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奚如,郑开明,2*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南京 210029;2. 宿迁市中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 宿迁 223800)
痰饮乃是由于阳气不足,水饮运化迟滞,停积于脏腑肌肤之间为患[1]。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无形之痰”包括痰核、瘰疬等停滞在脏腑经络中之病理产物。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称为饮,饮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饮发于中”“民病饮积心痛”[2]及“饮发中满,食减”[3]。饮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金匮要略》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分。水液在体内循环流转,需要依靠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及三焦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4];《素问·灵兰秘典》有“三焦者,……,水道出焉”[5]。若素体阳虚,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及或三焦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则水液流转不畅,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变为病理产物。症虽复杂而多变,然其本质则为阳虚水湿停聚,水湿痰饮一源而多歧,均属阴邪,易伤阳气,进而导致肺脾肾气化功能进一步受损。因此,痰饮是人体水液运化敷布失常,凝聚停滞而成的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就是人体阳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标实就是痰饮停滞。痰为阴邪,非温不散,对于痰饮病的治疗,张仲景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6]原则,温药既能温阳化气,恢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又能温散痰饮,蠲除邪滞,因此成为治疗“痰饮”的基本原则。
痰饮不仅是致病因素,而且也是病理产物,痰饮病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责之于素体阳虚、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及三焦水道不利三个方面;其外因主要归咎于感受风寒、冒雨、涉水、久坐湿地等为寒湿侵袭。内外因常胶结为病。
素体阳虚。此类患者,无力运化水液,易生痰饮。唐容川在《血证论》云:“阳气不足,则水泛为痰也”[7]。当代名医秦伯未在《临证备要》中也指出:“痰饮咳嗽的形成,主要由于本身阳虚”[8]。
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内经》曰:“形寒寒饮则伤肺”[9],肺失宣肃,治节无权,水道滞塞;脾运失健,湿贮于肺;肾主水,司开阖,肾阳不足则肾无温煦蒸化之力,水不化气,则水津停聚,均可为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饮溢四处,形成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停于五脏,形成心水、肺水、皮水、肝水、肾水。作为病理产物,无论是有形之痰饮,还是无形之痰饮,总属本虚(阳虚)、标实(痰饮留聚之阴盛)之证。虽然有饮郁化热,也属于特定条件下的异常表现,并不能改变痰饮病阳虚阴盛之本质。
三焦通调水道功能异常。前文提及,“三焦者水道出焉”[5],人体之水液通调依靠三焦的正常运行。三焦阳气不足,则气化失常,水聚而成饮。
感受风寒、冒雨、涉水、久坐湿地等而为寒湿所侵袭,寒湿易伤阳气,影响肺脾肾气化功能,进而引起痰饮病。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含义指根据痰饮的性质、生成转化部位等,视标本轻重缓急的不同,以温药治痰饮病之本,以其它不同属性的药物治痰饮病之标,使温而不过燥,攻而不伤正,润而不滋腻,清而不寒遏,表而不过散,以达温阳气、调脏腑、谐寒热、行气液、祛痰饮之功。即温药治痰饮病之共性,“和之”则是治痰饮病之个性。“温药和之”其临床意义如下。
脾胃居中属土,万物所归,主气机升降和运化水液,脾胃虚则痰饮内停,流溢四肢百骸。温药燥湿健脾,气机升降有权,清升浊降,水谷精微运化正常,输精养肺,助肾制水,痰饮自化,不复再生。如《金匮要略》以苓桂术甘汤主治“心下有痰饮”[10]。故李中梓云:“故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11]。朱丹溪亦提倡实脾土、燥脾湿的方法,化痰治本。
肾主水,为诸阳之本,通过三焦道路而布达于全身。肾气不足则水无所主,三焦气化失司,水道不通,水湿停聚而为痰饮,因而温肾通阳,使肾气充沛,水得其主,痰饮消散而不致再生,亦为治痰饮之本法。如《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10]。
肺宣降脾所转化之水谷精微以濡养全身,并将体内代谢的产物,随水液排出体外。若肺因寒邪侵袭失于宣降,则水饮内停,聚为痰饮。故治当以温药补益肺气,温散在肺之痰饮寒邪,则气有所主,宣降得力,津液流畅,痰饮自消。如小青龙汤主治支饮。痰饮主要因阳虚水液停聚而成,多从寒化,但也有日久从热化者,即饮郁化热,此时痰饮虽有燥、火,并非无饮,而是痰饮与燥火并存,治疗当依李中梓“毋过于凉润,以伤中州,稍用脾药,以生肺金”[11]。根据痰饮热化的情况,采用寒热并治之法,即“和之”之意,以达清热润燥化饮的效果。如“肺胀……,心下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太阳主开,主表,总统营卫,太阳经为人身之藩篱,人体感受风寒,太阳经脉便首当其冲,主开功能受限,卫气闭郁,气机升发失常,水液不能正常运转 输布,停聚而为痰饮。肺主皮毛,与卫气相通。卫气被遏,肺气难以降,也可内发痰饮。治则温通太阳经脉,使卫气畅达,推动津液流通,痰饮可消。如《金匮要略》痰饮病篇主以大、小青龙汤发其汗治溢饮[13]。针对郁热在里用大青龙汤,在辛散外寒之中加入清热之品。
膀胱为州都之官,在肾阳的推动下,主气化水液、蓄纳和排除小便。膀胱气化无力,浊阴弥漫而为痰饮。温通膀胱,三焦气化有权,水液有出路,痰饮便能消除。如“假令瘦人脐下有悸,……,此水也,五苓散主之”[14]。五苓散温化膀胱水液以治痰饮。
痰饮多为虚实夹杂,虚实之间又互为因果,虚可生痰饮,又可因痰饮而为实。虚则必须温补,实则需用消导攻逐。虚实并重治则依《金匮翼》“寓攻于补,或寓补于攻,斯痰去而正无损”[15]。如治隔间支饮之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若痰饮坚实则须攻逐,如十枣汤,大枣甘温,亦寓有“温药和之”之意,缓和诸药,扶正补脾,使痰饮去,脾胃健,痰饮不复再生。攻逐后以“糜粥自养”,也充分体现了“和之”的含义。
案1:苓桂术甘汤治疗心慌头晕案
患者曹某,男,79岁,2018年10月25日因“发作性心慌不适伴头晕半月余”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作性心慌不适,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休息后20~30分钟缓解或自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外院诊治未见好转,建议转入上级医院诊治。入院时:神清,精神可,发作性心慌不适,头晕时作,体位变动时加重,无视物旋转,无眼前黑朦,双手指间关节及两髋关节疼痛时作,口干,痰多,咯吐中等量白黏痰,偶有反酸,纳一般,寐差,夜尿3~4次,大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予原口服药,加美托洛尔口服,至10月29日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辨证:水饮凌心。治法:温中化饮,止眩定悸。方药:苓桂术甘汤合桂甘龙牡汤加减:茯苓50 g,桂枝20 g,麸炒白术10 g,炙甘草10 g,龙骨30 g,煅牡蛎30 g,泽泻20 g,法半夏15 g,干姜6 g。共2剂,日1剂,早晚分服。
2018年10月31日2诊,患者药后神清,精神可,发作性心慌不适明显减少,头晕好转,体位变动时加重,无视物旋转,无眼前黑朦,双手指间关节及两髋关节疼痛时作,口干,夜间咳嗽,痰多,咯吐中等量白黏痰,纳一般,寐差,夜尿3~4次,大便调,舌红苔白,脉沉滑。方药:苓桂术甘汤、桂甘龙牡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处方:原方加醋五味子6 g,燀苦杏仁10 g。共9剂,日1剂,早晚分服。
3诊,患者药后发作性心慌不适未作,头晕不适好转,体位改变时亦无症状。
按语:《金匮要略》:“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16]。及“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10],患者中阳亏虚,脾气亏虚,痰饮积聚,水饮凌心,故心慌不适;水饮凌肺,故咳嗽、胸胁支满;邪遏上升,故头晕目眩,治以温中化饮。《伤寒杂病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7]。治以温养心阳。方拟苓桂术甘汤合桂甘龙牡汤加减,共奏温中化饮,止眩定悸之效。服2剂,患者心慌不适未作,头晕不适好转,但咳嗽咳痰,痰量较多。《金匮要略》:“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支饮者,……,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其呕,……,加杏仁主之”[18]。患者复诊咳嗽咳痰,原方加半夏、干姜、五味子、杏仁止咳平喘,1剂尽,患者头晕咳嗽好转,诸症好转,更服余剂,后患者眩晕心悸未作。
案2:发作性每天双眼发黑即入睡8年
患者强某,女,61岁,2019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诉八年来不定时双眼发黑,随即迅速入睡,每天发作,于步行或活动时均发作过。持续时间数分钟,伴有鼾声。发作时无出汗、抽搐、二便失禁,醒后无不适。20天前因“颈椎管狭窄、眩晕待查”于外院行“颈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上述症状发作更加频繁,甚至每天2次以上,睡眠时长数分钟到十余分钟不等。就诊时:头不昏,口苦,无口干,胸不闷,胆怯易惊,噩梦纷纭,二便调,舌红,苔薄,有水气,脉沉细弦。辨证:水气上凌伴有少阳证。治拟温阳化饮兼和解少阳。方药: 苓桂术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茯苓30 g,桂枝10 g,麸炒苍术10 g,炙甘草10 g,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醋柴胡15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黄芩10 g,红枣10 g,生姜3片,14剂,水煎服。
2019年12月18日2诊,服药第3天患者发作性双眼发黑即入睡较前明显好转,每天仅发作1次,每次持续时间几秒,可以自行控制不入睡。12月16日因情绪波动症状稍有加重,睡眠时间持续几分钟,后背痛,怕热,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辨证:痰饮上凌,饮郁化热。治拟温阳化饮兼清郁热,原方加炒白芍10 g,炒枳壳10 g,姜竹茹10 g,陈皮10 g,7剂,水煎服。
2019年12月25日3诊,患者诉近7天无发作性眼前发黑即入睡, 8年来从未有过,自感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怕热好转,夜寐欠安,颈肩腰游走性刺痛,舌红苔薄,脉沉细。原方加减巩固治疗。随访1年,患者眼前发黑即入睡未再发作。
按语:初诊患者以“双眼发黑即入睡”症状为主,伴有胆怯易惊,噩梦纷纭,舌红苔薄有水气,脉沉细弦。脉沉当责有水,水气凌心则噩梦纷纭,心神不安则胆怯易惊,水气上凌轻则目眩,重则双眼黑曚。如《金匮要略》:“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苓桂术甘汤主之”[17]。故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发无定时,口苦嗜卧属少阳,如《伤寒论》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19]。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龙骨牡蛎镇心安神;二诊虽患者发作性双眼发黑即入睡较前明显好转,但仍未完全恢复,且后背痛,怕热,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为痰饮日久,饮郁化热,故加枳壳、陈皮理气化痰,竹茹化痰清热,实则温胆汤、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合方,温胆汤[20]加芍药缓急止痛。三诊药已对证,颈肩腰游走性刺痛考虑为手术后气血不和引起,重用炒白芍即仿桂枝新加汤之意以治身体疼痛;重用茯苓以宁心安神。随访1年患者眼前发黑即入睡未再发作,说明患者痰饮病,经过温阳化饮兼清郁热,病已治愈。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首次提出“痰饮”病名,既是现代医学临床常见疾病的表现之一,也是当今诸多疑难怪病常见原因。“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是对痰饮病的治则、方药等多方面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其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痰饮为病,病无定型,亦无定势,故拟方用药时,须在“温化”的过程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根据病位、病势的不同,分别辅以发汗、攻下、利小便等“和之”法;还要根据脏腑病理改变,治其生痰饮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