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莒南县治水管水用水模式探讨

2023-03-11 18:10韩纪师陈怡颖刘福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莒南县河湖管护

韩纪师 陈怡颖 刘福杰

(1.莒南县水利综合保障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2.莒南县水土保持服务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

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对治水管水用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任务越来越艰巨。本文通过总结莒南县打造治水管水用水“新模式”采取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护模式、水利领域改革等方面的做法,分析新模式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水利工作提供参考。

1 存在问题及治理必要性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苏鲁交界处,属淮河流域,总面积1752km2,人口108万,水系发达、河网纵横,现有河流323条、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82座、塘坝2394座[1]。其中16条河流流域面积超过50km2,23条河流长度超过10km,沭河为莒南县最大过境河流。莒南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94亿m3,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2-3]。

莒南县在治水管水用水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以及河道防洪标准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如下:

a.水资源短缺、过境水利用率低。莒南县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560m3,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莒南县东部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增一大批重大钢铁项目,工业用水量猛增,预计2025年用水缺口0.34亿m3。沭河是莒南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8.83亿m3,通过工程措施每年可拦蓄水量仅1.1亿m3。位于北部山区的陡山水库是莒南县唯一的大型水库,年均调洪仅0.63亿m3。

b.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县182座小型水库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修建的,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制约,工程标准低,质量差,老化失修,效率低下,当前实际利用率不足15%。

c.河道防洪标准普遍较低。境内323条河流,除沭河、鸡龙河、龙王河、洙溪河、浔河、绣针河等主河道外,其他河道普遍存在无河堤护岸、无拦蓄设施等诸多安全隐患,防御洪水灾害能力较低,而且河道内遍布林木、芦苇,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鉴于以上问题,莒南县探索治水管水用水势新模式势在必行。莒南县实施治水管水用水势新模式是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的必由之路,是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莒南”的具体实践。

2 主要做法

2.1 建设水利工程

“十三五”以来,全县水利工程完成投资28.15亿元,新建和改造各类水利工程3670处,水利兴利除害、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实施“五河汇城”工程,遵循“山水城市”总体规划,对鸡龙河、白马河、磐龙河、龙王河、卧龙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园添绿、造景增靓,形成“三面湿地一面城”的生态画卷,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建立健全水网连通体系,实施陡山、石泉湖、相邸三库串联和沭河雨洪资源调配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用水安全。三是加固小型水库、塘坝,对铃铛口拦河闸进行除险加固,提升防洪、蓄水能力;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县和陡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采取蓄、引、提等多种措施提供灌溉用水,缓解春夏旱情影响,保障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项目,治理小流域;对洙溪河、浔河、鸡龙河、龙王河、鲁沟河、沭河上游段河道进行治理,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实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库区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四是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抢抓政策机遇,编制完成《莒南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争创成功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实施河道清淤、岸坡整治、防污控污、人文景观、河道管理等工程,进一步健全现代水网体系,加强沿河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水美乡村和亲水富民新样板。

2.2 探索管护模式

2.2.1 推进三个试点,打造水利工程管护“新样板”

莒南县开展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建设试点,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全县182座小型水库设置397名巡库员,充实了小型水库管护队伍,提高了管护水平;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对陡山水库坝后草皮护坡进行更新改造,聘请专业公司对水库大坝、溢洪闸等进行隐患排查和维修养护,建设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探索工程远程监控和集中调度管理新模式,实现雨水情监控、闸门远程控制、工程监测的自动化控制,中小型水库及水闸完成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任务;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平台试点建设,搭建县级全域水利工程管理数字平台,面向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库、水闸管理单位,提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中面临的信息不全、功能单一、信息互动差等问题,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全过程监管、安全运行和规范管理,提升水利工程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2.2.2 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探寻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莒南县改变了原来以镇街片区为单位执法的格局,成立了龙王河、鸡龙河等4条重点河流水环境全流域执法中队,建立了“一河一图一清单”全流域执法机制,环保、水利、河长办等单位集中办公、现场交办、跟踪督办,解决了区块分离导致的协调不畅、治污不彻底问题;通过及时更新河湖长公示牌,短信提醒、定期通报等方式压实河湖长巡河湖责任,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监督服务卡选聘河湖长制特邀监督员,在河道分段设置河湖管家,建立了“两长一员一家”河湖管护机制;将河湖长制工作与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建设试点县工作有机融合,以镇街河流为脉络、行政村(社区)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水质生态提升、重点片区水系综合整治、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水美乡村、幸福河湖,建立了“河湖长制+”工作融合机制。

2.3 深化水利改革

2.3.1 深化区域综合水价改革

搭建多水源供水监管与运营一体化平台,组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对全县7处地表水水源进行统一配置与管理,统一供水价格,实现供水、收费、监督管理到位,提升了全县供水保障能力。

2.3.2 开展水权交易改革

将农业灌区的水资源节约下来用于新增工业项目,在优先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生产生活用水、下游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下,为工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水权收益反哺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增加节水动力,构建“农业辅助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良好格局。制定《莒南县水权交易实施办法(试行)》,探索进一步深化水权水市场交易机制,继续开展工业转工业、农业转生活等水权交易,取用水户在不影响自身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有偿转让节约下来的取水权获得合理收益,节水内在动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水资源在行业之间的高效流转。

2.3.3 探讨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莒南县科学规划了“同网、同质、同价”的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小型供水工程布局分散、缺乏管护、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建好农村规模化净水厂的同时,依托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将原莒南县浔源供水服务中心改制为莒南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公益性供水主体,保障全县城乡居民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3 新模式产生的影响

3.1 推进了“宜居”莒南建设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覆盖全县16个镇街,通过生态绿道串联起沿河风景带,描绘“水清岸绿、水草丰美、亲水便民、人水和谐”的水美乡村新画卷,提升了村庄居民宜居指数。此外,通过河道治理、水库管护、美丽幸福河湖打造,有效增强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了人民满意、环境优美的幸福河湖,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2 推进了“宜游”莒南建设

通过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全县187座水库管理到位、风景优美,成为周边群众秋冬看景、酷夏纳凉的好去处,陡山水库、石泉湖水库、相邸水库均建有地域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备的文化广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休闲观光。此外,鸡龙河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水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独特,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3.3 推进了“宜业”莒南建设

将“河湖管家”、小型水库“巡库员”选聘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举措,制定乡村公益性岗位与河湖管理员、小型水库巡查管护岗位有机融合的选聘制度,给需要帮扶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大龄人员等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对于选聘的“河湖管家” “巡库员”,由镇街委托第三方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并购买保险,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4 结 语

为加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科学治水管水用水工作模式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山东省莒南县立足河流众多、库塘遍布、水系发达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扬沂蒙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优良传统,积极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通过科学合理治水、精心专心管水、集约节约用水,打造出治水管水用水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树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县域具有重要的样板示范意义。

猜你喜欢
莒南县河湖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