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的原则、问题及对策*

2023-03-11 22:14刘丹青王宇宁
中国科技产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教实训育人

刘丹青 王宇宁 谢 平

(1.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海西宁 810008;2. 青海师范大学网络信息管理中心,青海西宁 810008)

0 引言

新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1]。新工科加快布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人才培养,支撑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2]。教育部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提出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创新创造能力,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4]。产教融合作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而演化出的一种新的培养人才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学活用活、活学活用”、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拓展教师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

1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原则

1.1 职责对等原则

作为产教融合的主要实体,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需要两者共同发挥独特的优势、落实相应的职责,才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深度融合的最佳效果。高校作为教育、科研的实体,应担负起教育资源建设的责任,如教材的选用、课程的开发等;企业作为实践载体,应担负起项目实训的责任,如提供实训平台、技能培训等。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同向而行,才能保障产教融合运作行稳致远。

1.2 合作共赢原则

学校、企业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双方应深度分析需求,找准长期合作点,在合作目标、合作方向、合作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谋划,双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职责对等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保障合作平稳长久,共创“1+1>2”的共赢愿景。

1.3 公益性和经济性协调原则

高等教育是准公益的,既具有公益性,也具有经济性[5]。一方面,高等教育承担着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社会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因此,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企业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来为产教融合“添一块砖、加一片瓦”[6]。另一方面,也要协调高等教育的经济性,通过良性的利益分配来满足企业和学校不同的利益需求,为产教融合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实现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面临的问题

2.1 学校层面

一是育人体系有待完善。在新工科背景下,使用传统的育人体系无法跟进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且传统的育人体系未以企业生产视角进行构建,无法实现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知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学生质量评价与企业单位评价对接,培养效果不佳。

二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和师资队伍难建设。一方面,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平台来训练学生,但因双方利益契合度不高,学校无法切实帮助企业增加收入,企业收效甚微,这将使双方共建实训平台难度大。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多是高校到高校,教师在工程应用方面能力不够,有些教师虽具有实践经历,但因实践时间久远而导致实践经验陈旧。加之受人事制度的限制,企业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人很难到高校任职,这都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是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激励制度不完善。由于产教融合教师激励制度的不完善,教师发现自己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付出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收获还不如在学校上同等课时的课程收获多。这将削减教师从事产教融合的热情,不利于产教融合的发展。

2.2 企业层面

产教主体利益契合度不高问题突出。作为产教主体的学校、企业,双方的经济来源不同,且双方的目标指向和利益兴奋点各有侧重。学校办学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其利益兴奋点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企业的财政来源是生产利益,其目标指向和利益兴奋点是完成客户任务、获得利益。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需要借助生产平台锻炼学生,但由于学生和教师能力有限等原因,无法满足企业利益需求,企业逐渐丧失与学校合作的兴趣。

2.3 政府层面

从宏观上看,政府为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颁布了一些政策性文件,但现有的政策多数是在理论上的鼓励支持,缺少具体微观的实践指导,使学校和企业很难在工作中协调。

一是缺少对学校和企业持续合作情况的追踪监督。部分企业和学校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帮助学校应付考核,把产教融合变成了“合同签约仪式”[7],使产教融合流于形式,阻碍人才的培养。

二是奖惩机制缺失。地方政府没有制定具体的奖惩机制,来对产教融合育人效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持积极态度参与产教融合的学校和企业没有获得奖励,持消极情绪参与产教融合的学校和企业也没有受到惩罚,这将削弱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学校冷、企业冷”的局面,极大影响产教融合的开展。

三是产教融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虽然学界越来越关注高校产教融合的效果评价,但仍存在评价主体不够多元、评价公平性无法衡量、评价应用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这不利于开展产教融合评价,也不利于统计评价体系的建构和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对今后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产教融合效能、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产生了不利影响[8,9]。

3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对策

3.1 学校层面:做好产教融合的配套措施

一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应依照当地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专业结构和本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先发展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应用型专业,逐步调整或退出与社会发展脱节、就业前景差、重复建设的专业,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密切对接,提高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其一是实现学生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相对接,高校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应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在制定或调整学生培养方案时,应主动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结构、教学计划表的制定和调整。其二是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知识相对接,高校应主动联合企业制定涵盖阶段实践、项目实训等多个环节的学生实践方案,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学活用活、活学活用”。其三是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对接,高校应将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相关的知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引入职业真实案例,构建与职业要求相关的课程体系。其四是实现学生质量评价与企业单位评价相对接,高校应结合过程性评价、追踪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元素多样化,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综合性评价,使评价兼有知识和品德、过程和结果、理论和实践、定性和定量等评价标准。

三是与企业联合做好共建实训平台。高校应依靠政府力量,主动牵手当地企业共建实训平台,以“引企入校”“引校进企”的方式为基础,通过“线上讲解”的模式在实训之前向学生说明实践的基本步骤、要求等内容,采用“线下训练”的模式锻炼学生。此外,高校还应拓宽更多搭建实训平台渠道,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10,11],借力促进产教融合新发展。

四是与企业联动建设做好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高校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厚,但缺乏实践经验,相比之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有限。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联合企业,共同构建双师双能师资队伍。此外,高校可以聘用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实践顾问,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同时,企业可以聘用高校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从而实现双方共赢。

五是完善教师激励制度。高校应在经济利益、物质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晋级聘任等多个方面出台相关规范,形成较为完整的激励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激励制度,保障教师“劳有所得”,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热情,实现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3.2 政府层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是建设好产教融合追踪监督机制。为保证产教融合成效,政府应定期审查学校、企业资格,并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对实训次数、实训过程、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检测合作成果,根据检查结果对高校、企业实施奖惩,以促进产教融合有效实施。

二是完善对学校企业的奖惩机制。党的二十大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4]。对于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优先享有税收减免优惠、财政补助、土地使用费用优惠、人才倾斜等优惠政策[12],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持消极情绪的企业,责令其及时调整,若仍不调整则撤销其产教融合资格。对于认真履行产教融合职责的高校予以倾斜和支持,并将产教融合效果纳入高校考核标准中。

三是健全产教融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产教融合效果的主要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完善、健全。政府应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评分标准和计分方法,整合形成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科学分析[13],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3 企业层面:强化目标导向,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4]。从市场角度上讲,企业追求盈利无可厚非,但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是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发展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企业应强化目标导向,主动承担起产教融合的使命,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14]。 (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产教实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