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的实践与应用

2023-03-11 09:49吴志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流行色 2023年12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色彩创作

吴志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0 引言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旨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创造性。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该课程的实践与应用成为必然之举。在这一背景下,对色彩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成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通过分析该课程的实际操作与学术应用,更好地理解高职美术教学的现状,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创作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持。

1 色彩构成基础

1.1 色彩理论概述

1.1.1色彩基本概念

色彩是光的视觉效果,由不同波长的光合成。在色彩理论中,色彩三要素概念需要深入了解。首先,色相指色彩名称,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基本颜色。通过调整波长,可以产生不同的色相,构成了广泛的色彩谱;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低决定颜色明暗效果。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净程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加鲜艳,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呈现出灰暗的感觉。深刻理解这三大要素概念是色彩构成理论学习的起点,为艺术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提供了基础。

1.1.2主要色彩体系

色彩体系主要分为表色系和显色系两大类。表色系以色光混色为基础,其中CIE 体系采用XYZ 表色系,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的混合来创建其他颜色。表色系主要应用于科学和工业领域(图1)。

图1 CIE体系的色度图

显色系则以色彩颜料调色为准,包括RYB 体系和CMYK体系。RYB 体系在艺术和设计中常用,而CMYK 体系主要用于印刷。NCS 体系和PCCS 体系也属于显色系,分别在设计和商品开发领域广泛应用(图2)。

图2 NCS色相环和PCCS色相环

这些色彩体系反映了颜色是如何在光学和物质上相互作用的,为艺术、设计和其他创作领域提供了基础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色彩体系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领域。

1.2 色彩心理学

1.2.1色彩对情绪的影响

每种颜色在引发人类心理和情感反应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红色激发激情和能量,同时表达爱与温暖;绿色与平和、和谐相联系,有助于提高身心的平衡感,同时表达生命与健康;蓝色带来冷静和平静感,传递信任和可靠性;紫色与奢华、神秘感联系,传达沉思和宁静的感觉……这些颜色在艺术、设计和心理领域的运用,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

1.2.2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原理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原理是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对比原理通过对比不同色彩、明度和纯度,使某些元素在作品中更为突出,增加作品的美感。平衡原理通过对色彩的分布创造整体的稳定和谐感,避免画面倾斜和过于集中。重复模式原理通过重复相同和相似的色彩元素,创造出视觉上的模式和一致性,强化主题并增强作品的协调性。色彩的情感表达原理则关注不同颜色引起的情感和联想,艺术家利用色彩心理学的知识选择与主题相符的颜色,以更准确地传达所需的情感和意境。配色原理强调不同颜色在一起的搭配方式,以实现所需的情感表达并创造出令人愉悦、和谐的配色方案。

2 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的实践

2.1 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

2.1.1课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色彩构成”课程在课时分配上分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总结展示三个阶段。学生在全面学习色彩理论的同时,配合实际操作、总结展示获得深刻的体验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创作中。

2.1.2实践项目设计

实践项目设计是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的关键环节,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色彩理论的实际应用水平。实际创作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作技能,通过确定色彩调性研究项目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实时提供指导。项目实践设计,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了对色彩构成原理的理解,使其能够更自信、独立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中。

2.2 教学手段与资源支持

2.2.1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在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备,展示色彩理论图表、艺术作品案例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此外,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色彩选择在实际艺术作品中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2.2实验室设备及软件支持

在实践阶段,实验室设备和软件支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至关重要。提供调色盘、光源等实验室设备,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和理解色彩的效果。如引入专业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等,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实际创作,加深对色彩构成理论的应用[1],拓展实际创作手段,使其能够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图3)。

图3 Adobe Photoshop

3 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的应用效果分析

3.1 学业成绩与知识掌握

3.1.1学生在该课程中的表现与成绩分析

学生在“色彩构成”课程中的表现直接反映出其对色彩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通过课堂参与情况的观察,能初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积极提问、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更深入理解了理论知识[2]。分析学生的作业和项目成果,从中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学生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反映了他们在色彩构成理论应用上的实际应用和创作能力。如是否能够熟练巧妙运用调和原理、对比原理、平衡原理等理论概念。

3.1.2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色彩构成”课程中的关键评价维度。通过课堂作业训练、测试,评估学生对基本色彩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调和、色彩对比与平衡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其创作中的色彩运用是否符合色彩理论原则,展现出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相对强项和弱项。

3.2 创作水平与创意能力

创意水平是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是“色彩构成”课程中重点培养的能力。关注学生作品中的创新点和个性化元素。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生硬运用,更应展现学生对色彩的独到见解,通过独特的创意,呈现出学生对色彩构成的深刻理解。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创意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对新颖想法的敏感性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创作中的冒险和创新,可以客观评估培养其创意水平。

3.3 学生反馈与满意度

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对色彩构成课程反馈和问卷调查,关注学生对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色彩理论深度、实践项目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感受,有助于发现课程中的亮点和潜在问题[3]。同时,关注学生对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工具和实验室设备的满意度,以及他们对课程设置和组织形式的评价,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调整教学策略,改进课程设计。通过综合学生的反馈,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学生的满意度也反映了课程对于其学业和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是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4 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应用面临的挑战与改进

4.1 面临的教学难点

4.1.1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画面色彩调和、对比、协调规律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面临的教学难点之一是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画面色彩的调和、对比与协调规律,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色彩对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方面遇到困难,尤其是对于如何在创作中确保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以创造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这一难点需要学生具备对色彩心理学、色彩搭配原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创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4.1.2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

理论知识的过度抽象导致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降低了对课程的兴趣。如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创作联系起来,影响了他们的实际运用和创造能力。缺乏互动和参与机会也会使学生难以主动参与课堂,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如果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领域的需求脱节,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不足,降低了对课程的投入程度。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使课程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对新颖事物感兴趣的学生而言。

4.2 课程改进方案

4.2.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调整

克服“色彩构成”课程中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难度,首先要引入具体案例和实例,通过丰富的艺术作品案例,特别是那些在色彩运用上具有显著特色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色彩理论的实际应用[4]。其次,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包括经典艺术品和当代艺术作品在内的多样化色彩运用,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再者将理论、实践项目和小组讨论等环节相结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深化对色彩构成的认识;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刻理解色彩理论并提升实际运用能力。最后,个性化辅导将针对学生在色彩理论理解上的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指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这些教学方法的调整旨在提供更多样化、直观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色彩构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4.2.2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为提升“色彩构成”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一是引入当代艺术案例,通过分析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多样化运用,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二是关注跨学科的色彩应用,将色彩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心理学、设计学等,以展示色彩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三是将最新的色彩应用理念融入实际项目,结合当前艺术和设计行业的色彩趋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领域的需求[5];最后,引入新的色彩技术,如虚拟现实中的色彩应用、数字艺术中的色彩创作等,以提高学生在新兴技术下的色彩构成方法。这些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旨在使课程更具前瞻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潮流和行业发展。

5 结语

深入研究“色彩构成”课程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不仅关乎学生个体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与实践项目,学生在色彩理论的掌握上表现出良好的学业成绩,同时在创作水平与创意能力方面呈现显著提升。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巧妙运用以及实验室设备及软件的支持为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仍然存在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色彩运用方面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关注与解决。学生对课程的积极反馈与满意度高,但也指出了一些改进的空间,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优化仍是提升课程效果的关键。总体而言,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课程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要持续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美术领域。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色彩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神奇的色彩(上)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春天的色彩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创作随笔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