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讲好“黄河故事”展现民族精神

2023-03-12 12:04夏厚杨陈维达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1期
关键词:治河长河黄河

□夏厚杨 陈维达

近期,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的热播,引发了观众的观剧热情,也吸引了观众对黄河文明、黄河故事的关注。自2022年11月11日开播至今,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播出首日每集平均收视率0.484%,次日0.443%,连续两日排名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豆瓣开播评分8.4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哺育、繁衍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黄河以其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千古气势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又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曾被称为“中华之忧患”。从传说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始终同黄河母亲同呼吸、齐命运、共患难,在与黄河水患几千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治河就是治国,治国必治河。九曲黄河万里沙,基于治河的需要,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意识,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也成为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方略。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少统治者都把兴修水利、治理黄河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选取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河一场大洪水所造成的洪灾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黄河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由于洪水成灾,黄河、淮河、运河三水河道毁坏,影响到康熙帝平三藩的大业,清王朝的政权也岌岌可危。为了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康熙帝力排众议,决心将治河与平三藩同时进行,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统领治河。经过数不清的波折,最终黄河安宁,运道畅通,三藩平定,逐步迎来了“康乾盛世”。

一部跨越了千年的艰辛治黄史,浓缩出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

法者,治之端也。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专章,并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黄河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

电视剧《天下长河》正是立足于黄河文化,全景式展示康熙年间黄河治理故事的精品力作。剧中的康熙,心系天下苍生,平三藩、收台湾,不拘一格用人才,起用治水能臣靳辅和落第举子陈潢来治理黄河水患。由于他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黄河为患的局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作为河道总督的靳辅专心治水修河道,哪怕自己身处险境,被贪官污吏陷害,依然内心坚定、毫无畏惧,心系黄河治理和百姓安危。自称“河伯投胎”的陈潢对黄河洪水的脾性知之甚深,年少就走遍黄河沿岸,对水患之事有独到见解,他不爱做官不爱财,一心只想做实事。

以靳辅、陈潢为代表的治河之士,有着“逆流而上护卫苍生”的热血之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毅之情。他们齐心协力、栉风沐雨,深入黄河源头实地勘探测绘,坚守在建坝造堤一线,与各种危害治河利益的官僚抗争,具有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崇高品格。他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代代治河人的生动缩影。剧中多次提及的大禹、李冰、潘季驯等一代代治河名臣呕心沥血疏河道、筑堤坝,守护着天下百姓。他们身上所迸发和展现出来的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勤劳勇敢、舍生忘死的治河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天下长河》自播出以来,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很难想象在300年前肩负起治理黄河的重任,需要多大的胆识与魄力!”“致敬古今黄河守护者们!”“靳辅坚守河堤的决心、舍生忘死的勇气实在是太震撼了!”……剧中所传递的黄河治理文化及其精神内涵深深感染了荧屏前的观众,也使得更多人关注黄河、爱护黄河。读懂黄河文化,挖掘时代价值,从而凝聚新时代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精神力量,可以说,《天下长河》做到了。这也是这部历史传奇剧所独具的精神底蕴。

可以设想,在《天下长河》《黄河安澜》等一批黄河题材的优秀文化品牌作品带动下,将会有更多黄河文化爱好者、文艺工作者和媒体组织加入到讲好“黄河故事”的行列中来,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制作推出更多展现“黄河故事”的文艺佳品,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治河长河黄河
日落长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长河上游清流梦
《治河论》浅谈
叶云岳:半生筑起创新长河
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