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3-10 17:31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喜庆王羲之年画

预测理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打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是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文本阅读

王羲之书法之美

◎方栋楚

赏析中国书法巅峰作品——王羲之书法,不难发现其美的本质是造型运动的美,而不是预先设计的静止形态美。

有一种美,能立即打动人心,那就是自然景物的美以及某些图画中的美。另外有一种美,多半隐藏在形态的中间或后面,只有敏锐的“慧眼”才能发现。至于前者,人们能找出它的根源进行分析。而后者既不是产生于有效的思考,也不是产生于清醒的理智,它没有任何专门的来源,它却是用抽象通过书法家的思想来反映自然的一种“美”。这就是王羲之书法作品赏析中反映出来的美。

任何一种书法美都是这两种线条运动结合的产物。王羲之的书法在互不相连的勾、点、笔、划的千姿百态中,取得了得天独厚的表现个性的机会,在自然结构中取得了独特的平衡。我们在解读与赏析王羲之书法之际,可悟出以下体会。

中国书法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线条、节奏和结构都得到了更完美的体现。其中的形态和动势,在形成每个方块汉字的过程中,又给书法家提出了无数千差万别的关于结体和章法的思考。在书法家笔下,向读者呈现的是以线条为基础,通过书法家思想而构成的一幅形式图案,而呈现给读者的抽象美,足以将读者的思绪从文字的字面意义上牵引开去。

中国书法的美有其独特的根源。中国书法的美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远在中国古代,具有艺术天赋的有识之士领悟到现实中存在着美,并力图将它表现出来。当然,书法在创作时必须融入思想。因此,由两人书写同样的一组字,尽管写出来的线条可以一模一样,结构可以毫无区别,但是,其中一幅作品可以使人目注神驰,意乐融融,而另一幅则平平而已。这就说明,线条的生动,必须注入书家的思想。

中国书法的表现基于多变的线条。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用毛笔一笔写成的,事后不可能再修补。中国书法要求心手双畅,即艺术家在写字时感情的活力所引起的生气勃勃的心手间的合作。它只有经过多年实践才能做到,由此产生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大师的作品是无法仿制的,即使由另一位大师仿制也不可能。

中国书法的美主要来源于自然。在书法中,我们同样被不可抗拒地引向自然:每一笔、每一点都暗示着某一自然物体的形态。反过来,在许多情况下,自然万物又成为书法各种风格的雏形。历代大书法家们引用自然界的名称,创造了许多形象地表示不同种类的笔画的名称:诸如“坠石”“兽足”“梅枝”“枯藤”,“肉、骨、筋”等。

创作优美的书法作品离不开个人的灵感。临摹一种优秀字体的结构与布局是简单的,但模仿笔画的运动就不那么容易了。书法作品的抽象美是一种力量巨大的美。她来源于书家熟练的线条运动,来源于书家对自然之美的广博学识,来源于书家对美的领悟与创新之灵感。

(选自《美术报》2017年11月18日,有删改)

●训练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谈王羲之书法之美的?

答:

2.请根据本文,简要评价中国书法。

答:

趣说年画

◎李学朴

年画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名称,如纸画、花纸、画张、卫抹子、斗方等,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已有千余年历史。

最初时,年画始于贴门神。东汉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战国时,《山海经》也有同样的记载。明代前后,门神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中国地域辽阔,关于祭灶习俗,南北有诸多不同,就祭灶的日子也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祭祀用品更是多种多样,尽显地方特色,但有一点南北相同,就是张贴印有灶君神像的年画。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顶峰期,城市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北宋京都汴梁(今开封市)人口在百万以上;唐代全国10万户以上的城市仅有十多个,而到宋代则增加到了三四十个;北方进行贸易活动的“集”和南方民间进行贸易活动的“墟”,在宋代不断扩大固定下来,发展成以贸易活动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城镇。

从中国绘画史上看,宋代的风俗画特别发达,这可能与许多画家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开始大量创作喜庆吉祥画不无关系。宋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苏轼、米芾、文同、司马光、欧阳修、沈括、黄庭坚等,都是当时绘画、书法和收藏鉴赏的行家。于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开始大量创作适合市民欣赏口味的喜庆吉祥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过年时人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装点得鲜艳红火、喜庆热闹。在购买、贴挂神像画的同时,人们争相购买这些喜庆吉祥画装点环境,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喜庆吉祥画以表现妇女、儿童、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内容为主,也有花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内容。据钱杏邨《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考证,五代两宋时期的不少知名画家都曾画过适合过年贴的喜庆吉祥画。如五代时期的荆浩画过《楚襄王遇神图》,徐熙画过《长春图》《牡丹图》。这些画内容喜庆,故事性较强,很符合后来年画的特点。谢堃在《书画见闻录》中介绍评价苏汉臣画“婴戏图”时说:“有一卷,画彩色莲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兜肚,戏舞花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其一种古雅之致,竟莫与比。”顾炳在《画谱》中也说:“其写婴儿,着着鲜润,体度如生。”

从当时人们的这些评价来看,宋代流行的喜庆吉祥画,其面貌与后来流行的年画里的喜庆吉祥画极其相似。这些画事实上就是宋代人过年贴的“年画”,只是在宋代,“年画”这一名词尚未出现。

把神像画、喜庆吉祥画等过年贴挂的画统称为“年画”,是清代一位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叫起来的。李光庭生活的道光年间前后,正是民间年画兴盛的时期。他写过一本研究清代民间风俗的书叫《乡言解颐》,书中有段记述当时民间过年活动的话:“扫除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从此之后,人们也就跟着统称过年所贴挂的画为“年画”了。

由于民间对年画的不同需要,为适应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装饰的不同位置、时间和环境,民间年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体裁样式,包括横竖方直、尺幅大小及张贴部位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年画丰富多样的体裁是与其功用密切相关的,依体裁有贡笺、中堂、对屏、屏条、对联、三裁、炕围、窗画、窗旁、窗顶、毛方子、月光、围桌、门神、门童、美人条、历画、斗方、灯画、拂尘纸、花纸、吊挂、神像、纸马、符箓、槽头画等二三十个品种。

(选自《月读》2020年第2期,有删改)

●训练

1.请根据本文简要归纳我国年画的发展历程。

答:

2.人们张贴年画来营造节日气氛,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春节还有哪些活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答:

猜你喜欢
喜庆王羲之年画
有喜庆 今生缘 中国人的喜酒
王羲之送字
牛年画牛
年画
喜庆的新年
缸鱼年画之旅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喜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