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宁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5 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支撑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创新为核心,强化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面向世界重大科技前沿、面向全球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生命健康,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科技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强国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强国的建设。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是伟大的历史杠杆,是“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1]592。
现代文明就是由工程科技的现代创新所打造的文明。习近平[2]总书记指出:“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归于生活之中。历史证明,工程科技创新驱动着历史车轮飞速旋转,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推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游牧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我们迎来了世界全新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交汇期,这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研发中心和创新高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要依靠文化的兴盛,而文化兴盛则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础,这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科技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也事关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民族的文化自信。现代民族的文化自信根本上是科技自信。一个国家能够在全世界围绕包含科技在内的文化资源的占有和控制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通过增强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获得认可,就能促进民众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自信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国家和民族能否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不仅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事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关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建设还必须将与科技文明相适应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到中华文明的谱系当中。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以求实和创新为核心追求,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科学精神包括理性信念、实证方法、批判态度、敢于试错等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科学理性规范与人文精神价值的结合。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习近平[3]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正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求。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科技人才培养、赋能创新体系、汇聚高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关键作用”[4]。文化的培养靠教育,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质量高等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传播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培育的关键环节。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激励青年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国家民心民力,以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面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使我国凭借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建设。
高质量高等教育是国富民强的驱动力和基柱石,在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展独特高精尖技术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技术首当其冲。因此,发展具有工程科技特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就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5]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立德,就是要培养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才。高质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中坚定信仰、引领思想、保障航向的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件易事,我们要筑牢教育的根和魂,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指路明灯,把为党育才、为国育才,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更多栋梁作为为人师者的最高任务。高质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在教育青年学生的事业中坚定信仰、引领思想、保障航向的使命。在当代,青年学生面临方向迷失、定力不足等风险挑战,高等教育就要作保证青年正确思想的清醒剂、青年远大理想的孵化器,因此,高质量高等教育既需要高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通过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对青年启智润心,也需要青年守护好内心中的家国梦来培根铸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要,首在立德。习近平[6]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高校是坚定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建立、增强和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高等教育的每一环节,融入青年生活的每一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代代相传。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培育青年与中国人民同心相联、同命相依。
高质量高等教育正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而有理想、有追求的高校教师是最坚固的支撑。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高校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学生对中华大地、中国人民、中国精神的归属感。“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国家稳固、社会安定依靠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念的人才,更是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也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十大报告[7]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新时代十年,高等教育有力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实现由扶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提供了强大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新时代十年,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人才培育,建设创新型强国发挥显著作用。在坚持“四个面向”的基础上,高校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资源汇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真正成为了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
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必须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夯实教育法治基石,保障教育公平,构筑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梁”和“柱”。“就高等教育而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是把握好公平和质量的问题,这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切身利益、整体利益”[8]。高等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必须牢牢守住人民立场。伟大复兴为了人民,必须牢牢依靠人民,让复兴成果为人民共享。新时代十年来,教育改革创新开拓新局面。伟大复兴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依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通过教育改革,破解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难题,让教育改革更多地惠及全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因此,建设现代化强国,还必须打造“大国强师”,努力锻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高校教师要从理想信念、师德修养、报国情怀等方面加强自我要求、自我培养、自我修为,厚植从教情怀、坚定从教之志、涵养师德师风,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教育系统中的人才资源和力量被激发,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就有了牢固的“定心石”。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工作,关心教师成长,高校教师用灼热的信仰、无悔的付出回应党和人民的时代重托。
“纵观世界各国,一流大学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对我国而言,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逻辑、现实国情、时代要求都决定了‘双一流’建设要呈现出显著的中国特色”[9]。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本确立,保证所有力量汇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上。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高质量高等教育奠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展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北京科技大学作为“钢铁摇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己任。
高等教育应坚持师生为本、育人为先、学术为魂,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于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科技进步,源源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坚持党管人才,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始终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同时将党的领导和建设贯穿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构建研究性本科教育体系、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和服务型继续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力量,着力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化服务,为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第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要以新的发展格局为根基,融合新发展理念并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结构,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统筹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合作局面,提升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凸显了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强国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
第三,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10]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智慧结晶。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文化智慧与科技创新高度契合。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发挥科技史学科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探源、研究和传承古代矿冶文明为使命,使我校建设成为中华矿冶文明研究的策源地,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矿冶文明。积极推进金属工艺文化遗产保护,加快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创新基地实体化建设,促进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创新发展。同时依托一流学科平台,深入挖掘矿冶相关学科的办学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理念、丰富文化载体、努力产出更多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强化文化传播,使学校成为国家传承创新矿冶文化及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高地。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承担了“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历史使命,建成了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夯实教研基础。基础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尖端科技的发展始终需要基础学科的引领和支撑。基础学科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并且可以提高其他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推动实现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我校一直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施了“基础学科加强计划”,全方位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从人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机制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基础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科研、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体系。
第二,加强新兴学科建设,引领创新方向。我校积极布局新兴前沿学科方向,响应国家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新材料、新能源、氢冶金和低碳冶金、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等领域,重点围绕新材料精准设计与制备、规模化储能与低碳技术、未来芯片关键材料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未来制造、深地空间工程与安全、生物育种与种子工程等前沿方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及研究方向,着手布局学校未来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扩大创新优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我校制定和实施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实体化推进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强大型学科交叉平台和学科重大基础条件建设,为新兴和交叉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工、理、管、文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构建“材料+”“冶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开放性的学科体系,形成集群效应。此外,学校加强交叉平台、跨学科团队建设,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生、支持青年学者开展交叉研究,促进产出一批具有显示度的学科交叉成果,全力加强交叉学科的培育与扶持,在交叉研究中探索新兴领域,产出科研成果。通过激发新的创新点,不断促进学术互动创新和交叉性研究成果的涌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7]。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务必明确科技、人才和创新的战略意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中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从而不断塑造高校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一,科教兴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形式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问题进行了突出论述;其中对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行系统阐释,并做出战略部署。我校大力融入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并积极贯彻党中央对科技工作全局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充分扩大国际高水平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化先进科研环境建设,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学科体系,积极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第二,人才兴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把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的意义,通过实现教育现代化,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全体人民教育水平、发展能力、综合素养等,通过实现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建校70 年以来,我校为钢铁、材料、铸造等产业培养了大批人才。高等教育由于其育人的目的性以及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更应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力争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要努力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作用,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国际交流。要充分利用人才聚集方面的优势从而发挥校友育人的作用,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勇做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体现为必须加快实施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战略,为学校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领域组织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积极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融入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因此,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重视原创性研究,大力鼓励自由探索性研究。同时,把提升科技与提升效能相结合,通过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工作动力。此外,还要推动产学研向深度的融合,强化科学研究的目标导向,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做为指针,以创新驱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其具体实践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校在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征程中,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大力培养新工科人才。
第一,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优良传统,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肯定了学校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书记指出,我校“要继续发扬老教授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优良传统”[11]。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是我校的第一批学生,他将70 年岁月投入到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中,兢兢业业、为国奉献,从而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高新技术的国家之一。致信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今年79 岁仍然坚守在推动绿色矿冶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工作第一线。正是老教授们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包含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勇攀高峰,矢志报国,是“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最好的诠释,也为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继续发挥这种优良传统,坚持钢铁行业特色,带动一流学科群建设。
第二,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想要实现“双碳”的目标,就必须推动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学校积极引导科研转型、专注钢铁产业核心问题,推动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为代表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例如,我校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朱荣40 年来投身于电弧炉炼钢事业,致力于实现钢铁行业近零碳排放,电弧炉炼钢技术比普通炼钢技术的碳排放量下降近两吨左右,会极大程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不仅是对于钢铁专业的初心传承,更是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贯彻和执行。
第三,加强新工科建设,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关键在科技、核心靠人才。北京科技大学持续完善“冶金+”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堂实践、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结合成为一体的“钢铁实践”体系,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前沿一线开展科技咨询,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十四五”规划瞄准新工科建设,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学科跨界整合,强化专业交叉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机制等措施,做好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依托工科优势、布局新兴专业并设计特色人才培养项目,预期新增新工科专业2~3 个,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凝聚起新生代的科研力量。
高校是人才联结社会的纽带,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整体形势中,迫切需要一大批时代新人的涌现,并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以支撑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从而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想”[12]。
第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以德为先、能力为重。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发挥思政课程的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引领、理论灌输和灵魂塑造作用。同时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运用各类课程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我校通过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全国首家数字马院),助力思政课堂革命,扩大优质思政课资源供给,提升思政课教学管理水平,助推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利用新媒体优势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
第二,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和资源,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要明确学校教育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第三,注重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高校需要打造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的高素质教育体系,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是要培养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和崇高道德信念的高素质人才。只有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真正支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科知识教育,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大学生能够坚定认识、理解、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水平,拥有坚定完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立场、信念、态度和品德。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融入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教师要坚定将道德修养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使自身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品质不断上升到更高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高校进一步提升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方向指引。他[13]指出:“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人才,关键是人才。习近平[14]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而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要靠拔尖创新人才。
第一,加强原始创新研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我校材料、冶金和矿业等优势工科的基础研究能力。同时,凝炼重点科研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在国家核心关键技术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实施以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等为依托的有组织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以及现代工程技术,夯实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推动技术的超越、创新和自我扬弃,集中攻关解决国家关注的技术“卡脖子”问题,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第二,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未来,我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新工科为引领切实推动产学研的深度展开融合,完善北京科技大学以新工科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主动为首都发展、京津冀地区全局建设和钢铁冶金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的总体质量、层次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学科的集群优势和研究院的创新驱动发展优势,与国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和国家战略布局相关的省份和地区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抢抓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机遇,加强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对接企业重大需求,积极构建校企优势互补的科技发展体制和机制平台,努力构建与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的格局,从而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共同为培养国家亟需的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高校必须始终立足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坚持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和全球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生命健康,大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将“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努力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