制了兰家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使得兰家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更为乏力。另外,兰家村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以传统农业为主,相较于其他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情况来说,兰家村集体经济可发展项目较少,农民收入较为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的收益来源,这也使得兰家村的集体经济与现代化市场不能进行有效对接,一旦市场产生波动,单一化的产业将难以应对经济风险。同时,现阶段我国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经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更凸显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基础不牢固、发展缓慢等问题。
产权主体行为能力主要包括村干部的行为能力和村民的行为能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努力[4]。然而兰家村的村干部大多数未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学习过市场经济等相关专业理论,在管理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市场判断不准确,缺乏长远目光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能力,不能够很好地带领集体经济长远发展。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来说,兰家村农村人口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手段有限,许多村民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新型经营模式等方面了解不足,对政府新出台的文件不够了解,传统的思想观念也难以进行改变。多数农户不明白何为集体经济,在思想观念上理解不到位,甚至会有人对集体经济产生抵触情绪,多数人更加趋向于自主生产和销售,集体经济意识淡薄,也就造成了村民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兰家村村民在农业销售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即使擅长种植,但是对于后期如何进行大规模销售之类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又不愿到农村,而是选择留在城市,这也就导致了兰家村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农民收益没有得到改善,也就很难用实际行动去改变村民们的一些偏见[5]。村民的思想得不到改变,主体积极性上不去,农村集体经济也得不到提升。
进入新时代以来,兰家村因政策调整获得了一些收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从兰家村的现有政策来看,区级、镇级政府对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重视不足,在硬件设施建设和专业人员配备上的扶持力度不够,资金、补贴支持力度不够,远远不足以保障兰家村集体经济的运行。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补贴及税收优惠,从而加快改善兰家村目前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给予人员支持,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员培训,提升兰家村集体经济人员的专业水平。政府引进人才的同时,最好能够结合兰家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向兰家村输送具备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村集体经济涵盖的范围广、人员多,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6],但是,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现有的人员责任制度不完善、财务不公开明确、管理监督制度欠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兰家村集体经济无法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确保兰家村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不仅是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格局。兰家村应该将未通车道路、水电和通讯设施进行合理规划,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项目。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会耗费大量资金的问题,兰家村的基层干部可以采取多种融资手段,比如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和吸引一些社会资本参与,既可保证设备设施质量,也能加快推进兰家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兴建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能为村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改善兰家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7]。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多方面考虑兰家村的产业需求,比如考虑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这些因素,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兰家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兰家村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可结合互联网及大数据进行建设,在为村民还有农村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让农产品有更快、更好的销售渠道,也加强了对资本的吸引力。同时,要定时维护基础设施,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以此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效率,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要想持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加强兰家村人才队伍建设[8]。
1)明确奖惩措施,强化精准扶贫政策。正向激励集体中的积极分子,增强其责任意识,健全带头人的考核激励制度,培养带头人的管理组织能力,树立协作意识。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管理,鼓励其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中,并在集体经济中给予相应的政策和教育倾斜,帮助其增加收入。
2)明确人才引进和投资商引进条款。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高知识分子和技术型人才不可缺少,部分落后地区对比经济发达地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人才。对于人才,应该建立起同劳动成果成正比的回馈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既调动了其积极性,又能留住人才。此外,也需定期举办培训和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的村委会成员,让其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理论,从而提升思想觉悟水平,增强干部队伍在乡村振兴中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3)根据新时期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情况,注重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在向村民宣传集体经济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培训范围,因地制宜了解农民缺乏什么技能,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掌握有效的致富技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样性。随着各项政策的颁布,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比如,在2018 年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到,农村集体经济要形成多种形式的股份发展,在此机遇上,各个地区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通过形成股份制等经济实体的方式来进行分红。
1)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借鉴现代化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股东会等功能性组织,以此来确保资金的公开透明,让农村集体经济成员的利益不受侵害,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2)通过“合作模式”,让发展好的地区经济体带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体,实现互帮互助的合作模式,优势互补,形成更大、更好的农村集体经济体。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资源整合以及与市场对接等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巩固现有的优势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各项组织功能,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
3)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分配土地资源,加快资金流转。定期进行资产核查,使集体成员能够亲身体验到收益增长。清晰明确产权归属,健全兰家村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度,提升其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真正的竞争实体。
当前,兰家村的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政策的制定不仅需要在纸面上得到体现,更要落到实处,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成员的权益,同时也要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管理层的责任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之,只有持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为农民提供坚实保障,从而实现兰家村经济稳健增长,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集体经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