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内陆冷水性鱼类渔业资源》统计,全国冷水鱼共有95种。黑龙江省共有37种,其中冷水鱼20种、喜冷水鱼17种。黑龙江省冷水鱼种业优势巨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坐落在哈尔滨市,并在宁安市渤海镇建有渤海实验站。该站现保存14种冷水鱼,其中,史氏鲟,达氏鳇、柳根、虹鳟(包括金鳟)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养殖,刚刚通过审定的三倍体虹鳟“水科1号”和“全雌1号”具备巨大的应用推广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突破了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技术,培育了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实现了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打破了6家外国公司对虹鳟三倍体发眼卵的垄断壁垒,解决了虹鳟三倍体发眼卵90%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对国家开展虹鳟三倍体“陆海接力”生产模式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022年初,宁安市钻心湖渔场作为烟台经海渔业“百箱计划”蓝色供种基地,已有累计90万尾虹鳟鱼种投放入3口深海网箱开展“陆海接力”养殖,效果显著。
另外,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鲑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核酸疫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制的“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核酸疫苗”获得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书,保障了虹鳟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