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认同建设经验

2023-03-10 13:53:12官文婧
江汉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民时代国家

徐 琳 官文婧

“认同”一词原本源自心理学,指的是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物的认可程度,表达的是人相应的心理、情感、态度等。将这个概念延伸到政治学视域,用来表示人们对于国家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时,即为国家认同,它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①。国家认同是人们在与其他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形成的,是人们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国民相区分,对自己国家抱持何种情感和态度的重要依据。质言之,国家认同表征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决定国家的稳定与和谐、生存与发展,因而历来是政治学的重要议题。

通常人们认为,对国民身份的自豪感是考察国家认同的重要指标。知名跨国项目世界价值观调查(WVS)通过考察受访者对自己国民身份的自豪程度,测量了受访者的国家认同感。根据该调查项目在1999—2004年期间采集的样本数据,有78%的中国籍受访者为自己的国民身份感到“骄傲”甚至“非常骄傲”。②而该项目2017—2022年的数据显示,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甚至“非常骄傲”的中国籍受访者比例迅猛上升至91.6%。③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表征着当前中国的国家认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发展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彰显了中国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普遍遭遇危机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堪称奇迹。因此,研究新时代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及其成就,对于解读“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探寻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路径,为世界提供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方案,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现代国家建设的视角而言,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结果,两者双向互构。一方面,国家建设以国家认同为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建设水平决定国家认同状况;另一方面,国家认同的诉求也会随着国家建设进程而变化,影响并推动国家建设,成为国家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也建构了高度的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认同建设及其经验进行考察和总结:一是深化国家政治认同,这是认知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二是强化国民的爱国情感,这是情感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情感表达;三是加强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这是态度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行为选择。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深化国民的政治认同

从国家建设角度看,现代国家不是基于血缘或地缘关系而先天形成的,它是后天依靠一整套制度将一定区域的人们以某种结构形式聚合成一个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个人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国家认同首先体现为政治认同,即国民对国家政治系统的形式和内容的认可和支持,这样的国家才具备合法性基础。

与西方现代国家不同,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先建党后建国,党政同构、党国同构的体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而任何执政党的执政行为都是受执政理念驱动的,是执政理念的逻辑结果。执政理念指“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是产生执政纲领、主张、方略、政策以及工作思路的思想基础”。④因此,中国国民是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而认知国家的政治系统的。在此基础上,国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感知和享受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权利,进而产生对国家共同体的政治认同。

2012年10月,中共召开十八大。此时,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复杂动荡期,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世界经济深受影响;新科技革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红利的同时,世界各地和各国内部贫富差距加大,世界政治经济都充满不确定性和危机。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了全党和全国的共识,消除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迷茫和困惑,不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深化了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国民的政治认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准确研判世情、国情、民情,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我国此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党中央作出了重大的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⑤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并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部署下,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人民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道路、制度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这为新时代深化国家政治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国民的主人翁身份和权益

现代国家既然是理性建构的结果,国家认同也必然是一种建构性认同。一方面,国家认同是国民在对国家政治系统认知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自我心理建设;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国家建设来主动建构和影响国民的国家认同心理。在这种建构性认同中,国民要了解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治系统状况,确认自己具有与其他人平等的公民身份,并且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感受公民身份给自己带来的自尊心的满足感。为此,共同体内每个成员应该具有平等的公民身份,这种公民身份超越血缘关系和民族文化,其相关的权利义务由国家宪法规定并保障。“只有合理的宪政制度及人权保障才是一个公民认同一个国家的关键。”⑦“国家认同的基础并不在于血缘、种族、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的共同性,或特定的生活样式,而在于公民积极地运用其民主的参与权利和交往权利的实践”⑧。“使人人都参加政府的管理工作,则是我们可以使人人都能关心自己祖国命运的最强有力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⑨由此可见,国家政治认同的建构取决于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发展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国家制度给予人们的自由和发展多大的空间和多少的保障,是人们建构其国家认同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动力”⑩。但民主不仅是制度,还是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价值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并不能仅仅靠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而自动实现,而是有赖于制度的良性运行和人民的全程参与。中国的民主不是西方式的选举民主,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我国的民主政治从制度到运行都有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以来,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有了重大进展。在全过程的民主参与中,广大国民对国家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系统的理解更加深入,心理上的认同得以加深。

如果说民主是现代国家的基石,那么,法治则是民主的保障。健全的法治能够保证公民合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并且相信通过合法程序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法治会深刻影响国民的政治认同心理。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习近平在会上指出,“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⑪。这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依法治国上的具体表达。通过参加普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知到自己的主人翁身份及公民权益,并且有了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

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成就:“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呈现新气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人权得到更好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⑫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不仅是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表征,也极大地保障了国民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民主权利,深化了国民对国家政治系统和国家政治价值的认知。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满足国民对国家治理的诉求和期望

在现代国家,国民对国家的期望和诉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国民对政治系统持久的认可和支持,除了取决于对国家政治系统的制度安排及价值认同,还取决于政治系统的不断优化及其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换言之,国家政治认同需要国家治理现代化作现实支撑。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李普赛特所指出的,现代民主政治的稳定,必须基于这个政治系统所拥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在这种统一中,政治系统不仅能在价值上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且能够创造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发展绩效。⑬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反映了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和期望,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下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利推进,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法治化的国家治理体制机制。各地政府开展了各种治理创新,如开辟线上政务服务平台,畅通线下政务服务通道,努力做到政务公开透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国家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正在形成。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代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诠释并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也引导和塑造了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认知和自信,深化了国民的国家政治认同,这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心理基础。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国民的爱国情感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⑭。这里说的利益,显然包括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利益。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曾提出公民权理论,他认为现代国家的公民应该拥有三大权利:民事权、政治权、社会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落实公民政治权和民事权的保障,但国家作为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还需要落实国民的社会权,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国民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这样才能让国民自内心迸发出对国家的热爱,进而对国家怀有深深的认同感。

习近平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⑮这一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落实公民社会权上的体现,这一目标的稳步推进使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进而极大地强化了国民的爱国情感。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就共同富裕作出指示。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⑯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⑰。“共同富裕”最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提出,之后数次出现在党的中央级会议或文件中。新时代再次提出并不断强调共同富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方向和目的的深刻认识,准确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秉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领导人民相继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也顺利开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明确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后,中央部署并领导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及时化解社会风险隐患,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共享蓝天、碧水、净土。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完成,这意味着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百年来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数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结指出: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⑱

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从有到优的诉求。广大国民切实感受到国家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获得感,这是国民爱国情感形成的物质基础。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保障民生,提升人民的公平感和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是经济利益上的,还有社会利益和其他权益上的。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不仅提升了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且助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渐补齐了民生短板,缓解了改革开放前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十年来,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等等。⑲当前,幼有所育、学有所成、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会正在形成,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⑳。

综上,新时代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保证了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和社会保障的极大完善,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实了公民社会权,重铸了社会共识,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也大大强化了全体人民的爱国热忱,这使得国民在情感层面上对国家的认同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三、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民的归属感

现代国家不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都不仅是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文化—历史共同体。一方面,现代国家以一整套制度安排和结构体系将人们聚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这种聚合背后也深嵌着文化和历史传统。现代国家认同既包括对国家整套政治系统的认可和服从,包括公民由于自身权益满足而产生的爱国情感,也表现为对共同体领土、同胞、历史文化的归属感。只有政治认同的国家认同是脆弱且不能持久的,国家认同必须建立在国民共享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之上,形成全体国民辨识“他者”的文化基因,即必须构建文化认同。只有这样,国家认同才是完整、坚定而持久的。

文化认同作为国家政治认同的价值支撑和基础,它指国民对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以作为一国国民而自豪,并且由此产生对国家强烈的忠诚,愿意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文化上的要求,也是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认同关系的清晰阐释。对于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来说,国家文化认同无疑需要塑造超越各自民族文化和历史、由国家共同体内所有民族共同认可的大中华民族文化,而这个大中华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表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塑造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中国共产党塑造并加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在这三种文化上展开。

一是对国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对国民开展历史和人文地理教育。任何国家都不是凭空建构的,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传承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对过去的记忆,也是民族过去的政治,它不仅记录着本族曾经的辉煌或悲壮,也影响着现在的国家建设,勾连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民学习历史,会激起对民族和国家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人文地理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空间疆域,国民通过了解人文地理,可以明晰“我们”与“他者”之间的空间边界,认知自己的身份,激发对本国的归属感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的部署和领导下,我国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普及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和人文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完善节日休假制度,满足国民对中华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心理需求。传统节日、习俗和仪式都是具有象征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现象,承载着民族成员于长期历史演变中积淀下来的思想记忆或美好想象,是文化的符号,对于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国改革完善了节日休假制度,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休假日;开展了祭祀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庆祝各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等活动。这回应了国民的精神情感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潜移默化地对国民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

二是对国民进行革命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围绕红色主题,对国民大力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如,深入挖掘革命老区宝贵的红色资源,加强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打造了一批红色旅游精品,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度假中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组织力量创作了一大批正确解释革命文化、体现革命文化核心价值的优秀文化作品;建立健全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开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等。革命文化教育让国民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了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了解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更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加强了国民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是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基础,既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文化内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指导国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抵御西方思想的侵蚀,提高文化自信,从而对自己的国民身份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并为之自豪。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现阶段反映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价值理念。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国民在全球化时代纷繁多样的思潮中辨识先进文化、筑牢精神家园的有力保障。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对全体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获得国家表彰,成为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先进模范人物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成为全社会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上述三种国民教育相互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成新时代国民文化心理的核心内容。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新时代以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为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撑,使得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二)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激发国民的自豪感和自觉的行为选择

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不仅取决于国民对本国共享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还涉及国民对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比较心理。“人们通过社会分类,将自己群体归于内群体,将其他群体归于外群体,人们参与了群体间的比较,个人倾向于肯定内群体,贬低外群体,通过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当本国在世界上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时,国民会觉得自己的国家是强大的,是被国际社会承认与需要的;自己浸润于其中的文化是优秀的,是被其他民族羡慕的。国民的自尊心由此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进而会产生对国家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新时代以来,中国比以往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在世界上发出中国声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蕴含着公正平等、合作共赢的人类共识和天下为公、求同存异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为人类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创新方案,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响应,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在此基础上,2013年中国进一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具体阐释,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智慧,也表现了中国为世界文明作贡献的真诚愿望和切实努力。截至2022年7月,“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吸引了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为实现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共赢、全球协商共治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世界的肯定,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话语权也明显增强。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这三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却持续保持领先,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同时,我国还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新时代以来,我国接受的各国留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还在世界许多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之治”奇迹背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秘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提升不仅扩大了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也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的自豪感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2021年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96.85%的受访者经常为中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98.57%的受访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97.57%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总体上看比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好。新时代中国给予国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上也是独有的,这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具有高度的国家认同,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四、结语

通过检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下的国家认同建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时代中国拥有高度的国家认同是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结果,这是创造“中国之治”奇迹的精神密码。第二,新时代中国国家认同表征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有力证明。第三,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展只有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才能保持高度的国家认同,保持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①⑦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2、162页。

②WVS Wave 4(1999-2004),World Values Survey,2014-4-29.

③WVS Wave 7(2017-2022),World Values Survey,2022-10-1.

④宋刚峰、章国英:《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党建研究》2004年第5期。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⑧[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8页。

⑨[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童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0页。

⑩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页。

⑬[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60页。

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⑮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求是》2021年第22期。

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猜你喜欢
国民时代国家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HANDS OFF THE WHEEL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