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悦/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个体身份的体现。在服饰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和情感反应。本文旨在通过对色彩构成与视觉心理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色彩,以提升服饰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文章以重阳节为例进行研究,探索重阳节色彩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与意义。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推动重阳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色彩构成是指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创造出具有视觉效果、表达主题和情感共鸣的视觉形象或设计。通过选择、搭配和组合不同的色彩元素,合理运用色彩的属性和关系以达到特定的效果或表达特定的意义。人作为表达视觉心理的主体对象,而色彩构成作为视觉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情绪和认知、文化差异等产生重要影响。[1]
情绪和认知是内部体验和外部表达的过程,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直观反应。不同的色彩可以直接引发特定的情绪。例如红、橙、黄等暖色调通常被认为能够激发活力、快乐和温暖的情绪;而蓝、绿、紫等冷色调则常常与冷静、安详与和谐等情绪相关联。但受到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等外界因素影响时,面对色彩所产生的情绪也会有所差异,从而转换成色彩认知。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理解过程,伴随着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情感和联想的促使。例如,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吉祥的征兆,权力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常与神秘和邪气相关联;绿色与自然和健康相关联,黄色与快乐和活力联系在一起(表1)。德裔美籍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就提出:“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表1 色彩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对于色彩文化差异模式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社会、符号和语言等理论进行研究和解释。文化相对论认为色彩的意义是相对于特定文化而言的;社会构建主义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色彩理解的塑造作用;语言学符号学认为色彩是一种代表着特定意义和概念的符号;语言学探讨了不同文化中对色彩的描述差异。这些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同文化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和赋予不同的意义,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在跨文化交流和设计中考虑到色彩的文化含义。
在国际时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是由美国人卡洛尔·杰克逊提出的“四季色彩理论”,随后由佐藤泰子引入日本并研究出适合亚洲人独特的色彩体系。1998 年,于西蔓女士将其引入中国时根据中国人肤色、发色、喜好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改造。该理论是一种将色彩与季节特征相关联的设计理论,用来指导在设计中选择适合季节的色彩搭配。它基于对自然界中四个季节的色彩变化和氛围观察,将春、夏、秋、冬与特定的色彩群关联起来,以表达季节的特征和情感。[2]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的秋季举行庆祝,秋季是一个丰收和成熟的季节,因此在重阳节的季节之色常呈现出金黄、橙红、暖棕的色调。这些色调的运用不仅与秋天的气息相呼应,让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节日的独特魅力;同时可以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令重阳节变得更具温暖、充满活力和与自然相连的特征。在“四季色彩理论”中,亚洲人的肤色、眼睛、发色也更偏向于暖色系的秋季型人,是成熟而华贵的代表。
古人对于节日情怀的纪念往往体现在民俗活动、诗词曲、丹青等形式中,民俗活动在本文第三部分进行叙述。重阳节在历史长河中尤为受到文人雅客的重视。且诗词歌赋和绘画写意中就是以色彩作为传播抒发的载体,承接着人们更内核的意蕴表达。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以上句的金黄突出下句的白色“孤丛”,满照一词使得白菊尤为鹤立鸡群,并且“色似霜”运用比喻进一步生动地描绘出白菊皎如日星。诗人虽已年老,但仍具有年轻人的情趣,借重阳呼吁人们对于生活要充满向往。王安石曾写道:“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重阳正处五行属金的秋天,因此金风是指秋风;“金”和“玉”十分珍稀、宝贵,“风”和“露”又暗指转瞬即逝的短暂。作者通过在诗句中运用色彩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劝解人们懂得珍惜。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曾以“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于感觉的”来描述色彩与绘画的关系。而古人在中国画中也常常用传统色来呈现重阳节的寓意表达和活动习俗。宫廷画家钱维城所作的《九秋图》就是将在秋天盛开的秋葵、洋菊、桂花等九种花卉呈现在画卷上;清代画家仇英在《大富贵亦寿考图》中呈现出年轻人为老人祝寿的画面;清代画家蔡嘉所绘的《层崖石屋图》描绘了重阳登高赏景的风光,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运用传统色表达重阳节题材的诗词、绘画作品内容丰富渊博,色彩是诗词和绘画中一种丰富、灵活的艺术语言,它赋予作品生动性、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使人们得以体验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文化色是一种将色彩与人文底蕴相结合的设计元素,通过运用与特定文化、价值观和象征意义相关联的色彩,来传达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和情感共鸣。[3]将文化色运用到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视觉表达,还能够引发人们对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思考与感知。孙武在《孙子·势篇》中曾提到:“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也。”中国传统色彩“五方正色”是与中国传统五行和五个方位相呼应关联的,正所谓东方青、南方赤、中央黄、西方白、北方黑。春物初生的东方青是木相的代表,象征着清晨、新生、希望和成长,在古代常常用于宫廷和贵族服饰;夏物半死的南方赤是火相的代表,象征着太阳、夏季和激情,在古代常被广泛用于婚礼、宴会等重要场合的服饰中;方正大地的中央黄是土相的代表,象征着辉煌、四季交替和丰收,在古代被视为君主的专属色彩,是帝王的象征;肃杀收敛的西方白是金相的代表,象征着宁静、秋季和收敛,在古代被用于婚礼和葬礼等重要仪式的服饰中,白色丝绸衣裳也是贵族阶层常见的选择;闭藏无物的北方黑是水相的代表,象征着庄重、冬季和神秘,在古代被用于正式场合的服饰中,也曾是帝王之色。正色的应用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社会地位、身份和文化传统的表达。
然而,在运用文化色时,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背景和价值观,以确保传统色的准确性和适宜性。同时,还需注意在设计中保持色彩的协调性和平衡,以创造出整体效果和谐统一。只有在遵循文化准则的前提下,将文化色与设计相结合,才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传统重阳色彩属于自然色彩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也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起初的呈现形式。古人以五采之色彰施于布帛之上,而后制作成衣裳连属或上衣下裳的服制。将植物染料进行重复浸染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色彩,色彩波诡云谲的艺术魅力,让历代君王甚至士、农、工、商皆不懈追求、为之青睐。在古代,色彩不仅能体现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还能反映出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4]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迁移、衣食住行的变换、地域民俗的产生、文化交融的形成,传统色彩也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反应和情感寄托。
重阳节传统色彩应用于服饰中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美学和价值,主要应用在象征意义、艺术表达、文化符号以及传统价值观等方面。重阳节传统色彩在服饰设计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象征这吉祥和喜庆,也是重阳节传统色彩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之一,人们常常选择红色旗袍、对襟上衣或配饰,以展现美好气氛,传递对幸福和祥瑞的期盼;重阳节传统色彩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与艺术表达密切相关。在绘画、绣品、制风筝、菊花糕等艺术形式中,人们常使用红、黄、金色等传统色来展现重阳节的主题和意境;重阳节传统色彩与特定的文化符号与服饰设计紧密相连。重阳期间人们常戴菊花、插茱萸,这些装饰物往往呈现出红色或黄色,将此文化符号应用于服饰中,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视觉作品,展现了传统美学的魅力;重阳节传统色彩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通过服饰体现、凝聚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理解和独特诠释(图1)。
图1 传统重阳元素服饰(图片来源:网络)
重阳节色彩情感表达的视觉元素以茱萸和菊花最具代表,人们通过它们的鲜明色彩和独特的形态,传递了对合家欢乐、福寿康宁、繁荣昌盛和坚韧精神的情感表达。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驱邪和辟邪的象征,在重阳节期间,人们常常佩戴茱萸或将其悬挂在门户或衣帽中,以祈求平安和祛除不祥之气。其鲜红的果实和翠绿的叶子构成了鲜明的视觉元素,红色的果实寓意着幸福和好运,而绿色的叶子则代表着生机和希望。菊花在中国艺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菊花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菊花的形态和表达菊花的意境,传递出秋天的深沉和菊花的高雅。菊花的金黄色的花朵代表着丰收和富贵,而其清雅和坚韧的品质则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坚持。通过对茱萸和菊花视觉元素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重阳节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现代的服饰设计、艺术创作和文化表达中,以保持其活力和影响力的持续传承。
将重阳节色彩运用于服饰设计,不仅可以增强个体和社群的身份认同,还能促进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年龄层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通过在服饰中展现重阳节的传统色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传承重阳节地文化内涵,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平台。
人们穿着具有重阳节传统色彩的服饰,个体更加能够意识到自身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个体的增多就可以在社群中形成共同的认同感,社群的共同追求又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彼此间产生共鸣与联系,增强社群的凝聚力。当国人的社群凝聚力不断增强,穿着具有重阳节色彩的服饰出现在国际舞台或跨文化交流的场合,这些服饰就能引起他国人士的注意和兴趣,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提供了契机。这样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本文通过对色彩构成与视觉心理关系模式的探讨,揭示了在服饰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的属性和关系的重要性。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于塑造视觉形象、传递情感和表达主题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传统重阳节的色彩应用现状。我们从季节、寓意和文化三个方面提取了重阳节代表色彩,并对其进行了探讨。季节上,重阳节处在秋季,因此金黄色、橙色和红色等暖色调成为了重阳节的代表色彩。寓意上,重阳节象征着吉祥、团圆和幸福,因此象征这些寓意的色彩如黄色、红色和绿色也被广泛运用。文化上,重阳节与菊花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白色和黄色的菊花成为了重阳节的特色色彩。最后,本文总结了服饰设计中重阳节色彩的应用价值,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可探索的方向。
重阳节色彩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服饰的视觉效果,还能够传递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重阳节色彩在不同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度和喜好,以及探索创新的重阳节色彩应用方式和策略。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重阳节服饰的需求,丰富重阳节文化的内涵,以及推动服饰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