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面食品种最多(据说多达200余种),当年造访三晋大地,从太原一路南行,榆次、平遥、介休、洪洞、曲沃,直抵晋陕豫交界的风陵渡,黄河遥远的涛声与面条的诱人香气一路相伴。山西面条的原料、造型、宽窄、粗细、名目繁多的各项浇头,包括名称,都让人眼花缭乱:剔尖、揪片、拨鱼、猫耳朵、饸饹、莜面栲栳栳……当然,为首的应当是名满天下的刀削面。边走边吃,不禁惊叹山西的面食文化与地面古迹遗存同样堪称海内之最。
刀削面的重点是在面条的筋道上,厨师變戏法似的旋转着用快刀削面团,面片如雪花般纷纷飘落锅中,几番加水,翻滚数道而成。面条从滚烫的汤锅里捞出,紧接着就是一勺带着红烧肉丁勾芡的浓汤浇头,端上桌,碗里闪着诱人的红光。冬天,外边严寒,屋内,手捧面碗,热气腾腾。这就是刀削面,劲道,有嚼头,浇头滑润而霸气,代表着北方特有的坚韧和强悍。
(作者谢冕,节选自《面条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