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超 张开云 贾 莉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2]。已有研究聚焦科技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时代必然和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内在逻辑、影响因素、评价机制、载体、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等[3]。地域涉及英国、西部地区、天津、山东、四川、辽宁、重庆等。关涉广东的论文中,唯一的核心期刊论文基于河源市的调研探析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其余三篇分别探索产教融合、水稻科技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广东近年紧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积累了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理论界极少研究。本文研究此很有价值。
乡村要产业振兴,需要科技提供动力引擎[4]。广东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积累了如下经验。
1.1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把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人才支撑、成果应用上支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新格局。
1.2 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基本原则之一“市场导向”[5]。广东结合社会需求创新,推动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从低效转向高效,可持续发展经济。
1.3 坚持协同创新,强化合力推动。广东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格局。政府是发起、组织和推广者。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科研院所及高校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广东积极健全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1.4 坚持联农带农,强化人民利益。《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原则之一“联农带农”。广东坚持更大发挥产业振兴的联农带农效应这一基本价值遵循,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调研表明,广东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不充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协同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是科技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广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创性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及基础研究不充分。企业建议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耗时长、投入大、创新难,因此基础研究者难以长期专注。二是面向产业的联合攻关聚力不够。各主体研发合作不够。广东农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70%拥有技术团队,但研发设备和能力不够。企业家希望政府建立生猪“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及研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研发资金、技术优势不足等问题。三是适合广东自然禀赋与区域条件的关键技术和生产适用技术不足。全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有的还长期无大突破,如生猪优质种源、柑橘黄龙病、菠萝黑心病、水稻直播后除草、柚子龙眼全链深加工问题等,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都存在短板,亟需关键核心技术供给。
2.2 转化应用体系不够健全,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不够充分。转化应用是科技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广东科技转化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学研用融合不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供给不足,难满足地方需求,尤其是农业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基因组学等农业新兴领域。二是成果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健全。成果水平往往根据所载刊物级别判定,导致成果研发与科技实验聚焦高引刊物发论文,而不是主动对标实践。评奖时对成果应用审核把关不精准。目前成果评价评奖需企业开具应用证明,有的还需提供企业财务报表,但某企业年销售额50亿,企业证明50亿全部与该成果有关,但却难以考证。三是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应用队伍力量不足。很多地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基层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技服务供给不及时、不充分,带动小农户增收不明显。四是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特派员难以长期扎根农业和产业实践,解决实用问题的能力不强,服务小农户的主动性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一派了之”现象。
2.3 保障体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新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偏低。广东很重视保障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但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未充分发挥作用。受研究专长或考核导向影响,现有农业科研创新活动更多关注单一问题,研究综合解决方案不多。已有特色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与应用结合不紧密,适用性不强。二是中小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自我技术研发成本高,人才引进难,影响其研发积极性。如因缺乏科技赋能生猪产业的激励措施,散养户约占行业50%,很多生猪企业未使用智能、自动化养殖设备,传统人工养殖生猪,存在环保不达标、非瘟防控不合格等风险。三是有些地方承接先进科技成果和人才的意识不足,也缺乏配套政策。多数市强调乡村振兴缺乏人才,但部分市又拿不出引才的系统规划与具体方案,也难提供让人才安心的工作生活条件。
科技赋能具有持续的增长潜力。为此,未来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全面优化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融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3.1 面向主导产业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集中攻坚的重要举措,更是突破农业产业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产业链现代化的需要。一是构建“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框架,加强组织领导。“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由政府行政主管领导担任,农业、科技、教育、财政、科研院所、涉农智库、龙头农业企业、农业行业协会等为成员,负责系统规划与区域优势产业匹配的区域性协同研发平台与攻关领域,评选重点团队,审定重大项目及经费,发布重要成果,协调重大成果供需对接、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二是加大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持续加强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套牌、冒牌等的执法力度,规避劣币驱逐良币。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平衡各方利益。三是建立协同创新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80%的中小农业科技企业有强烈研发意愿,但受阻于研发人力与设备投入成本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甚至适当投入建立多主体共享资源平台,免费或适度有偿供农业科技企业使用。四是优化科技服务社会化机制,推进全产业链服务覆盖及协同。鼓励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元科技服务主体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及农业生产主体,因地制宜提供单一环节、多环节或全链综合服务。
3.2 面向经营主体推动科技力量下移,促进农业增效。乡村多元经营主体是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一是推动科技人才要素“下沉”。首先优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扩大选派规模,多选派具有实用技能的科技人才,在加强激励的同时,建立“用户导向”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成效考核与动态退出机制。其次从乡村基层开发人才资源。从基层乡村科技人员、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主等中遴选有实用技能、丰富经验、乡村情怀的农技名师,带动农民学农技、用农技,走壮大农技人才资源的群众道路。再次是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激励科技人员在农村建功立业。二是推动科技创新资金要素“下沉”。财政资源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产业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财政投资机制,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机械等。三是推动农业科技要素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技能“下沉”。农业新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业职业经理人、合作社、农业企业、回乡创业大学生等,最需要新技术。加强对其的生产、经营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四是推动科技设施资源与服务“下沉”。在全省建立一批省地共建、政企共建或企校共建、与区域优势产业匹配的区域化、综合性研发中心。并整合不同部门的设施、技术与人才,在某类农产品的核心产区建立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围绕该产品全产业链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3 面向激发创新活力及降低创新成本,持续优化保障体系。产权与评价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力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制度能很好引导创新行动,从而导致不同结果。一是进一步优化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体制机制。推进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核心是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的关联度、科技自身的创新度、科技对产业的贡献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探索科技与人才、金融、资本等要素结合的新机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激发科技人员面向市场的创新活力。健全农业企业科研人员“下沉”的配套激励与保障机制。通过公共支持,间接降低企业引才的成本。二是创设和用活各类科技平台,构建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全覆盖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多类型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既降低农业企业研发成本,也激发农技人员推广活力。三是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构建多元组合机制。首先采取更完善的激励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协同攻关平台、种业基因库等建设,共享资源。其次构建多元组合机制。多样态组合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区域性农技研发平台及广东省农科院等多元科技力量,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需求,融入“驻镇帮镇扶村”组团式帮扶工作体系中,形成合力。 (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