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涛山水画《淮扬洁秋图》的意境之美

2023-03-10 18:50郭庆志
书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意境

郭庆志

内容提要:石涛的画学精义可以集中表现为他的“一画论”,其山水画的美学理想可以表达为禅宗的“空灵之美”。《淮扬洁秋图》是石涛山水画的经典作品之一,笔墨沉郁含蓄,画风古朴又清新,表达了画家深刻的人文关怀及其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中意境之美可以从“取之象外”和“以人入象”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值得后人品味。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淮扬洁秋图》;意境;“一画论”

石涛(1642—1708),原姓朱,名若极,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山水师法宋元,以天下山川为创作素材,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画风疏朗而明快,用笔恣意而苍劲,格法畅快而多变。他的山水画《淮扬洁秋图》纵89.3厘米,横57.1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淮扬洁秋图》场景宏大,笔法细腻,给人高阔明远之感,在石涛的众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画中意境之美引人深思。

一、石涛的画学精义

石涛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画家,是“清初四僧”之一,但他在当时清朝画坛的地位至今说法不一。郑板桥说石涛“名不出扬州”[1],也有人说他誉满天下。汪世清编写的《石涛诗录》、黄云的《跋石涛墨兰册二则》、陆元同的《石涛遗事》、洪正治跋的《释石涛山水花卉册》、罗天池的《跋石涛山水册》等著作的出现都彰显了石涛的研究价值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性。实际上,石涛的作品在岁月的酝酿之中愈发显得珍贵。20世纪以前,石涛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像今日。直到20世纪中期,中国画坛掀起了一阵“石涛热”。时至今日,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不可撼动。

石涛是一名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诗人与理论家。《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他的绘画理论专著,也被称为《画语录》。《画语录》开篇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这是石涛的“一画论”,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尤为著名。“一画论”为后世美学家和画家所重视,堪称石涛的核心美学观。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石涛的“一画论”进行了阐释。有学者认为“一画”是美术造型意义上的一条线而已,有学者援引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认为“一画”论包含了宇宙万象。今天,更有学者从整体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石涛的“一画”论,认为“在艺术信息同构的意义上,‘一画论反映了艺术品的整体审美特征,涵映着审美创造活动主体的全部审美心胸和审美文化积淀,显现着无穷尽性的宇宙万物的整体风貌,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上实现对绘画艺术的审美把握,体现了一种整体论美学观”[2]。

实际上,“一画论”是石涛的核心美学观点,也是他的画学精义所在,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造型线条就可以概括的。而且石涛的“一画论”,更是其一生的写照,体现在很多方面,“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其一。明朝画坛形成了一股浓厚的仿古风,很多画家一味地模仿和崇拜古法大家,在“艺术独创性”这一方面尤为缺失。石涛置于当時的绘画环境之中,却以“搜尽奇峰打草稿”走出了一条革新之路。他身体力行,遍访名山大川,“搜尽奇峰”为自己寻来大量的创作素材。“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当时对传统绘画观念的一次挑战,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更重要的是,他在搜尽奇峰的过程中,眼中不只有风景,还有浓厚的人文精神。这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使命,以画笔抒发对百态人生和社会命运的思考。“一画”道尽万物,从有限到无限,从客观的风景到主观的精神,是艺术家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包括对当前社会环境、人生际遇、人类命运走向等的种种思考。

此外,“一画论”还体现在石涛在创作技法上的创新方面。石涛取法古人,但他并不是从头到尾地僵化不变,而是擅长将传统笔墨技法灵活地进行转化,提取为新的创作技法,更转化为他个人的艺术特色。例如,石涛的“截断”法,便是在构图技巧上的一大革新。石涛有言:“截断者,无尘俗之境,山水树木,剪头去尾,笔笔处处,皆以截断,而截断之法,非至松之笔,莫能入也。”这里的“截断”并非字面上将画面一分为二的含义,而是上升到另一种意境,不为现实物象所束缚。石涛以截断之法在自然万物之中选取一处,这一处在他笔下一再删减,最终再进行精炼。中国古代山水绘画创作史上有过以“真”为美的阶段,讲究对眼前之景进行一模一样的模仿,丝毫不得有所删减。北宋时期的构图讲究“上留天,下留地,中间主体物呈全景式”,南宋时期的构图则取景物“一角半边之势”。而石涛走出了那一步,他在优美的风景之中删掉种种驳杂的他物,在自然之景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使之成为胸中之景,一笔而下,一画之中,其中的意境却能容纳万物,深切地传递出石涛“一画论”的美学精神。

二、石涛的山水画《淮扬洁秋图》意境分析

(一)取之象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自古乃繁华之地,是文人墨客争相描述的艺术对象。《淮扬洁秋图》(图1)正是以淮扬秋景为创作题材,苍茫的秋水、蜿蜒曲折的江岸、树木掩映之中的几所房屋构成了主体景物。长势繁茂的芦苇、江面上的一叶扁舟、几笔红色的枫叶则以动态之感将整个画面映衬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他将几种不同的皴法结合在一起,水墨点染树木,使得这样几组简单的景物在组合之下富有了生命力,超出了个别之物的束缚,一眼望去皆秋色,给人动态相宜、疏密有致的美感。石涛以泼墨与破墨作画,笔意苍劲有力,意境超然物外。在有限的笔墨和景物之中,欣赏者对《淮扬洁秋图》的审美意象却延伸到了苍茫的秋水之外,在秋水之外的天与地,即“象外”之境,以此生出了无限的艺术趣味。

中国美学家叶朗曾有言:“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3]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审美离不开老庄哲学。谢赫提出“取之象外”的绘画理论,也是建立在老庄哲学的基础上。石涛在创作过程中,其脑海中的审美意象是眼前的江淮之景,芦苇、扁舟,江水、江岸等一景一物,都是清晰而完整的,而象外之象则是他个人历练之下对宇宙万物的理解,是以有限的物象为媒介而在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真意。他以“截断法”选取了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片段,形成的意象却超越了眼中之景,而画下的《淮扬洁秋图》是胸中之景,形成了一个超越于实际景物的“意象”,也即“取之象外”。这“象外”是画家个人的艺术思维定式下产生的想象和情感之“意”与客观的审美自然之“象”相结合产生的,而二者契合之下进行的升华则是作者灵感的迸发。石涛的笔意向来奇肆,这都离不开他经年累月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打草稿”的过程中,他已穷尽了对世间景物的理解与想象,包含了他对万物的感悟。“我自用我法”,石涛已突破了当时画家对古人模仿的阶段,而进入了一种个性展示的阶段。《淮扬洁秋图》用笔洒脱,真意尽展,使欣赏者从有限的形进入无限的遐想空间,如此才得以品味画之意境。

宗炳有言:“理绝于千载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4]石涛的作品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他以胸中“意象”的传达,引人入“象外之象”,也通往了对“道”的掌握与领悟,这便是意境的生成。

(二)以人入象

《淮扬洁秋图》是一幅以自然为题的山水画,蜿蜒的江岸、浩渺的江水,画家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作品的雏形,而令人无法忽略的是,近景处的几所房屋和一叶扁舟上的渔人,以人物为象,营造了一种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意境。

《淮扬洁秋图》的创作背景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夏末,当时江苏北部区域遭遇洪涝灾害,古城扬州也未免其难,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日,洪水消退。石涛触景生情,便挥毫作了《淮扬洁秋图》,并以画上题诗记下了对当时的社会和自身的命运生发的感慨。变化是永恒的,变化中生出的新生命让人折服于大自然的力量。可以想象到,石涛在创作过程中是沉浸于一种孤独感的,面对淮扬江面的壮阔,他剥去了种种烦琐多余的细节,选择了大自然中最纯粹的一幕入画。近景处有房屋,却没有喧闹的场面,江面上的渔夫所占比例很小,一切都是在寂静和孤独中进行的。以人为象,江上渔人的身份虽无从考据,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屋舍带来的生活气息更是表征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欢喜。洪水灾害退去,房屋得以重建,渔人在江面垂钓,休养生息的生活开始了。这是石涛作为艺术家对美好生活到来的欢欣表达,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和人文关怀,也提升了作品的精神格局和内涵。

画面中,河岸上的芦苇和丛草在风中摇曳,远景使用了淡墨虚化的手法,生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苍茫天水之间,江面上的渔人更显孤寂。石涛寄情于自然山水之中,在凡俗的奔忙之中寻到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然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的是他作为艺术家的担当和使命。水天一色,人也与天地交融。江面上的渔人不如说是石涛本人。天地之中,个体生命何其渺小,大自然降下的一场洪涝灾害便能毁灭所有。然而,个体生生不息,依然在延续。洪涝灾害过后,江面上有人,江岸上有人的居所,一切都是自在的存在。在石涛这里,绘画始终在追求一种自然之美的意境,而天地山川之中,生灵是最有灵气的。从个体的生活看到的是万物的生生不息,此可谓《周易》的“生生之谓易”。石涛以人入象,却突破了个体的有限生命,进入一种无限的意境,呈现出无限生机之大美。

三、石涛山水画的美学理想

韩林德有言:“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人生—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5]石涛纵情山水,笔意阔达而恣意,将宇宙万物融入他的“一画”之中,也将个体人类的生机一一凸显。在宇宙—人生—艺术的生命力流动之中,石涛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那个一味师古的年代,石涛的“一画论”革新了整个画坛。至于其山水画的美学理想,则可以提炼为他作为禅师追求的一种禅境—空灵之美。有学者言:“石涛对画境的表达与他对禅的领悟或其禅境是息息相关的。”[6]

和《淮扬洁秋图》一样,石涛的山水画都以个性化的表达手法创造了一种“象外之象”的意境,石涛极其注重作品的空间美,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留白大片空间,使人们从画中物象的“小空间”进入天地之中的“大空间”。这个大空间是一种“虚象”,石涛擅长塑造一种朦胧的画面感,就像《淮扬洁秋图》中的远景。再如作品《洞庭秋风》(图2)中的远山,山被环绕在天与雾之中,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缥缈和朦胧感,这是一种超越俗世的境界,塑造了一种空灵之美,也使得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意”只能凭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来体会和感受。

如何塑造禅境—空灵之美?南宗禅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第一境界的诗词来自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人们对审美表象的感知,执着于山中之叶、山中之人,是心灵对万物最直接的审美感受,而对于艺术家而言,则是对有限物象的掌握。例如《淮扬洁秋图》中石涛对的淮扬秋景的描述,那苍茫的秋水、蜿蜒曲折的江岸、树木掩映之中的房屋、长势繁茂的芦苇、江面上的一叶扁舟等等,对这些景物细腻入微地描绘必得经过经年的绘画技法训练和对景物的观察才可达成。第二境界的诗词出自苏轼的《十八大阿罗汉颂》,是人们在穿透表象后一种流连于空山之中,静观水流花开的人生态度,是超越俗世执念和欲望的一种豁达气度。就像《淮扬洁秋图》中通过塑造朦胧感和虚空感流露出的一种山高远阔的气息,已经超脱了对个体有限的执着,而进入了无限生命的思索,传达的是万物生气的流动。第三境界的诗词出自《五灯会元》卷二中的一段故事,是俗世凡人很难到达的一个玄妙境界,通达万古,贯通长空。在永恒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里,个体风月何其短暂,何不专注于当下?这是石涛一直在追逐和思考的境界。石涛的画境深受其禅宗修养的影响,他在山水画中寻求人生之道、生命之道、宇宙之道,他将空灵之美的美学理想贯彻于艺术创作之中,专注一生,又何尝不是对“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领悟?

结论

《淮扬洁秋图》以淮扬江景为创作题材,在石涛的众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其意境之美引人深思。石涛的画学精义在于他著名的“一画论”,这也是他一生致力传达的核心美学观点,可以表现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和“截断”法等创作技巧之中。一畫之中,包含万物。石涛的山水画《淮扬洁秋图》的意境可以从“取之象外”和“以人入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取之象外”以眼前的有限物象到艺术家的胸中意象,生发出了无限的艺术趣味。“以人入象”则突破了个体的有限生命,突出艺术家的社会使命感,从有限之美进入无限之大美。作为一名禅修者,石涛所追求的美学理想可以表达为一种空灵之美。无论是石涛的自我审美追求,还是欣赏者对石涛作品的审美欣赏层次,都可以以南禅宗的三境界来诠释,从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上升到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最后上升到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参考文献

[1]汪世清. 石涛诗录[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44.

[2]杨宏鹏. 石涛“一画”论的整体论美学观探略[J]. 美术观察,2021(4):65.

[3]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

[4]蒋和. 学画杂论[G]//俞剑华.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283.

[5]韩林德. 石涛与《画语录》研究[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127.

[6]晋甜. 论石涛之画境与禅境[J]. 文化艺术研究,2019,12(2):141.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猜你喜欢
石涛山水画意境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石涛山水画艺术探微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