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素来重视儿童和儿童工作,抗日儿童团是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共产党重视对抗日儿童团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积极有效动员根据地儿童参与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积极贡献。2021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本研究拟以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儿童团的价值观塑造为例加以分析,尝试总结其对当代党的儿童工作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党对少先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塑造,为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借鉴。
1938 年6 月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儿童报》题词:“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之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鼓励儿童树立抗日信念,投身抗日洪流,为民族解放做出贡献,表现出对儿童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在日军大举侵略、中国要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儿童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也是一种蕴含无限希望的革命意象,对儿童的崭新塑造成为一种能够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政治方案。
首先,从抗日根据地实际情况来看,民众思想文化程度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多位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在农民意识中,儿童是“小一号”成人,是依附于家庭的,因此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儿童,不承认儿童独特的身心特征。儿童被看作家庭或家族的私有物品,“不知道儿童是属于社会的”,儿童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乡土观念中,只能固守家园[1]。农民无法理解儿童对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儿童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只有对父辈的服从和对家族的依附,这种观念不利于儿童成长和社会进步,也不利于抗战的顺利进行。由于抗日根据地物质生活极其匮乏,民众思想文化水平较低,难以全面理解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1938 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必须进行广泛的、经常的“抗日的政治动员”,对根据地民众包括儿童进行思想政治宣教,使其知晓“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这一抗战目标,促使形成抗日的热潮。
其次,儿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看待儿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中,将儿童看做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枢纽和关键所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中也包括儿童。“无论是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商人、自由职业者,都要依据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斗争情绪提高的程度,将其组织在各种必要的抗日团体之内,并逐渐地发展这些团体。民众如果没有组织,是不能表现其抗日力量的。”[2]为更好地调动儿童参与抗战的积极性,1937 年4 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延安召开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成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并把儿童吸收为青救会会员。1938 年10 月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抗日儿童团并通过了儿童团的组织章程,规定7 岁以上14 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都可参加,抗日儿童团成为各根据地青救会领导之下的抗日团体。
有了组织和领导机构,儿童工作发展迅速,出现很多儿童抗战组织,名称不尽相同,大部分是以地名+儿童团的形式命名,如太行儿童团、延安儿童团、胶东儿童团、苏北儿童团等,王家峪儿童团后改名为朱德儿童团;也有一些地区称为抗日少年先锋队、边区少年先锋队等,其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和儿童团是一致的,也属于抗日儿童团的一部分,并规定根据地中小学7-14 岁儿童均加入儿童团。据不完全统计,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国19 个较大的抗日根据地,基本都建立了儿童团或类似名称的革命儿童组织,团结起数百万儿童。7-14 岁是少年儿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开始表现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成员的系统性偏爱,形成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意识。中共通过抗日儿童团将7-14 岁的儿童组织起来,实现儿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然后需要对儿童团员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实现其革命性。
另外,从抗日根据地周边局势来看,根据地和日伪军、国民党力量等盘根错节、互相渗透,日伪进行各种各样的奴化教育,根据地民众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是为其侵略战争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人民丧失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培养服从于日本侵略及其殖民统治的顺民。为此日伪利用各种手段破坏根据地教育,在百团大战后更是加剧,通过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烧毁校舍、抗日课本,杀害爱国师生等。国民政府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服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顺民,与中共争夺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和少年儿童。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引领,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就难以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革命精神的抗日儿童团团员成为根据地的重要任务。
1940 年3 月3 日《中央青委关于儿童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儿童团的中心任务是教育工作”,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应以“抗战时事和动员号召”为主要内容,“多编通俗读物、民谣”“宣传儿童的抗战作用”[3],动员儿童参与抗战活动,融入抗战洪流,可见做为“中心任务”的教育工作极其重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儿童树立抗战信念。中国共产党积极有效对儿童团团员进行价值观塑造,凝聚革命力量,培养革命的接班人,为党的革命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942 年4 月4 日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为儿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外部遭受屈辱、内部一盘散沙的旧中国需要进行改造和革命,强调儿童是新中国的主人实则是希望通过儿童成长的开放性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实状况,为此加强对儿童的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
1.从“家族”到“民族”:抗日儿童团抗战信念的树立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军对中国儿童的疯狂残害,使儿童最基本的生命权和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其他的儿童权益更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鉴于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中国共产党人把儿童看做中国革命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认同“今天的中国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新后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事业的继承者”[4],致力于改造儿童属于家庭、家族的传统代际关系,在开展儿童团工作时重视提升儿童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呼吁停止轻视儿童、体罚儿童等封建家长的做法;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儿童团是儿童自己的团体,有其独立性”,“儿童团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由儿童民主选举,不能任意指派”[5]。儿童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不再仅仅属于家庭和家族,通过大量革命的宣教、游戏、歌谣等灌输抗战信念,使儿童从传统封闭的家庭、家族关系中走出来,走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走向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的免费教育,7-14 岁的中小学生普遍加入儿童团,年龄稍大的加入青救会。根据地政府重视培养儿童的民族意识和抗战建国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941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促进儿童的民族觉悟,养成儿童的民主作风……增进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6]。1940 年山东根据地颁布《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中儿童的教育内容有“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灭亡中国的计划、方法,以加强儿童之抗战心理。了解持久战、统一战线的一般原理,以提高儿童抗战胜利的信心……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社会经济的演变及中国近百年革命的史实,养成儿童之革命精神。”[7]还指导儿童了解各种主要武器(如飞机、汽车、坦克、大炮、火车、毒气等)等简单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儿童反抗日军侵略,养成自觉的抗战信念。教学过程中进行抗日教育,教师描述日占区群众“吃的猪狗饭,受的牛马苦”,激发儿童团员对日寇的憎恨;带领儿童团员高呼“打到小日本、不当亡国奴”等抗日口号;印发“抗日三字经”,把党的政策如“打日本,持久战,打起来,分三段”等编入其中,教导儿童团员背熟后再去周围村庄进行宣传动员。教会儿童团员演唱抗战歌曲如《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 《保卫黄河》等,在站岗放哨、慰劳募捐、生产劳动时演唱,既教育了自身,又动员了民众。
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的接班人,用革命化的伦理道德塑造儿童团的价值观念,坚持民族利益至上,在中共教育下儿童团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团员们年龄虽小,但组织观念强,执行纪律和制度坚决。冀鲁豫边区所辖高唐韩寨乡打鱼李村儿童团团员李玉端在站岗时,遇到外祖父来赶集却没带路条,坚决不让外祖父进寨门;团员李若慎在站岗时,查出了他本院的一位叔祖没有路条,说什么也不放行。其余各根据地因为没有路条,被禁止通行的儿童团员亲属的例子屡见不鲜。儿童本属于传统家庭和家族的一份子,从血缘和地缘等自然关系来看,个体儿童需要服从和维护家庭或家族利益,中共加强对儿童团的组织和纪律教育,使儿童团员冲破传统的伦理思维方式,摒弃地缘、血缘、情感因素,规章制度高于亲朋关系,家族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当时敌后根据地流传很多关于抗日儿童团的歌曲,陕甘宁边区《儿童团歌曲》的歌词为“抗日儿童团,爱国好少年,努力学习为抗战!机动灵活撒传单,快速行动把情报传,救护伤员勇敢上前线。抗日儿童团,为打日寇作贡献,抗战胜利把国建、把国建!”集中体现出抗日儿童团员坚定的抗战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抗日根据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抗日骨干,其中包括儿童团班,儿童团班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学习《大众哲学》,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学习站岗、放哨、除奸、送信等一些军事常识,还要经常到各村做宣传发动工作。针对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根据地深入开展“五不”运动,关于“五不”的表述不尽相同,主要内容是“不上鬼子当;不念鬼子书,不告诉鬼子一句实话;不替鬼子干事;不当鬼子的亡国奴。”以此提升边区儿童的民族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儿童团员为维护民族利益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著名的晋察冀儿童团团员温三郁被日军砍掉五个手指也绝不说出八路军下落,1944 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其“保持民族节气小模范”光荣称号;1943 年河北完县儿童团团长王朴为守护八路军秘密壮烈牺牲,被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
儿童的成长进步,儿童团的发展壮大引起敌人的恐慌,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说“中国最可怕的是那无数充满抗日思想的儿童”[8],儿童团员站岗放哨、拥军拥属、参与生产、宣传抗日,在抗日战争这场持续时间最长,斗争规模最宏大的反侵略斗争中贡献出力量、发挥出积极作用,这与中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儿童团铸就民族气节、坚定抗战信念是密不可分的。
2.从“认命”到“革命”:抗日儿童团阶级意识的建构
在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宗法家长制和地主阶级专政的桎梏下,中国农民养成了惯于服从、逆来顺受的心理特征,不了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阶级压迫,不具备独立的政治意识,更遑论民主自由等权利。中共积极开展民主民生运动,成立各种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姊妹团等革命组织,并对组织成员进行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以激发其革命热情,儿童团员是中国革命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中共始终重视对儿童团员进行阶级教育。
在理论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儿童团员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反复灌输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同时普遍成立冬学、夜校、半日制小学、庄户学和识字班等,“明理第一、识字第二”,帮助失学儿童了解其所受的阶级剥削。通过召开各种群众会议、散发标语传单,通过墙画、墙报、黑板报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教育,对民众包括儿童进行政治教育、时事教育、阶级教育,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农民受剥削的根源,揭示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压迫农民的实质,号召民众投身解放自身的革命事业,增强儿童团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引导儿童团员树立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
在实践中,减租减息是中共进行阶级教育、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措施,但对这个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举措,百姓最初并不认可,认为是“地主养活穷人”,地主是农民的“衣食父母”,租地交租、借钱付息是应该的。农民认为自己苦难的根源是命苦,“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存在强烈的“认命”意识,认为所受苦难是命中注定,农民命穷,地主命好,多数儿童起初也认同这种观点。中共站在底层民众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剥削的实质,通过开斗争会、诉苦、算老账等进行阶级教育。在群众开诉苦大会、斗争地主恶霸等运动中,儿童团是斗争的先锋队,儿童团员办事认真,带头去地主家抓人,列队唱歌、喊口号“大家起来揭发地主恶霸的罪行!”“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9]震慑了地主恶霸,鼓舞了群众的勇气,儿童团员自身也受到深刻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激发出平等、民主、公平等意识,儿童团员逐渐认清地主剥削的本质,唤起农民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的热情,调动农民尤其是贫雇农参政参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冲破“认命”的唯心主义观念,向往拥有掌握命运的权利,同时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敬爱。
唱歌是团结和教育儿童的有效方式,儿童团员热衷演唱革命歌曲,歌声此起彼伏,鼓舞斗志,壮大革命声势,起到了“团结自己,打击敌人”的作用。儿童团根据地主罪行编唱快板、歌谣,还与青救会、妇救会组织啦啦队互相挑战,通过唱歌、快板、短剧等艺术的形式,真实生动的揭露地主恶霸剥削压迫群众的罪行,倾诉农民的苦难,在技术层面将农民日积月累的苦难挖掘出来,与中共领导的革命、解放、阶级斗争建立联系,催生儿童团员和农民阶级意识的出现,这是中共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对儿童团员进行的阶级教育,又通过儿童团的宣传扩大这种阶级教育的影响,使中国乡村素来存在的等级差别转换为地主与农民的强烈阶级对立,农民这一客观存在的阶级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阶级,带着被唤醒的革命意识,养成革命的观念、革命的思想、革命的风尚,造就“革命”的儿童、农民与乡村。
3.从“个体”到“集体”:抗日儿童团新式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价值观最终体现在日常活动中,使价值观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潜移默化走入日常生活并成为生活的内在逻辑,让认知统一于实践。中共要塑造新民主主义的时代新人,使其在日常行为、思想意识方面进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革命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集体是共产的前提,共产是集体的理想追求,培养集体主义道德品质是儿童团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内容,为此重视对儿童团员集体主义、理性主义的教育。
劳动是对儿童团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劳动可以凝聚人心,启发智慧,对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多有裨益,抗日根据地重视劳动教育,重视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灌输。1940 年制定的《边区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规定“边区教育应特别注重劳动教育,使儿童青年从事劳动,使他们在集体劳动中锻炼他们的身体,发展他们的集体精神,训练他们的组织能力,并且养成他们劳动的兴趣和重视爱好劳动的习惯。”[10]各级学校设有劳动课,一些边区学校在农忙时“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等,一方面可以充实根据地的物质生产,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另一方面劳动可以使学生接受锻炼、磨练意志,7-14 岁在校生均加入儿童团,儿童团员的集体劳动具有制度保障。和传统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相比,儿童团从事的集体劳动成为一种庄重的,富有仪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集体的生产劳动中儿童团员通力合作,获得共同的成绩,完成共同的任务,体验共同的被需要感和成就感。
组织教育儿童团积极参加生产救灾、变工互助、大生产运动,在灭蝗斗争中,儿童团队伍整齐,边打边唱革命歌曲;儿童团帮助军属抬水、拔草、打扫院子等,得到群众认可。这种集体的生产活动将外界对儿童团员的期待转化为儿童内在的动力,既满足儿童团员需要和兴趣,又使儿童团员融入集体,培养儿童团员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泰西肥城,曾有三千个儿童半天拾到五万多斤柴火结抗日军人家属。”[11]1943 年文登、荣成两县儿童团员共开荒260 余亩,租地509亩,全年生产收入折合钱币140 余万元[12]。《山东省县儿童团团章草案》明确儿童团的目的为“组织起来,过集体生活……努力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13]。儿童团员作为个体参与儿童团集体的学习生产、抗日宣传、减租减息、民主建设等革命任务,作为个体和“小我”的儿童团员获得锻炼与成长,作为集体和“大我”的儿童团对“小我”的基本行为逻辑和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教导儿童团员在生产生活中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树立理性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生活方式。1944 年秋天,冀鲁豫边区大范围内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蝗灾,党和政府号扑灭蝗虫,但群众没有信心,甚至有少数人说“这是天命,不可抗拒”,蝗虫是“神虫”不能打,儿童团一面有组织地打蝗,一面向群众宣传破除迷信思想,鄄北县“李善人”、“神娘娘”起初坚决不打,烧香拜佛,庄稼苗被蝗虫吃的厉害,后来儿童团捕蝗队帮他们补种秋苗,最后他们也向群众宣传“烧香不顶用,不打真不中”[14]。号召儿童团员剪发放脚,宣传裹脚的危害,发动女童走出家门,读书学习,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当时根据地唱的一首歌,歌词里面就有“剪头、放脚谁去做?儿童团”。组织儿童团搬庙拉神,改庙堂为学堂,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儿童团员共同的目标和成绩也使其获得强烈的心理归属感和满足感,将个体的思想意识和团体的政治观念、价值规范等有机融合,形成良好的认同意识。
通过对儿童团集体主义、理想主义价值观的塑造,反对传统文化,反对迷信,儿童团员从旧观念、旧制度、旧的社会分工下解放出来,进而重塑乡村社会的日常规范和行为逻辑,引导儿童团员对新文化、新观念的认同,并最终塑造“新中国的新主人”。
重视儿童群体是党和政府一贯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少先队是党联系广大少年儿童的桥梁与纽带,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儿童团的价值观塑造和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新时代少先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经验的借鉴。
1.坚持党对少先队的领导,旗帜鲜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2021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开篇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15],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站在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的高度,指出少年儿童不仅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党的未来”,表明党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少先队在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的正确方向,确保对少先队进行价值观塑造的正确方向。对少先队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坚持和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少先队的领导机制,《意见》指出“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在对少先队的价值观塑造方面,要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遵循党的少年儿童群团组织发展规律、新时代少先队员认知和成长规律,将党中央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到少先队工作中。队建紧跟党建、团建步伐,引导广大少先队员高举队旗跟党走,同时把党的关心关爱传播到少先队员中间去,研究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和特点,把党的意志要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到少先队员中间去。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引导少先队对党的朴素情感,旗帜鲜明地解决价值观塑造的政治认同和理论认同。“夯实共青团组织全团带队责任”,自党的儿童组织成立之初,共青团就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儿童组织并开展一系列工作,抗日儿童团是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40 年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央青委)做出《关于儿童工作的决定》,指出“各地青委要以儿童工作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之一,要推动政府、教育界、妇女团体重视儿童工作,关心爱护儿童。”“青委和青救会要加强对儿童团体的领导,现有的儿童团体要建立各级组织系统和独立工作机构”[16]。在新时代的今天,少先队工作依然是共青团的责任田,共青团要切实履行全团带队责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党团队建设相衔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少先队价值观塑造模式。
在少先队价值观塑造中突出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旗帜鲜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加强政治启蒙,聚焦价值观塑造的主责主业,注重从小培育少先队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萌芽,将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结合,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帮助少先队员明德修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易于少先队员理解的方式进行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塑造,在少先队员心中播撒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种子,逐步养成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让理想信念的火种代代相传。
2.在社会实践中塑造价值观,增强少先队荣誉感
对抗日儿童团的价值观塑造和政治引领是在割草砍柴的劳动、抗日救亡的宣传、甚至冲锋陷阵的战斗中进行的,理论教育需要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新时代对少先队的引导亦是如此。积极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突出少先队实践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实践教育基地、基层党群活动场所、青少年拓展营地、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分层次、分类别、分年龄段开展文体、科学普及、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融会贯通于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少先队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以此凝聚和感召少先队员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开辟校外少先队实践基地,拓宽少先队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少先队员观察社会、体验国情,更深入理解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寻访、体验、感悟、分享使少先队员了解社区、乡村、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多渠道开展少先队文化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讲好少先队红色故事,讲好一代代少年儿童在党的带领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不畏牺牲、努力拼搏的奋斗故事,讲好党的儿童组织从劳动童子团到共产儿童团,到抗日儿童团、到少年先锋队的传承故事,讲透红色故事背后的道理,增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塑造新时代少先队组织文化,开设少先队课程,培训少先队干部,强化少先队的自主管理,树立少先队员主人翁意识,增强少先队员的神圣感。注重少先队礼仪规范,在重要节日、入队仪式、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以少先队礼仪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规范性和少先队员自豪感。带领队员走进基层做志愿、讲奉献,创建少先队的活动品牌,增强队员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
3.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21 世纪科技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生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7]抗战时期儿童团日常工作与根据地实际相契合,与根据地日常生产生活浑然一体,日常生活能够反映人们的基本价值追求,日常生活也可以塑造人们的基本价值理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先队员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学习娱乐、运动休闲等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常态化的价值观塑造,全方位、全过程、全阶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新时代中国少年的成长规律,从少先队员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出发,利用少先队员学习生活的场域如校园的教学楼、操场、餐厅、校园班车等空间以广播、图片展览、影像播放等方式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快板、歌曲、儿童剧目等内容。少先队员的价值观塑造不仅在学校,还可以向社区、向网上拓展新空间,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少先队工作机制、丰富社区少先队活动项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和具体化,贴近少先队员日常生活,进而让少先队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利用21 世纪科技赋能,推动网络、电脑等新科技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儿童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自媒体时代,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加强少先队价值观塑造中的双向互动与交流,反映时代生活,引发少先队员情感共鸣,增强价值观塑造的感染力。将红色遗址和纪念馆等通过AI、VR 等技术进行情景再现,实现720 度红色展馆沉浸式体验并配备专业语音解说,使少先队可在网络中实施红色研学,“云游”红色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促进少先队员理想信念提升。打造“云端”思政教育平台,将AI、VR 等新技术手段、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相结合,以新科技手段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在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中发挥立德树人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无处不在,弥漫在日常生活中,春风细雨一般润物无声,沁人心田,使少先队员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