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艺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3-03-11 09:49王思璠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流行色 2023年12期
关键词:色彩素养艺术

王思璠/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0 引言

色彩是人们用眼睛可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在光下的颜色。色彩是物体的一大性质。人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丰富多彩的颜色共同构成的,色彩辅助人们识别物体,并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体验。色彩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观念、基本色彩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认识色彩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艺术与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色彩、感知色彩的魅力,将“色彩”的概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

色彩认知、感知以及应用是色彩教学的三大主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色彩的概念,感受不同色彩在不同系统中给其带来的审美体验,并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应用色彩,如穿搭、装饰搭配,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1]。

1 艺术教育中色彩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院校艺术教育中重视并大力开展色彩教育工作,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教师有取舍地调整色彩艺术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持续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绘画艺术语言,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1.1 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向学生输入“美”的概念

色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因为人们缺乏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相对较低。加强色彩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不同色彩,进一步向学生输入“美”的概念,增强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升生活的丰富性、艺术性。包括中职在内的各学校艺术教育通常以经典绘画作品为载体,组织学生欣赏世界以及国内名画,以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给予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认识到色彩的审美价值[2]。艺术教育课程教师在进行色彩教学时,选择色彩系统不同的绘画作品,并调节画面的色彩饱和度等,改变画面的整体色彩感官,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绘画内容与构图,在不同色彩下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增强学生对色彩的重视度,笔者选择了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这幅绘画作品(图1、图2),组织学生观察作品原图和经过低饱和度处理后的图片,鼓励学生表达两幅图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学生经过对比发现,《红色的和谐》原作品色彩艳丽,冷色调与暖色调之间的对比关系明确,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受;而对原画进行降低饱和度处理后,画面呈现灰蒙蒙的一片,各色彩不突出,对比关系不明显,画面失去色彩,作品的感染力以及生命力均降低。

图1 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图2 低饱和度的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图片来源:百度)

1.2 加强审美教育,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

色彩是人们视觉可直接感知的内容,是人们观察并认识世界的要素,也是人们开展审美活动的对象之一。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着重开展色彩教学工作,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入手,渗透加强审美教育。学生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会使用色彩,掌握绘画艺术语言,并不断发展审美素养、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3]。例如,教师展示不同色调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鉴赏作品中的形体、空间、构图、明暗、肌理等,感受色彩在艺术造型中应用所形成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审美素养等均得到发展。教师也能实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2 新时期艺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创新路径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对各阶段学校教育以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认识到艺术教育面向的不仅是艺术类专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还要将所有专业学生均纳入艺术教育范围,从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模式突破出来,走一条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之路。艺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活动、学习平台等方面入手,推动色彩教学创新,从而强化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效果。

2.1 挖掘美育资源,创新教学内容

色彩是生活构成的要素,人们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水、黑色的马路、灰色的房子,色彩附着在物体上,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颜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色彩教学工作之前,要全面关注生活、文化等情境中的色彩要素,挖掘各领域的色彩教学资源,将其开发为可用于艺术教育的色彩素材,从单一的美术作品的内容局限中摆脱出来,丰富并创新教学内容。

例如,学校生活中蕴含大量与色彩相关的事物,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拍摄的作品,与学生一起观察他人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教室板报、宿舍海报、运动会场布置、宿舍装饰、个人着装、教室环境等。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着装搭配的想法,就最近着装搭配的流行元素进行重点分析,如多巴胺搭配,以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着装人的可爱、活泼;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环境的颜色搭配,明确各环境的主要色调,感受环境与色彩的关系。有的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奇迹暖暖”中给游戏人物的着装搭配,分析着装色系以及色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补充教学内容,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被学生所接受。

再如,在民间艺术中色彩也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将艺术教育的目光从学院派拓展到民间艺术范围,选择古代、现代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4]。同时,大多数民间艺术匠人由家族传承,并未接受学校的系统培养,但是民间艺术匠人对色彩的运用、艺术创作等水平均处于高水平层次,如,胶东花馍、泥塑、面具、皮影、年画等,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师运用民间艺术相关素材,开展色彩教学工作,能让学生认识到色彩的运用并非一定要接受专业系统教学,若自己对此充满兴趣,能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并运用色彩,也能达到心中理想的水平,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学习信心。

2.2 基于学生特点,开发特色课程

鉴于中职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全校学生,其中包括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也包括不具备美术基础的文化类专业学生,教师要舍弃传统的以美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模式,开发适应全校学生学习、审美鉴赏以及素养发展的特色课程。

眼睛是全校学生感知世界的一个器官,教师在实施色彩教学时,要以视觉色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所包含的颜色,并分享颜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开发以真实环境为情境的特色色彩教学课程。教师在向学生初步输入“色彩”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教具介绍色彩教学发展历史以及与色彩相关的多媒体媒介,如绘图软件,并让学生尝试在绘图软件中,尝试数字色彩的使用方法,将现实中的色彩转移至计算机,以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色彩的千变万化[4]。例如,教师以HSV 色彩模型中的配色工具“数字色系五级配色表”为教学软件,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色彩信息工具,围绕色相进行色彩配色,调整色彩的明暗度、饱和度,直观地感受随着工具的使用,色彩关系发生的变化,直接体现在色彩的对比关系方面。

根据学生生活信息化的特点,我校选择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数字化的色彩教学,借助计算机色模软件等,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色彩配置等操作,开发“色彩+信息”的特色化艺术教育课程,适应学生获取信息以手机、电脑为主的生活方式。

2.3 根据教育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选修色彩教学相关课程,并自觉地在生活中观察色彩、发现美并运用色彩创造美。因此,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课程色彩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5]。

例如,教师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课前微视频,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问题告知学生,让学生在知识初步输入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将学生的吸引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在课前通过QQ 群、微信、蓝墨云班课等与学生进行沟通,将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了解色彩相关知识,并在群组内就自己存在的疑惑和发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在群组内反馈的问题,以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有关色彩知识的学习效果。

再如,教师设置色彩类项目,按照5—8 人的标准,引导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小组成员一起到校园或校外等环境中,寻找与色彩项目相关的内容,并将其拍摄、记录下来,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整理、分析群组获取的色彩素材,围绕小组色彩项目出具报告,完成项目设计等任务。

2.4 关注专业联系,组织互动活动

色彩与各专业的关联性强,教师要充分挖掘并运用各专业与色彩相关的教学资源,重视专业间的联系性,组织互动性活动,吸引各专业学生参与色彩教学活动,从专业视角,进一步认识色彩这一概念。以音乐类专业为例,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包含大量的音乐素材,虽然在画面上以静态的形式而存在,但是能在色彩的渲染下,让整个画面活起来。如,教师布置任务“根据音乐感受,运用色彩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轻音乐、重金属音乐、摇滚、说唱、民族音乐等多种音乐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音乐,根据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进行作品创作,以有趣的方式促进学生运用色彩。教师播放《唱脸谱》这首戏歌,以不同颜色脸谱对应的人物,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再如,文学系学生多储备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传统文化知识,文学作品中也蕴含了丰富的色彩元素,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山青花欲燃”“看红装素裹”等诗句中都直接出现了有关色彩的文字,可作为学生运用色彩作品创作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能从色彩角度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6]。

再以服装设计类专业为例,教师融合服装设计中的面料染色知识,组织课堂活动“扎染衣服”,教给学生扎染技艺、图案设计方法,引导每一位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图案、防染、染色以及拆线,完成全部工序,体会布料扎染的过程。学生在拆线后直观地观察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对扎染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且能通过扎染的过程,了解扎染技艺与色彩呈现之间的关系,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不同技艺、技法下色彩运用的美感。

2.5 应用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平台

色彩教学是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目的而开展的教学工作,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色彩教学的主要途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选修该课程,学校除了开设线下课程之外,还应借助信息技术,开设线上网络课程,搭建色彩学习的网络平台,满足更多学生学习色彩知识、获得审美体验的需求[7]。一方面,教师可从慕课等平台上选择优质色彩教学课程资源,学生可输入网址、登录学号,或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平台上直接获取教师上传的视频课资源。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教师可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依托校园局域网,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如“色彩专题学习网络”,学校自主开发色彩资源库、习题库、鉴赏课、色彩评测系统,学生可依托平台获取色彩、艺术资源,自主地学习色彩知识、创作作品;并借助平台,与同学、教师建立直接对话关系,在讨论与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创作,将自己对色彩、对美的认识呈现在作品上。依托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还可将日常生活中拍摄的照片等上传至平台上,并与课程教师围绕照片的色彩关系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能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颜色[8]。

3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人才提出全面发展的需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艺术素养、创新意识。基于这一人才需求,中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加关注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从审美素养、艺术素养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职院校艺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要基于学生特点,面向全校学生,从传统专业化的艺术教育模式中突破出来,创新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选修课程、学习色彩知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表现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色彩素养艺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纸的艺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