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盘面继续维持纠结的走势,该如何应对?
近期说过:沪指光看点位意义不大,关键是盘面氛围。目前涨停家数不多,且多为低位,没什么持续性,短线虽有机会,但难度比较大,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休息并非是坏事儿,等待盘面转强信号出现,这期间也可以观察调整相对充分方向能否出现资金对抗形态。
2月汽车销量释放出哪些信号?
2月环比1月有所恢复是预期内的。更关键的是通过前两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到,新能源车同比增长在23%,而汽车整体销量同比下滑21%。对此分两方面解释:一是对今年新能源车增速放缓市场有共识,但幅度多少没有明确标准,增长在20%左右难以提升资金预期。二是在新能源车增长的背景下,汽车整体销量同比下滑,这说明燃油车销量相对差一些。当然,今年刚过去两个月,后续要持续跟踪恢复情况,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湖北对汽车补贴的力度较大,有哪些影响?
政企补贴加一起的力度确实很大,不过,对此要客观看待。汽车产业在湖北有着重要地位,政府支持补贴并不意外。再细化看,补贴大的品牌、车型多集中在销量欠佳的产品中,如果没有大额补贴,产品竞争力不强,补贴后的价格可以提升性价比,目前看订单提升较多,但持续性不好说,一旦补贴结束,销量大概率还会回落。所以这种模式理论上难以在其他品牌和其他地区复制,或者说即使有类似的操作力度也不会这么大。
总之,汽车行业有着重要作用,后续一定会有更多政策跟进,具体要持续跟踪,否则销量的压力会比较大。相对格局清晰依旧的是新能源车占比不断提升,且内部格局逐步清晰,龙头优势相对明显和确立,零部件更具弹性的方向。从逻辑上看,相关公司具备阿尔法属性,但从走势上看,想表现得更强也需要行业贝塔的配合。
通过近期的重要表态,哪些方向值得中期跟踪?
主要有消费、数字中国、新能源、制造业等,后续都会有政策跟进,但反映到二级市场有所不同,因为资金有限,结构性为主。换言之,谁调整多了、够充分、配合企稳信号或者催化剂,容易有中期机会。反之,涨多了,尤其是创阶段新高,安全边际就不足了。所以现在要明白哪些方向更具备中期安全边际,而不是跟着市场声音涨时看涨、跌时看跌!
都在说军工超预期,你怎么看?
2023年军费增速较2022年提高0.1%,增速为四年以来最快,超过GDP预计增速2.2%。从行业细分看,无人化、激光武器、卫星互联网、信息化等方向更值得从基本面跟踪。
具体看,与传统模式下拼人数不同,新模式更多看无人装备,如无人机、无人车等,且无人装备极易损耗,需求和渗透率都将快速提升。激光武器与无人装备相对应,因为其是重要的反无人装备。2021年珠海航展上展出了LW-30激光防御系统与激光扫雷排爆系统,2022年珠海航展更是展出了车载战术激光武器。这两个方向均具备1-10的潜力。
卫星互联网不是一个新概念,由于太空轨道与通信频谱是有限的资源,全球遵循的是“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规则,所以加速建设是必然。早在2018年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分别推出虹云、鸿雁星座计划开启了“中国星链”的探索。此外,指挥系统正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与国产替代、信创等方向重合。
走势上看,军工也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板块,通常短期涨幅大、声音都看好的时候,往往就是调整的开始,类似半导体。短期资金相对强的是卫星产业链,相对弹性好一些主要集中在200亿市值且处在上升趋势中的。还有一个选择是行业ETF。
從估值上看,部分龙头白马(多为500亿市值以上)未来两年业绩增速有望超过30%,而近期股价低点对应估值在20倍附近,虽然谈不上大幅低估,但至少中期看是有一定性价比的。不过,对于行业的担心在于业绩释放能力,去年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但受制于多种原因,业绩释放能否如期尚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还需要一季报进一步验证,这更能决定资金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