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导向的民族地区紧缺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2023-03-09 12:55严光文朱占元胡金朝边仕英
中国科技产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西昌凉山应用型

严光文 朱占元 胡金朝 边仕英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 615013)

1 改革背景

西昌学院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 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地处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是“一步跨千年”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始终惦记的地方之一。2018年2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凉山考察慰问,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

学校按照“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发展思路,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协同化”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务实创新、体健心康、尚美爱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2],坚持“政、校、企、行”多方深度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平台,践行应用型整体转型发展;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逐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西昌学院模式。学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20 万余人(33.7%的毕业生在凉山就业,其中:全州县处级干部的50%、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70%、高层次农牧人才的80%、水电和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人员的85%均毕业于西昌学院),为凉山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开展特色产业研究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顶岗支教等特色实践活动,在服务凉山经济社会、凉山资源开发、促进彝区社会大局稳定、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凉山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2 改革思路

学校着眼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1],紧扣省委对凉山的定位要求,聚焦凉山发展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契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匹配凉山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集群,创建“专业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课程思政引领,培养卓越“四新”专业融合型人才[4]。明确“立足凉山、服务区域、强化应用、突出特色”发展思路,瞄准服务凉山高质量发展“新样板、新高地、新典范、新标杆”建设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个中心”,抓住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服务地方“两个着眼点”,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协同化“三个办学特色”,聚焦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协同兴校“四大发展战略”,实施“十大建设工程”,梳理了40 条具体建设举措,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3 具体举措

3.1 广泛调研产业需求,形成高度匹配专业优势集群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出现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形成了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等趋势更加明显。深入开展产业发展紧缺人才调研,直面凉山州现代产业集群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着重打造“核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新农科专业群”“新工科专业群”,根据产业链各板块主体岗位构建全流程专业体系,服务于凉山战略新兴产业。

3.2 深植专业融合理念,创建一核多能复合型人才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农业、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要更多“一核多能”的跨界人才。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偏重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缺乏交叉融合,导致培养的人才跨界能力不足。通过创新“一核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产业符合度。

3.3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专业融合人才培养基础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等确定课程设置和结业要求,综合分析学生紧缺的专业知识,构建“一核多能”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融合教材开发,重点支持一批“一核多能”专业教材建设,不断夯实教育基础。加强综合实践实训平台建设,为“一核多能”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 突出四新专业特点,构建卓越人才特色培养体系

深化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打破固有的学科边界,探索农业机械、农业经营、农业园区规划等在园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融合和创新。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文化素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下得去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能与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助力乡村振兴。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协调多主体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文科人才,深入推进美育、体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文科类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建设,始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3.5 实践产教融合路径,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共育平台

进一步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的申报、建设工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等的提升;加强校地合作,培养服务地方人才,争取地方支持、解决学生就业,实现合作共赢;加强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6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服务地方发展思想根基

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文化发展滞后、财力薄弱、经济待遇偏低,人才“留不住、下不去”问题十分突出。民族地区高校有责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人才。坚持以政治引领为关键[5],推进“三全育人”的改革试点,积极开展思政专业、课程、团队建设,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视角推进现代产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不断创新观念与方法,突出育人的全局性,与凉山“农业硅谷”建设、大型水电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建设深度融合,突出劳动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实践教育,将“知农、爱农、为农”情怀融入教育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文化渗透、思政工作的全面对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长学生知识才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坚定投身西部开发,志愿服务民族地区,从而解决民族地区人才“引不进、选不准、留不下、用不好”的问题[6]。

4 主要成效

4.1 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课程建设年实施方案》为主线,以“定纲行动”为起点,以考核评价为手段,以青教赛、教学创新大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为范式,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效。2020 年以来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3 项,其中“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 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 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 个。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项目总数在全省27 所二本院校中排第9 名。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大力打造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虚拟仿真“金课”,推进社会实践“金课”及创新创业“金课”建设工作。

4.2 专业建设有新突破

“以攀西农业、彝语言文化、资源环境、民族教育等优势学科与特色研究为引领,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对接凉山产业发展开展专业建设,取得农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电子商务4 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动物科学、小学教育和工商管理等12 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3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出台系列文件,做好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和职业发展顶层设计;采用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提高“民族地区贡献奖”额度,创新人才引进渠道,拓展人才引进方式等措施,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确保师资队伍不断优化。2020 年以来,学校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博士数量从59 人增加到235 人,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博士增长数位居第一。

4.4 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

以教学研究项目为载体,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2021 年,14 个项目获得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022 年,29 个项目立项为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其中省级重点项目5 个、一般项目24 个,同年还立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91 项。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基本实现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化,将经费划拨到项目负责人,为推动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围绕凉山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持续推进“四新”建设。获批立项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 项,获批立项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 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 项。2022 年,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 项、二等奖6 项。

4.5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进一步规范实验室设备采购论证,实施实验室建设项目库制度,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近三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076 万余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优先保证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师范专业认证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相关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统筹安排,优化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

4.6 服务凉山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为凉山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本土人才,自2003 年升本以来,培养凉山籍全日制学生20351 人,留凉工作毕业生24565 人,为凉山培训各类人才6 万余人次,在国内本科高校中为凉山培养的人才最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西昌学院植根凉山这片沃土,生于斯、长于斯,始终与凉山同呼吸、共命运!西昌学院发展是凉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发展也必将促进西昌学院发展。凉山发展西昌学院不可或缺。西昌学院既是凉山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凉山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聚集地,还是凉山本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推动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需要西昌学院参与。

学校围绕“全面推动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聚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奋勇争先、主动作为,做到“凉山有需求,学校有行动”,全力扛起服务凉山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全面融入凉山、服务凉山,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建设贡献更多“西院力量”。 (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西昌凉山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西昌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